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2021-04-11 22:15:54)
标签:

塞万提斯

唐吉诃德

反骑士长篇小说

仆从桑丘

西班牙大厦

分类: 旅游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吃了早餐,当地时间8时30分集合,我们乘上大巴,离开赫塔菲,也称赫塔费斯(Getafe)阿穆拉酒店,前往马德里的西班牙广场,直线距离约14公里。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9时35分,车停在了广场一边的马路旁。我们下了车,走过围栏,走过绿地,走进广场。这时,天下起了雨。这雨,不小。当然,每次出来旅游,我们有个习惯,一直都关心当地的天气。出来之前,导游也关照我们要带好雨具。
下车之前,我们已从带着的包里拿出了雨伞。说来,下了车,走出没几步,雨小了些了。好像这雨是间歇性的,我们俩人也就共用一把伞。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是西班牙最大的城市,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地处伊比利亚半岛中部,气候温和,景色秀美,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每年来自五大洲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有幸走进了这座古老的都市。
西班牙广场,位于马德里市中心,位于格兰维亚,或称格兰大道(Gran Via)的最西端,距离马德里王宫也只有一步之遥,是马德里最受欢迎的地标景点之一。
西班牙广场,是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广场和热门旅游目的地。在众多的西班牙广场中,这个西班牙广场并不大。相比我们上海来说,只能算是一块绿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由于有名人的效应,则出了名。广场呈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80米,街心广场占地一公顷。广场大部分面积都是公园绿地,虽然和商业街连着,但是总体氛围比较幽静。马德里人口并不多,这里倒是穿行者比较多,而游客来聚集的不多,游览过后就走。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广场前方
我们来到了广场的街心,也就是西班牙广场的前方。这里,竖立着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纪念碑。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广场,又称“塞万提斯”广场,它被视为马德里的象征,因为建有西班牙作家、古典文学巨著《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纪念碑和唐吉诃德塑像而闻名于世。
塞万提斯,全名为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语: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埃纳雷斯堡,他被誉为西班牙文学的最伟大作家。其作品《唐•吉诃德》达到了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标志着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唐•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塞万提斯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巨大,甚至连西班牙语都因此被称为“塞万提斯的语言”。
——唐吉诃德
《堂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一书全名是《拉曼恰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有两部,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是一部反骑士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骑士。故事发生时,这位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是,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一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他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为此做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
