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超市区域三部曲
(2016-09-18 11:53:10)| 分类: 鑫苑景园校区 |
区角活动是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坚持性,可引导他们与同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学会如何谦让、如何分享。而且,不同的区域还可发展幼儿不同的智能。
因此,设立区角需要班级教师对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都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同时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进入大班阶段后,为了锻炼幼儿的运算能力,为幼小衔接做准备,我们创建了超市区角。之所以选择这一区角,考虑到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
能锻炼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2.
超市区角贴近实际生活,可以学以致用;
现在就走进我们班的超市区角的三部曲吧:
(一)前期材料选取与准备:
投放材料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除了售卖的物品,还有货架、推车、收银台、货币、价格标签等等。这些东西的来源很广,不仅把校园里现有的资源进行了充分挖掘,还充分发挥了孩子和家长的作用。如货架是从美工室找来的,小推车和收银台是从其他班借的,售卖的物品是孩子们从家里带过来的(包括一大筐蔬菜水果),工作牌和棒棒糖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所用的货币是在银行工作的家长提供的练功券。”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我们的超市就逐渐丰富起来。
(二)中期操作和指导:
那一段时间,超市是最受大家欢迎的地方。三餐后或自由活动时,孩子们会自发地来到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不论是超市工作人员还是顾客,大家都是饱含热情地、认真投入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如果老师有意识地参与进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的话,则会让这一区角更加充分地发挥它的功能。以下是我和Logan小朋友在参与这一区角时的活动记录和分析:
早饭后自由活动时间,Logan洗漱完毕后拿起超市的工作牌直接走进了超市。我告诉他,第一个来超市的员工要先Clean up,擦拭浮灰和摆放货物。Logan一丝不苟地照着做了。他把三个又大又圆的饼干盒子从货架上拿下来抱在怀里,先把货架擦拭干净,再把盒子摆放回去。一切整理完后,超市开业了。以下就是我这个 “顾客”和他之间的对话:
我:“I want that one , the white one between color pencils and milk powder.”
Logan问:“This one ?”
我:“Yes, what is that ?”
Logan:“Coffee.”
上面的对话是我来问Logan来回答,为了让Logan主动开口多说英语,我让Logan介绍一下超市里都有什么吃的东西。
我:“I want something to eat. What do you have ?”
Logan:“Cookie. Do you want ?”
我:“No, I don’t want it. What else do you have ?”
Logan:“Chocolate.”
我:“I want chips. The red one. How much is it ?”
Logan对chips这个单词不是太熟悉,在我的指点下终于把薯片找了出来,看了看价格标签:“Ten yuan.”
我“抱怨”道:“It is too expensive. ”然后很不情愿地付了钱。
买了一堆吃喝的东西,看看玩具吧。盒子里有一个可变形的恐龙蛋,看起来不错。我:“I want this dinosaur egg, how much is it ?”
Logan:“Two yuan.”
我给了他五元,他找给我两个一元钱,接着又给了我两个五毛钱,加起来刚好是三元钱。
接着我又举起了哑铃:“How much is it ?”
Logan:“13 yuan.”
我拿着一把钱,装作不知道的样子。Logan想了一会儿告诉我,两个五元钱和3个一元钱加在一起就是13块钱。
后来我还剩10块钱,还想买一罐奶粉。Logan告诉我价格是20元。我问他:“Can I pay ten yuan for it ?”
Logan告诉我,钱不够的话可以刷卡!
行为分析:
1. 由于Logan吃完早饭时间尚早,超市里好几层的货架,还有那么多的货物基本上都是由Logan一个人清理干净并摆放整齐的。对于脾气有些急的他来说,能一丝不苟地持续十几分钟来做整理工作,这就是工作所赋予他的使命感吧。
2. 整个对话过程都是用英文来完成的。虽然Logan的回答比较简短,但是可以看出他能够准确无误地明白我所表达的意思;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钱不够的话可以刷卡。
3. 最让我高兴的是:Logan的数学运算能力相当强。我买了两块钱的东西,付给他五元钱。他找给我两个一元和两个五毛,刚好是三元。13块钱的哑铃,经过计算他告诉我两个五元和三个一元加在一起就是13元。
4.
(三)后期材料的补充和调整
由于幼儿的能力、兴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相应地,区角的材料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删减不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和幼儿失去兴趣的材料, 同时添加一些新的材料, 提高操作要求。
比如刚开始,我们都是用物品的空包装盒才代替物品,但是买完之后,既不能用,也不能吃。后来,我们就把每月预算中的暂时不用的物品摆放到货架上,如白板笔、水彩笔、折纸等,孩子们买完后就可以使用;还有教室里的一些受大家欢迎的玩具,或是小朋友从家里带过来的玩具,换成货币后也暂时摆放在货架上,“顾客”买完之后就可以玩……不仅有前期买卖的行为,还有后期可持续的动作。
就这样,通过不断观察幼儿的兴趣变化,适时地调整更换材料,不断地保持着孩子们的新鲜感,吸引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也让我们的区角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