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身体里的“洞”

(2015-12-03 16:40:06)
标签:

绿地

中一班

Circle开始了,我首先邀请孩子们每人取一张纸巾。孩子们疑惑的问我:“这是让我们擦鼻涕的么?”孩子们并不知道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好奇的摆弄着纸巾。“请用嘴巴轻轻的吹起纸巾”,我开始提出要求,邀请孩子们去完成。孩子们很轻松的把纸巾吹了起来,甚至双手脱离纸巾让纸巾停留在空中。“请把你的嘴巴闭上,吹起纸巾。”我再次提出要求。孩子们说:“我用鼻子也能吹!”“请把嘴巴闭上,把鼻子捂上,吹起纸巾。”这次已经听不到孩子们得意的声音了,每一个孩子在不知道实验目的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想要吹起纸巾,比如,偷偷的用嘴巴吹气,把捂住的鼻子露出小缝隙。

纸巾的实验就此告一段落,孩子们还沉浸在吹纸巾的乐趣中,“哈哈,这个游戏可真好玩!”“你看,我不用手就可以让我的纸巾飞起来,就这样,用力的向上吹它!”在孩子们三言两语的讨论中,我取出了今天的另一套实验材料:水,试管,堵塞物。当孩子们看到实验材料出现在地毯上时,渐渐安静了下来,终于有孩子安倷不住好奇的问:“Tiffany,你拿这个干嘛呀。”顷刻间,孩子们又开始讨论起来。我示意孩子们认真观察,孩子们睁着大大的眼睛,呼吸好像就要静止了一样,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材料。首先,我取出试管,将水注入试管中,孩子们能够清洗的观察到此时的试管中是充满水的。接下来,我将试管倒置,水顺流而下倾泄到水桶中。孩子们说:“你怎么把水倒掉了。”我重复了实验的第一步,注水-倒水。孩子们一脸疑惑。然后,我将水注入试管的三分之二处,请孩子们观察此时试管中的水,将堵塞物塞进距离试管口四分之一处,再次倒置试管,孩子们清晰的看到试管导致后,水在接触到堵塞物之后无法流出了。孩子们说:“咦,你怎么把它堵住了?”听到孩子们的疑问,我问孩子们:“在我们的身体里,有像试管口一样的“洞”吗?”孩子似乎是恍然大悟,纷纷高声说道:“我们身体里有许多洞!”“有眼睛,鼻子,耳朵还有嘴巴!”“还有肚脐!”(这是孩子们小班时阅读过的绘本《我身体里的“洞”》的内容)还不等我继续说下去,孩子们继续讨论到:“我们身体里的洞很重要,你不能把它堵住。”“对,如果堵住了鼻子,你就没有办法呼吸”“你拿小珠子,小棍子呀戳着眼睛了,就会瞎”“小珠子放在耳朵里了,就会顺着管道越来越深”。孩子们一边讨论着一边回顾着绘本的内容一边摆事实讲道理。

我继续说:“如果你捡到了小小的珠子怎么办?”孩子们说:“交给老师。”“小心的放在口袋里。”“放在书包里。” “小珠子可以放在家里,不带到幼儿园。”我继续问:“如果真的不小心进到了你的鼻子里,嘴巴里,耳朵里怎么办?”孩子们说:“告诉老师,在家里就告诉妈妈。”“如果TIffany.Lucy.Cici.Andres都不在怎么办?”孩子们说:“那就告诉别的老师。”“那就去医生那里。”最后我们一起总结出发生此类意外我们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小手,不去扣异物,以免越来越深。然后向身边的大人求助。

就这样,在孩子们在最开始没有任何察觉的时候,享受了一次愉快的实验,感受到异物堵塞的危害,习得了自我保护的措施。这次实验的进行也是有原因的,在一次集体活动中,一个孩子出于好奇,把捡到的小珠子放入鼻孔中,老师的及时发现帮助孩子顺利取出异物。这件事情,让听闻后的每一个人毛骨悚然。我想让孩子们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因而我想到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孩子有所眼见为实的体验会让他们印象更加深刻,所以随机的生成了此次安全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是小班上学期我们一起阅读过的绘本,一年之久,孩子们仍然记忆犹新。孩子们生来就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会主动的寻求安全的环境,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探索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安全意识已经成为孩子的一种能力。比起让孩子们知道“你不能这样做”,习得自我保护的措施是更为重要的。在遇到危险时,不仅能够自保,还可以去帮助遇到危险的小朋友,我想这就是安全教育的实际意义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