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2012年关于相机的那些事儿(二)
(2013-01-03 00:08:53)
标签:
器材2012杂谈 |
分类: 器材 |
大抵还是有人不淡定了,在我昨晚写完第一篇博客之后,“好事之人”如@滕飞-小喵的ET @东巴客 以及@苯苯小哥 开始有些肠子痒痒,随着我一起东拉西扯起来。唉注定是为器材疯狂的一般人啊。昨天嚼着全画幅品着低通滤镜以单反相机乱说了一把。但这几位朋友显然对于微单以及数码相机更为感兴趣。那我这东拉西扯也不能例外的来先看一下今年的微单产品。对于这个产品线我或许会言辞激烈一些。哦,对了可能不能再叫微单了,或许应该叫微型单电更为合适一些。貌似应该是2012年的事情吧,微单不再是一个统称而成了一个专利。
我想用可笑两字,但大抵还是算了,我所言的并不是因为这种好似垄断的的做法。而是我一直在纠结“微单”真的应该叫做微单吗,是微型单反还是微型单电,还是用无反相机更为标准些?这种其实谁都没有整明白的事情,去争一个名分,我觉得,算了那就这样吧。反正如果你真的爱摄影又怎会关心你手中的工具是叫啥呢。好照片才是你兴奋的关键。
很多人对年末的X-E1颇感兴趣,但是我个人觉得X-pro1更有价值。暂且放过讨论我是不是在装那第二个字母。我个人认为X-pro1的诞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OVF/EVF在微单上应用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富士更愿意将这台相机称之为数码旁轴。而取消低通滤镜的做法也让富士的相机在画质上在微单领域占据绝对的优势(如果抛开像素之争的话)。早先被诟病的对焦速度也随着X-E1的问世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我个人有失偏颇的认为这是2012年最好的一台微单相机。因为他所涵盖的理念和想法太多,而固件升级后让人的遐想也更多。至于人们看好的X-E1,我认为收到好评是理所当然的。价格相对便宜,画质和X-pro1一样,而且还有取景器。对焦速度也相对不错。我们显然不能用评论单反的眼光看待微单,当然如果可以那时最好的。只是有一说一,富士的产能及产品线覆盖面还不行,今年再出个3k左右的没有取景器应该也会受到欢迎。但关键是要够买。说实在或许也只有他才能撼动索尼在微单领域的地位。光脚的确实是不怕穿鞋的吗。这位看官笑了真能撼动吗?这要看富士也要看索尼。
尽管富士叫好,索尼还是依然叫做。我们显然还是不能用评论单反的眼光看待微单,无论人们对于他的情绪是如何,终究不能掩盖他在普通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何况今年的产品确实也相当给力。抛开画质,在性能以及操控方面,索尼是能够迎合普通消费者的购买需求的,不愿意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事情,索尼知道他那个领域的客户最多。
“犹豫”是我对于佳能的感觉。我不认为EOS-M是佳能真正的实力。他的手上一定还有更好的产品,只是没有放出来。正如前面所说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佳能的产品线过于丰富让向来果敢的佳能在今年多少有些畏首畏尾。对于EOS-M这台相机就不作评论了吧。
如果说佳能“犹豫”那么m4/3就是被动了。这是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对于M4/3而言他只能看着别人出牌。未来堪忧。奥林巴斯好歹还有历史。另一家算了还是退出吧。话说的有些直白。“我们有最快的对焦”“好吧,我们的对焦也不慢”“我们又最快的对焦”“好吧,我们有APS-C”。“我们有最快的对焦”“我们画质好。”“我们有最快的对焦”“好吧亲你赢了”我并非否认,M4/3对于微单的贡献。只是我个人觉得,在微单这条路上M4/3阵营真的该想一下该如何走下去。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真的不是长久之计。虽然从排行来看,M4/3的微单今年销量不差。但是你要相信,4/3单反也许就是他的明天。
有人说,未来APS-C是微单的天下,也有人说全幅微单就在明年。我不得不承认微单的推进速度已然超过之前的单反。但是正如单反到了如今这步田地一样。微单的过快发展会不会让他迅速陷入一个成长的瓶颈呢?有时候或许期望低一点,惊喜就会多一点。此外,当便携相机的画质和镜头选择越发丰富时,我们真的应该停下我们追逐的脚步,好好的重新品味一下已经在我们手上的那台相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