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2021-11-14 22:19:26)
标签:

埃布罗河

皮拉尔广场

皮拉尔圣母大教堂

座堂广场

拉塞奥大教堂

分类: 旅游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16时30分,我们乘上大巴,离开了巴塞罗那市中心。车在荒野中、在不宽公路上行驶,我坐在车内最前排的座位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窗外。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下一个景点是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Zaragoza),位于伊比利半岛东北部,在埃布罗河南岸。面积17.252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离马德里314公里,差不多位于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中间,是西班牙第5大城市,现今为一工业地区。是阿拉贡自治区和萨拉戈萨省的首府,也是西班牙著名的大学城,其中医学院最著名。
萨拉戈萨,2000多年历史沧桑般的掩藏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从公元前古罗马人到后来的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教徒,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文明痕迹,其中,耶稣救主主座教堂、阿尔哈费里亚宫殿等建筑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这是一个旅游胜地。但19世纪,曾遭到法国军队的大举入侵,所以现在的城市大都是后来重建的。
萨拉戈萨,是西班牙一座名城,是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以古迹及民俗文化著称。2008年主题为“水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博览会就在此地举办。该城还是西班牙国宝画家戈雅的故乡、西班牙的圣母玛利亚朝拜中心。现保存有古罗马时期的城墙遗址、桥梁遗迹,不同时代的教堂、钟楼、宫殿等,其中,萨尔瓦多大教堂是西班牙第一座建在清真寺旧址上的教堂,带有早期罗马式教堂的痕迹;圣母显圣大教堂供奉全西班牙的守护神——纪念柱上的圣母,内部饰有戈雅的壁画,这是一座萨拉戈萨的标志性建筑,11个圆顶和4座高塔组成的教堂,极为巍峨。
萨拉戈萨,市区的主要景点,也就是那旧城区的中心,都集中在皮拉尔广场(Pl.del Pilar)周围,步行游览即可。这些都是阿拉贡人的骄傲。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文内有4张图片来至网络 诚谢)
——夕阳西下
20时30分,经过约4个小时的行驶,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太阳正渐渐地下山了,随着夕阳慢慢下去,阳光从金黄变为血红,那天地间的红色令人震撼!望着这红色的世界令人由不得心生幻觉,更是赞叹这世界的美妙与神秘。爱在落日时,爱在黄昏后,爱在黄昏中的萨拉戈萨!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眼前,正是埃布罗河(Ebro)。我们从河的这边走向对岸,从圣地亚哥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远远望去,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座百科全书上,即可查得、名头极响的皮拉尔圣母大教堂身影了,塔楼矗立,巍峨壮观,格外美丽,它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与地标。
我们俩人分别在桥上,背靠教堂,来了个留影。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埃布罗河
埃布罗河(Ebro),西班牙语作Rio Ebro。埃布罗河全长910 公里,流域面积8.3万平方公里,是伊比利半岛上第二条长河流,为伊比利亚半岛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在西班牙境内最长的河流(更长的塔霍河下游在葡萄牙)。这一条河,仅河口与托尔托萨之间的流段,可通小船。此河发源于坎塔布里亚山脉:上游,水流湍急;中游,进入盆地平原,流缓,多沉积;下游,朝东南方,流入地中海,在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之间河口,形成宽广的三角洲,面积约320平方千米,为地中海西部地区最大的湿地。应该说,埃布罗河是西班牙最长、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水系密布,支流众多,大小支流超过200条,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西班牙政府先后在133条支流上建有水电站349座。然而,此河由于土地干旱、贫瘠,因此人口稀少。而最大支流,已被开发用于发电和灌溉。流域盆地东南部及其下游地区褐煤蕴藏量丰富。这里,历史上是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以及查里曼帝国的西班牙边疆区和后倭马亚王朝的分界线。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母亲河
