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镇做题家”
(2022-07-16 18:56:52)最近关于“小镇做题家”的话题可以说引起了网友的热切讨论,所谓“小镇做题家”,网上解释是“出身小城,擅长做题应试,最终通过高考考入知名高校,却依然过得不好的人”。最初,“小镇做题家”其实是一群埋头苦读十几年考入名校,步入社会,却发现自己“除了做题好像啥也不会”的出身小镇的青年拿来自嘲的称呼。很老的一个梗,之所以最近爆发出严重的争论,适逢易烊千玺等人去考国家话剧院编制,一瞬间明星考编、编制安全感等成为热点,而此时有个媒体人,拿“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嘲笑那些出身底层只能靠自己努力奋斗的人,说他们之所以在易烊千玺这个事情上急眼,是因为自己再努力也考不上编制的铁饭碗,“小镇做题家就是无能狂怒,玻璃心。”“这些小镇做题家……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正是这句“小镇做题家”的讽刺深深刺痛了很多人,点燃了网友的怒火。与其说这场争论是小镇做题家的反击,不如说是大家对于当下的艰难时局在发泄情绪。毕竟,小镇做题家,也是少有人才能成为的佼佼者。
实际上这样的“小镇做题家”招谁惹谁了?他们通过自己的踏实努力,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什么错,要被这样嘲讽?作为一个“唯奋斗论”者,对于这件事,我拥有更多的不是想法,而是共鸣。
有个纪录片,拍了我国传说中的“高考工厂”。90多个班级,每个教室都挤满近百位学生,都在为高考拼命。“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是许多孩子的座右铭。学习时间宝贵,很多家长选择陪读。到了饭点,家长们聚在简陋的煤气灶前,给苦读的孩子做饭。因为没有固定餐桌,学生趁着那半小时的午休,或蹲或站,在校门口用餐。争分夺秒,回去学习。所有参加过高考的人看到这一幕都会觉得很心酸,泪流满面。我当时看到脑海中就两个字——羡慕。因为成为这样的小镇做题人,其实也需要资格的。我当年高考的时候,别说父母来陪读,给做一碗红烧肉了,去食堂,我连要一份红烧肉都要斟酌一下价格。有更惨的同学,他们小学六年级之后,就再也没有踏入过校园了。我属于中国参加考试最多的那一批小孩。从小考到大。升中学的时候,我参加了好几个学校的单招考试,考完之后选了学费最少的那个。正如刘媛媛所说的:“我们像野草一样长大,本来以为别人会称赞我们的茁壮,没想到他们只是嘲笑我们出身差。”但那又怎么样呢?这些居高临下的嘲笑,根本就无法打击到那种真正的小镇做题家。我不是做题家,我只能算个做题人。但我知道那些做题家他们有多厉害。他们越过千军万马,跨越千山万水才走到这个地方。他们用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资格去交那一份本科的毕业论文。
野草,确实出身差,但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长大。所以啊,这点嘲笑,本身伤害不到那些真正的做题家。在漫长的人生里,他们早就学会了,屏住呼吸,长大!
前一篇:小玥,希望你越来越好
后一篇: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