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豆”

标签:
情感育儿candy |
分类: 鑫苑景园校区 |
“ 豆”这种植物在我的概念中大多都停留在可以吃的上面,除了知道它可以吃在其它方面并没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然而通过这次的中加方“豆”的主题单元课程学习,让我对“豆的整个生长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豆”有很多的种类,在孩子这里,他们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很快的说出“豆子”的名称和特征。从而我们结合课程,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豆”的生长过程,和从中提高孩子的观察力、爱心、照护事物的细心,我们让孩子带来了自己喜欢的“豆子”。孩子们带来的豆子是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颜色上也是各有不同,黄的、绿的、黑的、红的五颜六色。
在这带豆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踊跃、兴奋。在那几天中孩子带着自己喜欢的“豆子”来到幼儿园,一看见老师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的“豆子”来上一番介绍。让我记得很深的有一个小女孩,那天她是手提豆子来的,一进教室我还没来及跟她打招呼,她就高兴的跑到我的跟前说:“Candy你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我就故意装的不知道说:“是什么啊?”她就满脸笑容得意的告诉我:“是豆子!”就开始让我看,我一看有好多种类的在一起,这时她就拿出一颗自豪的问我:“你知道这是什么豆吗?”我一看是红的就说:“是红豆啊!”她得意的笑了笑说:“不对,这是“芸豆”。然后高兴的离开了。
不同的种类,能让孩子清晰的分别,我们准备了瓶子让孩对自己“豆子”进行相应的分类。在这其中我们在瓶子上贴了相应的文字,来对孩子做一个文字的渗透,从而也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和手部肌肉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较好的孩子会问:“Candy瓶子上贴的是名字吗?”会很感兴趣,我就回答说:“是啊!你看你瓶子里装的是什么豆,他就是什么名字。”然后就手指着来念,他们虽不认识字,但他们有排序的意识,就跟着手指的顺序来读。在这其中很好玩的是,有的孩子一说话分心就会把其它种类的豆子放进去,一看装错了就把豆子倒出来从新再捡,捡着嘴巴里还说着“哎,累死我啦!”
孩子的发展不同,对事物的集中力和专注力也有不同。在捡豆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捡一会就会说:“我不想捡了,我可累”;有的孩子虽然坚持了,但不够集中一边捡,一边说话玩;还有的孩子能细心专注的坚持到最后。所以孩子的发展不同,在做一些事上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分析和评价。不能根据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孩子。
在我们班有一个植物角,架子上放满了花,平时孩子们会给她们浇浇水、修剪修剪孩子们每天认真的照护着它们,观察它们每天的不同。看着孩子们对植物的这种探索欲望,我们组织孩子对自己拿来的豆子也进行了种植。能让孩子了解更多植物的生长过程,家长也很给力的给孩子带来了一些其它的植物比如:洋葱、蒜、红薯等。
开始种豆了,每个孩子选好自己的豆子和种豆的容器,孩子们按着老师说的方法一步步的进行种植,步骤完成后,我们班有个孩子满脸不可思议地走过来说:“豆子在这里就会长大么?不应该是种在土里面么?”就这样很快的伴随着孩子各种为什么的问题我们结束了种植活动。
豆子神奇的变化带动着孩子的好奇心,每天孩子们大多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己的豆子,小眼神就像在告诉“豆子”你快快的长大吧!每天都恨不得观察上好几次,有的孩子一看没有变化就会说:“没有变化啊?它什么时候才发芽啊?”从豆子在我们班的出现,孩子们早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豆子浇水。
经过孩子们的细心照护,很快豆子、和其它的植物都把自己的衣服给撑破了,露出了自己的小脑袋来,慢慢的也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孩子们看到他们植物每天的不断变化,心里说不出的快乐和兴奋,有时几个孩子还会在花架旁边,拿着自己的植物相互的观察、相互的讨论非常的热闹。植物的生长过程,给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认识,相信这次孩子对植物的亲密接触也让他们记忆忧心。
植物就像“人”一样,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这个是我们给孩子准备的“观察记录表”,让孩子把自己所看到的用画画下来,也是通过记录让孩子更细心的观察到植物每天不同的变化。
看孩子们多么仔细的观察着,画的非常的认真,把自己看到的,一点也不差的都用画表示出来。有很多次一些孩子一拿起这个小本本,从第一张往后翻能把自己画的内容给你讲出来,这次的种豆活动相信孩子收获到了很多。在以后我们还可以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在这其中孩子一定是很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