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到底是多少?

标签:
绿地大一 |
“Dear parents, 家长您好:
Next week we will be celebrating another holiday. On Monday it will be the 100th day of school. All week we will be doing activities to learn about the number 100. We will be counting 100 objects, sorting 100 objects, dividing 100 objects and many more activities with our objects. 下周我们会庆祝另外一个节日:本学期孩子们在校的第100天。我们会用一周的时间来做一些有关数字100的活动。我们会数100个物件,给100个物种分类或者分开,及其他相关活动。
In order to do this I need you to bring 100 very small different objects so that your child can participate. 为了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家长给孩子准备100个小物件,这样孩子可以开展活动。”
当把Tamara编辑的这封邮件发给家长时,不仅家长们诧异说:“100个小东西,这么多!去哪里找这么多的小物件。”小朋友们听说自己要找100个小物件也吃惊的张着嘴巴,瞪大眼睛说:“100呀!100呀!我家有100个这么多的东西吗……”班里老师也在心里嘀咕着:“下周该用多大的箱子来装孩子们带的100个小物件,带着100个小物件干什么用?”
“100”这个数字比起“1000”“10000”“100000”来说也不大。但在孩子的概念里“100”已经很大很大了。他们高兴的时候会伸长胳膊比划着说“我爱你像100那么多;”生气的时候会撅着小嘴说:“我100天都不想原谅你了!”
尽管如此。周一的早上孩子们还是准备好了100个小物件带到幼儿园。小朋友们都坐在地毯上抱着自己装有100个物件的小盒子像是好不容易的寻找到的宝藏似的。打开一看里面有固体胶,小皮筋,贴花,口香糖盒子……各种各样的。Tamara请小朋友们一起数一数这些小物件。这可怎么办呢?这么多东西。只见tamara把这些东西以10为单位分组,一共分了10份就是100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渐渐的就会对100这个概念的理解了。
数完数之后,tamara又拿了两个大大的圆圈过来。孩子们一起来看看,摸摸自己的小物件。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将它们分开分别放进两个圆圈里。利用触觉感官将物品分类。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个环节,没想到平时不起眼的小物件用来做分类时,大家都积极参与要来尝试。
Tamara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大卡纸分别画上10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里是一种颜色。孩子们拿出自己的小物件看一看颜色,再把这些小物件放在相对颜色的格子里。瞧!孩子们做的多认真呀,他们在利用自己的视觉感官将物品进行分类。
咦!那一桌的小朋友做什么?每人拿一根绳子,将剪短的吸管用绳子串起来。有十种颜色的吸管,每种颜色串10个.合起来就是一串漂亮的手工项链了。孩子们一边用手串项链一边数着“1.2.3.4.5.……”中间如果被小朋友打断。他们就会不厌其烦的重新数数。这认真的样子可爱至极。做好了,挂在脖子上洋洋得意充满了成就感。

整个关于“100天”的活动持续了一周。在这一周里孩子们通过积极的参与,勇敢的尝试操作,感知着不同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慢慢沉静下来认真的投入到活动当中,他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探索,合作来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