在我的印象中,每每读到中世纪历史课,都会涉及到法兰克的查理帝国疆域问题。说是西南方向的疆界抵达西班牙埃布罗河一线,因而有认定这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了。其实,偌大的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本身,就得名于这条最大河流的古称Iberus。我在想,到了西班牙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条心仪已久的大河。
依据我们行程的安排,从巴塞罗那启程后的下一站,就是萨拉戈萨,恰好坐落在埃布罗河上。自当一次随心尽兴,可以走近这条西班牙的母亲河了。
在大巴奔向萨拉戈萨的200多公里路上,我满怀新鲜感地坐在车上,隔窗浏览沿途的春景。大概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6月至9月是最佳的旅游时间,气候温和舒适,春季绿意盎然。但西班牙的土地,就那一带比很多欧洲国家显的枯萎、滞涩,黄扑扑一片。甚至还能见到一大块白石滩形成的不毛之地,几类中亚的无垠戈壁。西班牙统一前,萨拉戈萨曾是阿拉贡王国的都城。瞧着眼前单调的景色,在我的脑中,甚至一度掠过这样的念头,不知强大的阿拉贡当年何以会选择如此不堪的贫瘠之土作为其统治中心?但愿只是一己多余的偏颇之见吧。
应该说,萨拉戈萨城市的景观,比起其它的城外天地却耐看多了。特别是那条穿城而过的埃布罗河,波光粼粼,泛着一股别样的生气和灵动。
——皮拉尔广场
我们下了车,走过大桥,穿过埃切加赖-卡瓦列罗大道,再穿过街巷,来到了皮拉尔广场。
那广场坐落于埃布罗河南部,名字源于广场上的皮拉尔圣母圣殿主教座堂。皮拉尔广场,也被称为“主教座堂广场”,还有一个绰号“城市客厅”,是萨拉戈萨的中心广场。萨拉戈萨当地人认为如果来到萨拉戈萨旅游,皮拉尔广场为必须参观的一大景点,因为这个城市的经典旅游景点大部分都位于广场上或者在广场附近。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皮拉尔圣母大教堂,因其地位显赫,深得各界青睐。1984年,当时的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曾专程抵此造访。教堂外的皮拉尔广场(Plaza del Pilar),宏大庄重,恐怕算得该城最壮丽的集会场所。
应该说,萨拉戈萨最知名的皮拉尔圣母圣殿主教座堂和萨拉戈萨耶稣救主主教座堂,就位于这个广场上,除了教堂外,周边坐落着一系列的重要建筑,比如:拉隆哈交易所(Lonja)、市政厅、西班牙喷泉、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衣冠冢等,还有设计精巧的西班牙喷泉等。市政厅的门前,按规矩并排悬挂有欧盟盟旗、西班牙国旗、阿拉贡自治区的区旗和萨拉戈萨市的市旗。听导游说,欧洲国家的政府所在地,很少有设士兵岗哨的。只要挂旗,就知道是政府机构了,进门不难。市政厅一侧,广场正中间位置,红色大理石地坪上,有竖一高大的白色大理石座,上立青铜塑像,是为弗朗西斯科•戈雅的衣冠冢。石座正面没有任何繁冗的文字衔称,仅“GOYA(戈雅)”四个字母的大名足矣。西班牙人没有不识泰山的。戈雅是萨拉戈萨的骄傲,距城44公里外的芬德托多斯,便是这位西班牙伟大儿子的出生地。戈雅是西班牙近代三个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与委拉斯贵支、格列柯齐名。他的代表作《1808年5月2日起义》和《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作为抵抗拿破仑战争鲜明的场景实录,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艺术家、文化精英,能被人们祭奉在城市心脏的位置,体现的是这个民族的见识和素养。
——皮拉尔圣母大教堂
大教堂属萨拉戈萨大主教区管辖,其正式名称为皮拉尔圣母显圣大教堂(La Basilica de Nuestra Señora del Pilar)。供奉的是全西班牙的守护神——纪念柱上的圣母。西语中的皮拉尔(Pilar)即柱子之意。
相传公元40年1月2日,圣母玛利亚曾立于石柱上显圣,驱散了瘟疫。据说,这个石柱至今仍保存着,教堂因而驰名,萨拉戈萨也就成了西班牙的圣母朝拜中心。
听介绍,皮拉尔圣母大教堂,始建于1681年。由小埃雷拉设计,属巴洛克风格。外观恢宏、大气。教堂正厅为长方形巴西利卡式,占地宽阔。在顶层的中心,为一大圆拱,环以数座稍矮的圆顶塔楼,上面覆有蓝白黄三色相间的筒瓦,显然是受了伊斯兰建筑装饰风气的濡染。教堂的四端矗有四座高峻的钟楼,整个顶层建筑群包括了十一座圆顶塔楼。教堂正立面墙上饰有大幅雪花石膏浮雕群像,人物写实,丰满生动,展示的是圣经故事场景。建筑主体全部采用米黄色砂岩板材砌筑,色彩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大教堂殿宇伟岸,据介绍,座座圣龛中供奉着天主教的众多圣徒,每座塑像均颇生动,活力四溢,几无雷同。教堂壁画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西班牙大画家戈雅创作的那幅天顶画。这个,算得上是镇堂之宝了,只是须人指点,仰首瞻望才得见。
不同于一般虔诚信徒,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其实还在于她的建筑艺术特色。
听导游说,让人吃惊的是这座教堂内竟还藏着个“活宝”——未爆的炸弹。西班牙内战期间该城遭德军飞机轰炸,有炸弹自天而降,洞穿教堂房顶,居然没有引爆。此洞此弹,至今还原样留存嵌挂在墙上呢。曾经有海外媒体报道,萨拉戈萨大教堂发生了一次爆炸,倒还不是70年前的哑弹死灰复燃,而是一个压缩气体罐改装的爆炸装置,被人偷带入教堂,在主祭台边上炸了一把。幸而没有酿成伤亡。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说来,这座教堂进去是不收门票的,如同欧洲不少教堂那样,是个通例。也许人们认为,上帝仁心宽厚,礼遇世众,伸开双臂欢迎尚感不及,怎好再藉此敛钱?这同国内诸多佛寺动辄售票,是极不一样的。但我们到达那儿已过晚上8时,大门已经紧闭,遗憾只能外观了。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座堂广场
