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件小事

(2023-02-01 12:30:38)
所谓的教育其实就是给孩子奉献更多的爱心、耐心、呵护和包容,这更多地表现在对特殊孩子的教育上。班上总有一些孩子,学习能力不强,爱调皮捣蛋,但是格外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喜欢以“哗众取宠”之态吸引大家注意。之前,孩子们在家通过直播进行学习,一些孩子为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不停地在钉钉群里发表情包,面对这种孩子,刚开始我采取了正面的批评教育或者“冷处理”,但过段时间往往又不起作用。而有些老师采用了充满爱的办法,当孩子调皮捣蛋时,在他耳边说:“你好好写字,下课后我给你块巧克力,只有我喜欢的孩子,我才给他巧克力哦!”这个方法很奏效。当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不要总是以惯性思维去看待他,认为他的这一行为就是错误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孩子之所以会做出各种“哗众取宠”的举动,是因为他想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既然如此,我们就满足他,不是以正面批评教育的方式,而是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他鼓励和温暖。如此一来,成人与孩子便能在同一时空交流。
一天,我收到一个学生家长的微信消息:“老师,我发现咱班的某某某建了一个群,他们几个孩子经常在群里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包括她自家的孩子),孩子不让我跟你说,但我觉得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所以还是偷偷告诉你了,希望您能提醒一下其他孩子家长。”由于我再三强调不能在班级群里做瞎聊天、发表情包等事请,看着班级群里良好的氛围,我以为……看来我低估了小学生的能力。思考过后,我拨通了建群同学的电话,经过沟通,孩子告诉我当初建群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学习,他也没想到结果变得很不好,还发生了同学矛盾,最后主动提出将群解散的想法。小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这些矛盾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些小事,能够体现出老师的教育智慧。面对孩子间的矛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应该合理介入,这样的介入不是分个青红皂白,可以是一种倾听,可以是一份陪伴,可以是一份冷处理,培养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班主任路漫漫,还需不断上下求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你不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