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融合教育下的规则意识培养

标签:
育儿 |
分类: 天骄华庭校区 |
有报道说外国的孩子在长城上捡垃圾,人们会觉得好奇,长城是中国的为什么外国人会这样做呢?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外国人十分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所以说,他们这样做完全出于从小培养的习惯。他们打内心里就知道,不能随手扔垃圾、不能污染环境。所以,他们在我们看来完全不必要的时候站出来,很自然地做了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浸入式英语是枫叶小熊的特色,我们的口号是“我们不教英语,我们用英语教学。”所以说,您的孩子在这里可以很自然的习得原汁原味英语,更重要的是他会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中学会遵守未来国际化人才所要具备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我想首先谈谈在枫叶小熊的课堂里,在中加方课程融合的背景下我们是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的。
1. 我们认为: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规则要建立在孩子认识能力基础上,不能凭成人的主观意愿强迫孩子就范。(2)规则应保持其一致性,不能随意变换,使孩子面对不同规则而无所适从。
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会引导孩子们共同讨论来参与制定规则,并尽可能在中加方课堂维持一致的规则实施办法。譬如在游戏活动中,或者当孩子不是很理解使用英语制定的规则时,老师会示范给孩子们看,从而使孩子对规则有一个直观地理解。孩子们知道不管是在加方课堂还是在中方课堂,都需要学会倾听、学会排队、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规则。
为了让孩子们可以随处感受到规则的要求,我们在教室里、走廊上会贴上有关的规这些事例生动地说明了加拿大对儿童进行规则教育时,很少说教,而是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关注孩子的行为结果。
3.如何将规则物化为具体行为呢?我们在进行规则教育时,很少说教,而是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关注孩子的行为结果。譬如如果有孩子在走廊排队的时候大声说话,影响到其他正在上课的班级,就请他到正在上课的班级门口去看一看,再询问他有没有影响到别人,或者说找他出来谈话,让他明白他的行为已影响到他人。
老师们知道,规则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说教上,对年幼的孩子尤其应注意具体形象。我们会通过形象化的方法和手段把规则要求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落实到行为上。下面分享两种做法:
有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用过厕所如果不冲干净,对不起下一个用厕的人,也有失自己的尊严,这就是规则意识。
社会是一个整体,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遵守规则,才会使生活变得愉快、社会更加和谐和安定。而规则意识的最后一个层次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素质。从规范向素质的转变,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