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说》读后感
(2022-08-31 09:58:11)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春秋战国时期一定是最灿烂的那颗星。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先民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在诸子百家之中,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主张清静无为,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列子臆说》是国学大家南怀瑾对《列子》所引用的故事的解说,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名利、富贵等问题的理解。道家的思想其实和佛教的思想完全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都是让众人解脱生死,看破生命的本质。放弃世俗的善恶,美丑,是非,成败,得失,回归到最本源的那个东西,《列子》当中用了一系列例如商纣王,夏桀等暴君,又用了尧舜禹等圣人做对比,破除世俗的是非荣誉观。
《列子》的生死观是最令人欣赏的。道家认为生死就像花开花谢,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总是恐惧死亡,实际上谁又知道死亡是不是更加快乐呢,谁又知道死亡是开始还是结束呢?因此引申出我们每个人生是行人,死是归人。我们这一生连生死都能看破,还有什么不能想通透呢,《列子》当中算了一笔时间账,短短几十年,去除二十年懵懂不知,去掉半生老眼昏花,还剩下多少年少壮有力的日子呢?所以人这一辈子其实挺苦的,如果能够过得快乐呢?各个学说,宗教都告诉我们,除情祛欲,自然不会劳累,像典故呆若木鸡当中描述一样,做一个得道的“呆子”。
《列子》中的故事看似独立,实则上至治国、下至为人处世皆成体系,都由人生的经验而来,启发我们走好人生之路,因而南怀瑾老师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强调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道。对于处于这个嘈杂轻浮的世界的我辈,当有极大的启示。
前一篇:小事不小
后一篇:读《玫瑰与教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