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剧训练

标签:
情感 |
分类: 张健教育观念 |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剧训练
http://s10/bmiddle/7a5fe149tb1abf61886c9&690
而且对于心理剧训练这个其实我们很小都会,因为小时候我们玩的过家家其实就是一种简单地心理剧形式。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能用专业的标准来看这个训练,只是给家长提供一个训练的方向,以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够有所启发。
心理剧疗法的核心是即兴创作和自发的角色扮演。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热身阶段
在此阶段,父母要与孩子进行初步的沟通,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对要表演的内容、情境有一个初步设想和计划,有必要的话,也可与其共同草拟一个剧本,当然最好鼓励孩子完全即兴表演。
2、表演阶段
在表演过程中,父母要创设一种轻松的、有助于孩子自由表现的气氛。父母可以参与到表演之中。父母如果把自己放在观众的角色的话,要及时鼓励孩子表现出自己的出风格,自由地表达自己。如果是表现某个人的生活和感情经历,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焦虑、冲突,有时甚至“演不下去”,这时父母更要提供鼓励和支持,不能过多关注他演得好与不好,而是他能否表达真实情感。有时在表演中,孩子表现出对现实的困惑,或出现了阻碍,使戏剧难以顺利进行下去,这可能正说明了他的问题所在。
此外,在表演中,还可以让父母与孩子互换角色,重复扮演角色。也可让别人表演孩子的行为,让其看到自己的荒谬与可笑,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变自己;或让角色独白,深入表达其内心的情感。父母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借角色宣泄出内心压抑的情感,可以用松软的玩具代替其怨恨的对象让其攻击;也可以请其他成员做替身让其漫骂。父母的任务是在关键时刻启发和点拨,促进其成长与领悟。
3、事后讨论
表演结束后,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畅谈想法和感受。通过对表演过程的分析,让孩子能够领悟,升华角色价值。
心理剧主要反映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件和孩子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主要有以下主题:
1、环境适应不良的问题
2、学习类的问题。例如:注意、记忆障碍、考试焦虑、厌学等。
3、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失调、社交恐惧、缺乏交往技能、难以被他人接纳等
4、情绪性格方面。例如:情绪不稳、内向封闭、性格缺陷等
心理剧疗法由于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很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它采用了象征手段,使那些有语言障碍、表达障碍,或存在心理阻抗、不愿谈论内心深处隐私的孩子可以自由地表达、宣泄自己的感受。孩子亲自通过行为体验到的领悟,往往比言语上的触动更深刻。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孩子表演的过程中,父母或观众不能非难和攻击孩子,相反,应当热情地帮助他按照要求把剧演完,从而把问题解决好。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上面的介绍更多的是从专业层面来操作的,其实从家庭教育中来看,我们经常与孩子进行角色互换,就说一种最简单的心理剧,俗话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建议,在我们家庭教育中,家长尽可能避免说教,回归不同的角色,做永远比说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