一直往前走,过了戈雅立像不远处,为座堂广场,处在皮拉尔大广场东端一隅。那里矗立着城内另一座有名的拉塞奥大教堂(La Seo Cathedral),金鸡独立式的英挺钟楼尤为抢眼。这是天主教萨拉戈萨总主教区的主教座堂,地位不低,历史却更悠久。该教堂亦称萨尔瓦多(意即耶稣救世主)大教堂,是座始建于11—16世纪期间的建筑,也是西班牙首座在原伊斯兰清真寺旧址上建起的天主教堂。就建筑风格而言,既含某些早期罗马式教堂的痕迹,又有着哥特式祭坛装饰,西班牙巴洛克式大门,尤其是侧墙成片采纳的伊斯兰装饰艺术元素,以蓝绿白三色瓷片镶嵌的图案,堪为洋洋大观,美不胜收。这里连同阿拉贡地区残存的其他一些遗迹,后来同在“阿拉贡的穆德哈尔式建筑”的名义下被纳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穆德哈尔,是指的这样一种民族文化现象。8世纪上半叶,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阿拉伯人与北非柏柏尔人的混合)征服者侵入后,即开始受到当地西班牙基督徒的抵抗。双方发生长期征战,绵延数百年。很多地区被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等基督教王国收复后,仍有部分穆斯林及其后裔继续留居西班牙,力图保持其法律宗教、文化习俗。但随之便遭受强迫改宗的压力。这些周旋于基督徒、穆斯林之间的人们,遂被称作穆德哈尔人。他们依然持守伊斯兰文化的风范,并处处留痕。萨拉戈萨拉塞奥侧墙的这番偶见,对我们来说,印象深刻。想不到不同族群历史交往和演化中所能碰撞出的火花,竟会如此绚丽、耀目。
我们围绕着皮拉尔广场周围,兜上一圈,导游边走边向我们做些解释。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晚饭
21时15分,我们来到了导游事先预定好的,叫“天堂中餐厅(restaurant chino paraiso),门口写着“百乐厅”、“当日菜单(menu of the day)”。确实,这么晚了,我们的肚子早就“咕咕咕”叫了。等人坐定,端上菜肴,大家马上下肚。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晚饭后,我们来到了在此举办过的,主题为“水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博览会参展地,观看一座特殊的水建筑。
萨拉戈萨世博会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共有105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展,为期3个月。展览区占地25公顷(1公顷合1万平方米),还有用于休闲、餐饮的120公顷的水公园,被西班牙第一大河埃布罗河所环抱。
围绕“水与可持续发展”,世博会在场馆和建筑的规划设计上、大型活动及各种表演的安排上都充分体现“水元素”。其中,有以“水,有限资源”为主题、外观为一座横跨埃布罗河巨型大桥的桥梁馆,有以“生命之水”为主题、外观酷似巨大风帆的水塔馆,还有以“水景”为主题的欧洲最大淡水水族馆三大主题展馆;六大主题广场则从不同角度强调水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
据说,主办国西班牙馆场馆,主题为“水之风景”,占地8000平方米。场馆设计模仿一个森林,通过节约能源,令场内构成一个微型气候。场内共有五个展区,包括“水之子”、“地球上的水”、“西班牙与水”等,以不同方式展示水对人的重要性。
而我们中国馆,是那次展会上属于外国最大的展馆之一,以“人与水,复归和谐”为主题,面积有1200平方米,演绎中国古代、现在和未来的水利、水文化,展示中国在水污染治理、节约用水、城市污水处理等方面的丰富经历,主要宣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内容。
我们走到那水建筑面前,只见是一座现代派的喷泉,喷泉的后面有座红砖塔楼,仔细看砖塔,好像是斜的,经导游一指点,也果真如此,而且还挺斜的,我们不知道这红砖塔楼还能坚持多久。
可惜,时间已晚,天色已黑,对此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仅看了一会儿灯光表演。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22时,我们结束了这儿的游览。
我们随导游,向着原来走过来的那座桥走去。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显然,路上及周围建筑全已亮起了灯。当我们走上大桥,走回桥的另一端。此时,正好有有轨电车驶来,看上去车上乘客寥寥无几,显然,人们都已回家休息了。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两牙之行(二十五)西班牙*阿拉贡*萨拉戈萨
过了大桥,停着的大巴正等候着我们。乘上车,已是晚上22时15分。

****************************************************************************************************
——后记
现已退休了,趁着走得动,多出去走走看看,不留遗憾,不枉此生;写游记的目的,就是哪一天走不动了,看看也开心,并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