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娓娓道来 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2013-01-09 00:10:13)
标签:

器材

富士

x100s

数码相机

it

分类: 器材

确实,和X100相比X100s的发布缺少了几分意外。更多的大抵是意料之中的感受。很多人也认为富士X100s的升级似乎并不是里程碑式的,或者说没有什么突变。但作为X100发布时的首批用户,对于富士X100s还是感触颇多,尤其又是在尝试了X10、XS-1到X-Pro1、XE-1之后对如今这台X100s的想法或许会更实际一些。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24at60.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富士X100s

关于传感器

是APS-C,幸好不是全画幅

面对X100s很多人最初的设想应该是一台全画幅相机。这反倒是我个人比较担心的一点。其一是价格或许因为全幅而不再亲民,毕竟最后X100还是走在了一个相对实在的位置。其二,我们不可否认如今索尼RX1问世之后,一切都应该以全画幅为标杆。但就我个人对于富士的发展方式的感觉来说,如果富士X100s是一台全画幅相机,对于富士未必是件好事。富士X100在问世之后,其对焦速度一直很多用户诟病的地方,当然随着一次次的升级,X100的对焦随度有相当的提升。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03at90.gif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X-Trans CMOS II

想来富士X100s如果是台全画幅机器也一定会存在诸多问题。除了对焦和成本外一定还有其他的问题存在。和RX1并肩在万元之上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多少值得商榷。与其如此,不如从使用角度小步快跑来得更加实际一些。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09at5.gif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08at4.gif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感光度提升 分辨率提升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11at69.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样张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07at56.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新旧传感器对比

新一代的APS-C X-Trans CMOS II与传感器

最初我认为,富士X100s应该只是沿用X-Pro1的那款CMOS。从画质上也会比X-Pro1有所提高。但出乎我的意料,X100s采用的是一枚1630万像素APS-C X-Trans CMOS II传感器配合上一并推出的EXR 处理器 II可提升约25%分辨率、减少约30%噪点。这点上足矣让X100s在画质方面再次成为夸耀的对象,而也会让们对于X-Pro1和X-E1后续机型更为期待一把。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659at20.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关于对焦

自动对焦,从劣势转换为优势的性能

久来,关于X系统的对焦一直不被看好,直到X-E1问世后人们开始有所改观。如果说X-E1只是让对焦不再成为人们的诟病点的话,那么X100s则是将这一性能转化为了可以大肆宣传的亮点。“新开发的X-Trans CMOS II传感器通过内嵌具备相位差功能的像素,获得世界上领先的0.08秒自动对焦速度”新闻稿里的这段话多少有些似曾相识。当然凭借这一点也足矣让富士长出一口恶气。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656at16.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EXR II图像处理器

我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获得世界上领先的0.07秒自动对焦速度”出现。我个人感觉无论是0.09还是0.08或者0.07对于多数用户而言都是毫厘之间的问题。现在来看在X100s之后我们应该更关注对焦速度和对焦精度相结合,除非他是世界领先的0.01秒。
向外拓展,APS-C的对焦速度已然在X100s的年代里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对于APS-C画幅本身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对于更小画幅的产品而言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35at48.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EVF取景器获得提升

向内来看,对于富士本身而言,这样快速的对焦应该不会只是停留于X100s或者这一系列。往X-pro1上转移只是时间问题。

手动对焦上的一些亮点

X100问世之时,我对于自动对焦速度并不感冒,我觉得不快,但随着后来的升级我觉得够用了。我唯一比较不喜欢的是他的手动对焦,其一,是模拟对焦行程和显示的画面非常不匹配。其次是模拟手动对焦方式过于单一且繁琐。新的X100s融入了模拟裂像屏对焦和峰值对焦。对焦手段上丰富了不少,此外取景器的像素提升应该也会让手动对焦优势体现更加明显。但对于之前提及对焦行程还是有些疑问,这点,目前从资料上还不能直观感受,只有等评测机到了之后才能有所了解。希望能够和升级后的X-Pro1一样就妥妥的了。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16at36.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峰值对焦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13at10.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模拟裂像屏

和前两项一样的,两种对焦方式的融入,让未来可换镜系列在使用手动对焦镜头时具有相当的优势,转接或许会成为这类产品的特色之一。

镜头,唯一的遗憾?

我不确定富士X100s的镜头有没有针对那款CMOS有所优化,所以打了个问号。从数据上看貌似是没有,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镜头是X100s唯一的遗憾。并不是X100的那枚镜头不好,而是既然采用了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就应该有所提升。

http://t0.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44at65.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X100s镜头结构

其他

开机速度及响应速度的提升

“EXR 处理器 II提供快速反应时间使开机时间仅为0.5秒,拍摄间隔也仅为0.5秒。另外,拍摄快门时滞仅为0.01秒”,对于这类人文相机而言这是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优势在何处,懂的自然是懂的。

关于创意的多元化

X100s融入了X-pro1的多重曝光、XF1的创意滤镜。在创意上会增色不少,个人更偏好前者,但是这些大抵都是锦上添花的玩意儿。不是最主要的。

http://t2.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22at88.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http://t1.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21at50.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17at72.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多重曝光及创意滤镜

外形与成本

X100s除了那个硕大的S之外,几乎没有变化。这点上不是没有先例。而且X100系列需要在外形上改进的地方着实不多。至少从目前来看X100的外形是受欢迎的。而且省去了开模成本,巴不得代代如此。消费者或许可以在竞争强烈的现在获得一丝价格上的实惠。何乐不为?

http://t3.fansimg.com/uploads2013/01/userid308369time20130108154743at2.jpg关于承前启后的富士X100s" />

 

正文标题所言,X100s或许没有多少让人震撼的突变。但是X100s对于富士本身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为一款承前启后的机器,他很好的给未来定了一个基调。在修正了对焦系统的弱势之后,X100s或者未来的X系列都会非常值得期待。这种稳重有升的做法,或许并不讨好,尤其是经历过丰富的2012年的用户而言。不过这或许是一种“5D mark III”式的变化。没有多少噱头,但是却让你获得更多实际效果。你真的不必在考虑前代机型了。而对于X100的用户而言,真的是值得升级一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