故事讲的,是一个拉曼恰地方,有一个乡村的小绅士叫吉哈诺,将近50岁,身段颀长,面孔瘦削。他有一匹瘦马,还有一支长矛,一面旧盾,家中有一个40来岁的女管家,一个20来岁的外甥女,还有一个帮工,一般生活可以维持,但并不富裕。
吉哈诺,有一个嗜好是喜读骑士小说,读得入迷了,不打猎,不管家事,后来竟然把土地卖了去买这类书,并见人就与人议论书中的事理。从黑夜到白天,从白天到黑夜,他每天都谈论,以致脑汁渐渐枯竭了,终于失掉理智。他脑子里满是魔法、战车、决斗、挑战、受伤、漫游、恋爱、风波以及书中种种荒唐无理的事,凡是书中所写的他都信以为真。于是又产生奇想,为了名利(Fame)与声誉(reputation),他要去做游侠骑士,把书中所说的去实行起来,去解救苦难,去亲历危险,去建立功业。于是,他给马起了名,为罗齐南脱,意为“从前劳役的马”,找出矛和盾,把一个乡间女子臆想成骑士自己的夫人,便出了村子去行侠仗义,游走天下。
吉哈诺,在客店里把店主认作堡主,硬叫他封了自己。然后,第一件遇到的不平事是一个富农拷打一个小牧童。因为牧童放羊时丢了羊,吉哈诺见状不平,他不仅叫富农放了牧童,还叫富农把欠下的九个月的工资照样发给放羊的孩子。那个财主叫郝屠多,当时虽然答应了下来,可是当吉哈诺一走,又把小牧童安德列斯绑起来打了一顿。他的仗义没有结果。后来,回家了。不久,约见了他的邻居——老实巴交的农民桑丘•潘沙,约请他为侍从,答应将来叫他做海岛总督。于是,怀着梦想的桑丘,骑着小毛驴,作为侍从跟吉哈诺一起“建功立业”。可是,在二次外出游侠冒险中,闹了无数的笑话,傻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把苦役犯当作被迫害的骑士,把皮囊当作巨人的头颅等等。最后,桑丘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吉哈诺抓起来,锁在笼子里用牛车拉回家。
吉哈诺,仍执迷不悟,养好伤后又开始了第三次游侠。这次,桑丘真当上了“总督”,吉哈诺迫不及待地要桑丘实施改革社会的方案,却受尽了公爵夫妇的戏弄,险些丧命。最后,被同村的加尔拉斯果学士假扮的白月骑士打败后,才被迫返乡,从此卧床不起。最后在垂危中理智地醒来,发现过去自己的荒唐,临死前立下三条遗嘱:一是、过去付给桑丘的工钱,不用仔细算,以后全给他,因为这个人心地纯良,做事忠实;二是、遗产全部归甥女,但如果嫁人时,那个人要是读过骑士文学,就不要嫁给这样的人,遗产全部收回,拨给宗教充做宣传费用;三是、向写他以他为题材的作者致歉,以至于写出这么部荒唐的书,自己为此有良心的负担。若干年以后,吉哈诺就死去了。 
——眼望纪念碑
话说,我们来到了纪念碑前。
眼望高高的纪念碑,最上面是一个地球,周围有5个人的像据说是代表五大洲,象征作家塞万提斯的巨著誉满五大洲。整个纪念碑,以塞万提斯的雕像为中心,他右手拿着他的名著“唐吉诃德”,因为他左臂在战争中失去了,雕刻家巧妙地用披风掩盖起来。据说,塞万提斯不止一次被捕入狱,原因既有工作失误,也有小人的谗言,屡遭无妄之灾。就连他那不朽的《堂吉诃德》,据说也有一部分是在监狱里构思和写作的,而在最后,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塞万提斯,50余岁开始了《堂吉诃德》的写作,书中堂吉诃德,即吉哈诺,在游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教会的专横,揭示人民的困苦。他塑造的堂吉诃德,以及他的仆从桑丘,是西方古典文学中的两个不朽的范例。 
塞万提斯,是一座石雕,端坐在纪念碑前,俯视着下方手持长矛、骑着瘦马的堂吉诃德和他忠诚的骑着毛驴的矮胖仆人桑丘的铜像,一个在前,一个紧跟在后。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此外,纪念碑的两侧树立着代表堂吉诃德真爱的两尊石像:平凡的村姑阿尔东沙•罗任索和想象中美丽的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纪念碑背面的雕塑上端,是手握一本书的西班牙妇女,象征西班牙人热爱读书。唐吉诃德滑稽搞笑,执着勇敢,不怕困难,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和纪念碑相对的北面不远处是一座美丽的少女喷泉。广场上的长方形水池,与塑像背后的高楼互相掩映,使雕像极具空间透视上的美感,是摄影的绝佳取景地。据说,西班牙的阳光比较强烈,上午逆光。有建议下午来此角度拍摄,是最佳的时间。也真是,我们来时,是上午又是雨天呢。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整个西班牙广场,优雅大气,严谨古朴,浓烈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广场后方
接着,我们来到西班牙广场的后方,即广场北边。
周围建筑
有两座醒目的建筑:纯白色曾经的欧洲第一高楼——142米高的马德里塔楼(Torre de Madrid)和117米高的西班牙大厦(Edificio Espana),这两座大楼的顶层都是欣赏马德里全景的好地方。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文内有两张图 来自于网络 诚谢原作者)
