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F55-200mm/3.5-4.8开箱杂记

标签:
富士55-200mmx-e1it |
也算是期待了相当一段时间富士XF55-200mm/3.5-4.8终于在发布了一个月之后来到了我的手中。想来配上之前的18-55富士算是粗略的完善了他的常用焦段。如果作为入门用户来说,日常旅游家庭纪念18-55+55-200的应用已经完全覆盖了。只是,我还是先将这只是放在文章的最后说吧。先来看一下这枚新到的镜头。由于是昨天晚上才到的评测试所以样片部分还没有拍摄,只能做个外观的粗略展示。之后的日子我会在做一些相对详细的测试内容。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308369time20130529005808at37.jpg
无疑,55-200mm的重量必然是目前富士镜头群最重的一款,580g的重量是甚至超过了一些同焦段的单反镜头。我们不能说重的就一定是好的,但是大抵可以认为富士对于55-200mm的用料应该是扎实的。得益于机身的重量限制,所以搭配X-E1后也不足1000g。出行上并不会给予用户太多的“压力”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308369time20130529005811at81.jpg
相对来说便携性是微单一直主张的,55-200mm搭配X-E1的长度在15cm左右。一个入门单肩摄影包就可以满足,甚至这样的搭配可以是一机两镜。我想这应该这就是微单相对于单反最大的优势吧。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308369time20130529005814at89.jpg
口径方面,XF55-200mm达到62mm。也是富士族群中的老大哥,紧随其后的是58mm的18-55和14mm。和单反镜头相比较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308369time20130529005828at51.jpg
有一点是需要在重量、长度以及口径之外必须提一下的那边是材质,和其他几枚镜头不同。当然主要是和18-55不同,因为其他几款不存在变焦问题,XF55-200mm在变焦环上采用了橡胶材质。想来是因为希望便于握持吧。之前一些厂商的橡胶使用久后会出现脱胶现象。粗粗看了下55-200mm贴合工艺应该说是比较细致的希望不会出现相类似的问题。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308369time20130529005819at50.jpg
和XF18-55相同,55-200mm也搭配OIS防抖和光圈自动与手动的切换功能。显然这应该会是未来富士XF变焦镜头的一个标配。不过从目前的市场架构来看富士还是缺少那么一款入门镜头和机型,如果这样的产品上市了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配置了吧。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308369time20130529005827at91.jpg
好了,终于说到如果有那么一款入门产品了。这便是我之前的那个欲言又止的“只是”。从18-55mm的镜头素质来看我相信这枚55-200mm的镜头素质是不会差到那里去的。富士大有要叫板既定规则的意思。这个既定规则是什么呢?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观点,18-55mm/55-200mm一直被默认为APS-C画幅里的“狗头”焦段。而富士推出了拥有F2.8光圈的18-55后显然是希望重塑这个焦段的形象。他也确实做到了,只是这样的产品是不受用与入门市场那些购买力有限的用户的。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308369time20130529005813at96.jpg
从目前的产品架构线上来看,富士推出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低端产品是必须的也是符合时机的了。3000多的18-55mm和应该也不会低廉的55-200mm相对于这些用户是不实惠的。而看齐于NEX-7的X-E1相对于入门用户也是门槛高了点。富士的低端产品也是该问世了。而这样的产品不应该是单个的而是一套的比如X-?1+16-50。不晓得会不会是这个样子。至少55-200mm对于未来的那款产品不是还是有些太高端了。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05/userid308369time20130529005825at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