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o my dear Sk1

(2016-11-18 11:26:51)

Dear Sk1

自从认识了你们,我开始期待每一个变冷的季节。和你们在一起,每年冬天都会是最最充满欢声笑语的季节。我们一起庆祝感恩节,一起度过充满惊奇的万圣节,一起在落雪的日子坐在窗前给圣诞老人写信,一起唱生日歌,庆祝每一位小朋友成长的时刻。

              To <wbr>my <wbr>dear <wbr>Sk1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这一年刚刚感觉到天气变冷时,你们细腻敏感的内心似乎已经意识到什么,我也觉得你们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一些不太一样的情愫。就在第一首生日歌唱起时,你们突然说:“这是在幼儿园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吗?” “是呀,明年你们就要在小学过生日了!我们是不是也会像Lily一样戴上红领巾?!”“是呀,你们会成为少先队员。真开心,看到你们对小学的期待,对长大的渴望。那你能不能和我们一起去!”“我会一直在这里,你们想我了,回来就可以看到我。”“太好了,真怕再也见不到你。和你们进行了这样一场谈话,我恍然明白了这些天藏在心里的疑惑,我知道你们柔软细腻,却不曾想到你们开始思考离别,也许是期盼着进入小学,也许是开始准备对幼儿园的惦念,但的的确确这是你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生日。从第一次陪伴你们吹灭四支生日蜡烛,到今天我们一起吹灭六岁的蜡烛,烛光下映出你们笑盈盈红扑扑的小脸。在你们心里6岁是特别特别神圣的,我看得出你们内心的澎湃和激动,6岁意味着你们真正长大了,意味着你们可以进入小学,这是一个点,旅途中的一个小小驿站。每一个值得被祝福和想起的日子,都需要一个小小的仪式去庆贺,你们双手合十虔诚许愿,愿这样的值得被想起的日子越来越多。

      To <wbr>my <wbr>dear <wbr>Sk1

每年秋收,你们俏皮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每一颗结下果实的果树前,每天看一看果实,就像一颗种子,你们看着它从开花到结果。山楂熟了,红红的果对你们而言这样的“诱惑”着实难以抵挡。第一次制作糖葫芦,你们、我们都是第一次零经验。借鉴着其他班级的制作经验,我们就这样开始了,你们兴高采烈,我们却心里咚咚敲着小鼓祈祷着一定要把糖浆熬好,一定要拉出糖丝来。我看到你们用温热的水清洗山楂,再用小剪刀把山楂蒂一个一个剪干净。你告诉我:“Tiffany,上次妈妈吃了一个山楂,里面有虫子。我们用温热水,可以把小虫子烫出来。你看!我还想到一个好办法,用剪刀剪这个小芽芽特别干净。”我看到你们细心娴熟的使用水果刀进行水果切块。我看到你们一枚一枚的清洗葡萄。我看到你们卓有耐心的穿串。我听到你们说:一个给妈妈,一个我自己吃。我听到你们说:这个好像还挺容易,我们回家也可以做,还可以试试芒果。一切进行的井然有序。糖浆熬的也刚刚好,看到拉出的糖丝你们开心的拍手叫好。离园时,你们一手举着一串糖葫芦开心的和我说再见,多么自豪呀。我听到老师对我说:你高高举着两串糖葫芦执着的站在大门口等待着妈妈,因为担心糖浆融化不肯回到室内。那天很冷,在你离开之后还下起了小雨,可是你坚持要在大门口等妈妈,时不时问老师“6点了吗?妈妈为什么还没有来?”你一定等急了,你太想快点见到妈妈,和妈妈分享你手中的美味。你说“一串给哥哥,一串给妈妈,我要让妈妈多吃一点,我少吃一点。”妈妈说,见到你的时候你笑脸红扑扑的,开心的举着两串糖葫芦,站在妈妈的车窗前等待妈妈移车。从510600,你足足等了50分钟,你不再像晨间锻炼时一样说冷,不像平日里妈妈有事晚来烦躁的奔跑,你像一个小鹿一样,温顺的依偎在老师身边等待着幸福的一刻。

你对我说:我还想去宿营,什么时候还可以去。我感受到你的勇气和胆识。

                 To <wbr>my <wbr>dear <wbr>Sk1

周二早晨,你一进班就跑到活动室伸出小手说:“给你!”我一看,是红色的五角枫叶。每年这个时候,你都会找一片完整的五角枫叶送给我,我总是忘记,你却每年都记得。

       To <wbr>my <wbr>dear <wbr>Sk1

亲爱的SK1,我很幸运能够参与你们的成长。成长的路上有许多许多不一样的风景,我们一起等待过冬天的落雪,一起观赏过夏日的暴雨,一起感受秋天的五彩的落叶,一起在树林里探险,一起戏水,一起宿营,一起在情绪变化中学习情绪管理,一起探讨与人相处的方法,你们知道我喜欢红色,喜欢叶子,喜欢呆萌的兔子,喜欢大白,你们帮我克服了对猫咪的恐惧。听说又要下雪了,在这个我们不谋而合约定的季节里,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感受记录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生活即教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