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性别偏见

(2018-03-28 16:09:52)
标签:

小一班

分类: 绿地老街校区

 

浅谈性别偏见

“这是洋娃娃,女生玩的东西,小男生不能玩。”第一次听到小朋友说这句话后,我没有特别的在意,心里还在想这是孩子性别意识的敏感期,只是他们通过玩具的不同而进行的有关性别的划分,而我对性别偏见的关注,源于我看到的一个小视频,讲的是老师让小朋友画出心中的医生、赛车手和航海员,而从孩子的画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孩子画的都是男生,尤其是赛车手,他们觉得赛车手应该是又高又强壮的男生,女生不适合,而当这些从真实生活中邀请过来的人来到教室之后,孩子们都感觉不可思议,而当我看到赛车手是女生时,我也有同样的惊讶,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惊讶呢?大概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察觉的性别偏见吧。

大部分的成年人,往往以性别定义来决定孩子的生活方式。会经常用“小男生比较调皮”、“小女生更文静、听话”来形容不同性别的孩子,我们也会用这样的要求去限制或放任孩子的某些行为发展,例如,看见小女生爬树,我们就会赶紧让孩子下来,告诉孩子“小女生不做这样的事情”,却不知这样却扼杀了孩子勇敢和探索的可能性。看到小男生做出故意的破坏行为,就会用“小男生嘛,调皮点很正常。”而不了了知,却不知这样对孩子行为的放任会埋下很深的安全隐患。

对于“女孩天生情感细腻,男孩天生空间感比较好”这句话,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感觉这句话还挺有道理的,直到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到:当我们谈到性别的天赋时,常常会忘掉后天培养的重要性。其实,人类的大脑,在出生以后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我们从环境中接收到的信息会让大脑产生改变。当大脑接受同一经验3个月,就会发生生理性改变。玩3个月的空间玩具,孩子就会有更好的空间感;照顾3个月的洋娃娃,孩子就会发展出心细、敏感等特质。而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地在以 “孩子应该喜欢的”替孩子做出选择,例如,我们通常会给男孩子买建构、车类玩具,给女生买玩偶、过家家用的玩具,而这种差异化的选择玩具的方式,也会让男孩女孩变得更为不同。

不再以刻板的眼光看待性别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都得到尊重和理解,而不用感到异样的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