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亲曾经告诉过我,孩子一旦上学,天性就会慢慢失去。话虽朴素,但却涵盖着传统教育的弊端。我不想和孩子的天性作对,因为只有顺应孩子的天性,再加上适当的引导,按照孩子的内在秩序正常发展,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因此,为了更长时间的保有儿子的这份天性,我一再拖延他的入园时间,并且提前花费半年时间,走访了很多幼儿园,权衡利弊之后,最后终于九月初,儿子如愿来到这里——加拿大枫叶小熊幼儿园。
转眼间,儿子从入园至今,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如果有人问到他入园以后有什么变化,我会很欣慰地对他们说四个字——稳中有变。这就是我想要看到的儿子入园以后的最佳状态。
何为稳?儿子虽然早起入园时仍有短暂的焦虑情绪存在,但从他每天回家后的状态来看,他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一如既往的爱说、爱笑、爱唱、爱玩,嘴里还时不时地迸出几句英语,可以说他的情绪状态很稳定,儿子已经开始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了。相反,如果让我看到,孩子刚刚入园不久,就变得得特别乖,特别懂事,特别安静,我会感到心疼不已。因为,个人觉得,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应该像春雨般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引导,应该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进行;如果短期内有很大的变化,那孩子心理不知道是受得怎样的束缚和压制。
谈到变化,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我儿子入园前的生活状态。入园之前,由于我对儿子的教育过分倾向于性格心理方面,而忽视对孩子生活习惯规律化的培养。因此,儿子虽然秩序感和规则感很强,性格也很活泼,可是,长期以来,他的吃喝拉撒睡都让我们无比纠结。吃饭时,需要喂;撒尿时,需要我给他脱裤子;水果很少吃,水也很少喝,饭菜也很单一,比较挑食;大便更是两三天一次;如果想让他正常午休更是难上加难。
自从儿子上学以后,每当我们看到他有条不紊地刷牙、洗脸,而且还能在刷完牙后,把牙刷和牙膏,规规矩矩地放好;每当我们看到他吃饭时,不再需要喂,自己大口地进食,不再挑食,桌上撒的饭粒越来越少;每当我帮他做什么事情时,他会很有礼貌、很绅士地说句谢谢;每当我看到学校的饮食和水果的合理搭配,让儿子的大便越来越正常了;特别是,当困扰我们三年的问题——孩子午休难,在这里得到了解决之后,我们深知,儿子的这些变化都与他所在的小二班的三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当我去接送儿子到学校时,老师们会就儿子在园里的一些问题和变化,与我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沟通,使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到孩子每天在园的动态,让我们做家长的更安心。特别是当这些老师们在向我描述孩子在园里的一些事情时,真得就像是在讲自己家里的孩子,眼里满是浓浓的爱意。
记得孩子入园第一天,刚到新环境,孩子不适应,几乎哭了一天,可是下午去接时,发现儿子的嗓子居然一点也不哑。要知道,儿子一哭,嗓子就会嘶哑。这才了解到,老师们为了怕他哭,上火嗓子发炎,就不停地喂他喝水。水喝多了,尿肯定多,加上不适应,尿裤子的频率增大,可是细心的老师们每次都能及时发现,并给他换干净的衣服,而且老师居然在百忙之中把脏的裤子清洗干净……种种地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把孩子交给这些有耐心、有责任心、有爱心、能够真正疼爱孩子的老师们,我们真的可以放心了。
儿子入园前在家里,午休时间是很混乱的,这样就造成他的整个生物钟都是紊乱的,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身体发育和我们一家人的整体生活规律。我们一直很想调整,可是什么办法都用过了,收效甚微,甚至有时候心急的我,采取强迫的方式强制他入眠,但最终的结果是,受到强迫的小东西,更加排斥午休,甚至开始厌恶床,往往是一睁眼,就哭闹着要起床。因此,当孩子入园以后,我很怀疑他能否主动自然地午休,甚至一度地想请求老师在午休时分,能让他独自在外玩耍。当然,遭到了Eva老师的婉拒,因为她认为,只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再加上睡眠的气氛,孩子一定会正常入睡的,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放纵他,孩子会更难以适从。事实证明,老师们的观念是正确的,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我的儿子居然能在学校午休了。无论是老师,还是我们都很欣喜。
从老师给我传过来的儿子酣然入睡时的照片上,从儿子午休后回家时表现自然的状态上,我能感受到,老师们对他的用心和耐心。老师们采取的不是强迫的方式,而是循循善诱的方法:最初几天,当别的孩子午休时,当班老师带着他在寝室外玩玩具,但提醒他不要发出声音;当他有些适应时,接下来几天,让他进入寝室,坐在自己的小床上,给他个小牛的玩偶,但仍旧不允许影响其他小朋友;最后,就是慢慢地要求他躺在小床上,不给他任何玩具,但老师会拉着他的手,坐在小床边,给他数数……就这样,慢慢地,小家伙开始午休了,由最初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现在基本上已经正常了,我们一家人最困惑的问题也随之得到了解决。
在这里,我们十分感谢小二班的全体老师,Eva老师、Carol老师、Nancy老师,还有外教Wendy老师,有了你们的爱心和耐心,有了你们对孩子的理解,孩子们在这里的童年会更快乐、更无忧无虑!
每次接送孩子时,都会路经小区附近一座新盖的幼儿园,有时候我会开玩笑地向他打趣道,“以后来这里上学吧?”儿子总会很认真地问,“那这里有Eva、Nancy、Carol吗?”我说:“没有呀。”儿子会立即摇头,哼唧着表示不愿意。看得出,儿子对老师们都很依恋,相信有了这份感情,他很快就会喜欢并爱上这里的。
Clancy’s mama
2012-10-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