广场周围的建筑,大部分修建于1925年到1930年,也有的于1957年完工。虽广场不大,但整体的传统风格与四周的现代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倒也相得益彰。在广场的周围,还布满了古罗马式的回廊、拱门、柱头,以及阿拉伯和西班牙建筑风格混然一体的塞维利亚风格建筑,更有被誉为西班牙这最美丽的广场。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大厦
西班牙大厦,最高处挂着假日酒店(Hotels & Resorts)招牌,在其下方,还挂着一块巨大的幕布,上面是华为P20 Pro广告“la fotografia renace hoy”、“HUAWEI P20 Pro”,特别引人注目,听导游说,大楼里面正在装潢。当然,被我们中国人提及比较多的,主要是这座大楼曾经是万达海外楼市版图扩张的其中一步。大厦外观看上去还不错,雄伟壮观,地理位置极佳。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两牙之行(二)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大厦,位于首都马德里市中心广场北侧,共有25层、高达117米,2006年以前是一座酒店+商场,2006年后大厦一直空置。2014年3月,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到西班牙考察,看中了这座大厦,当即与马德里政府方面达成协议买下这座大楼,打算拆掉后重建成一个集豪华酒店、商场和公寓为一体的综合体。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一场风波,遭到马德里市民的强烈反对。2015年6月有七万余名市民联名上书坚决反对万达拆除重建的方案。
西班牙大厦,始建于1948年、落成于1953年。这座以白色与红色砖墙建成的大厦与邻近的塔楼共同组成了一组新哥特风格的建筑群,后被市历史遗产委员列为二级历史保护建筑。西班牙《国家报》称,西班牙大厦或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批建筑师的记忆、也是马德里乃至西班牙人民共同的记忆,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西班牙文化、历史的一个象征。这座大楼成了城市历史的标志和西班牙民众情感的归宿。
王健林买下
当时与万达集团签约的那届人民党市政府相当支持这个项目,让地方历史遗产委员将大厦的历史保护级别从二级下调到三级,同意在保留大厦整体外观前提下重建,但仍未得到民众的认可。2015年4月“今日马德里党”在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胜出,结束了人民党在首都25年的执政。新政府对人民党执政期间所签各类合同进行重新审议,该项目名列其中。新市政府的政见和民众的诉求一致,决定了这项交易的命运。
当年,万达集团高层把国内房地产投资的经验搬到了国外,从考察到买下这座大楼不到1个月时间,满以为用2.65亿欧元买下这座地标式建筑是一椿稳赚的买卖,但是没有想到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后来万达集团尽管承诺不改变大厦名称、不拆掉重建、保留大厦的外立面等条件,但“中国式重建”的模式依然没有跨越“水土不服”这个坎。
万达巨亏
在国内,长期以来像万达这样的明星企业是地方政府竞相追求的对象,拿地建楼轻而易举,拆旧建新也是常事,产权归我、由我处置,似乎天经地义。但一旦企业走出国门,面对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任何商业行为都不是政府官员说了算。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建设任何项目克服“水土不服”,就必须对当地的商业规范、政治制度、政党关系、政商关系、劳资关系、环保政策、城乡规制、建筑标准、文物政策、宗教信仰、人文传统、民情民意和风俗习惯等等进行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最好聘请当地的律师顾问、商业顾问,研讨上、中、下几套应对预案,细致地评估投资风险,而这一切需要耐心、细心与理性,切不可脑袋发热、贸然拍板,更不可用国内的投资套路想当然决策。了解中外社会生态环境差异是海外投资、出海创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就这个案例而言,虽有马德里市执政党轮换等偶然因素,但与当初万达集团先是贸然决策、后来危机攻关、应对涉外事件缺乏经验不无关系。2017年6月2日,万达酒店发布公告,不得不向Baraka Global Invest出售了西班牙大厦的全部股权。虽然以2.65亿欧元购入、以2.72亿欧元售出,用欧元计算并不亏损,但如以人民币为单位计算,由于汇率变化亏损了约2亿元,加上这3年间的商务交涉费用,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小,所幸能及时煞车、果断出手,避免陷得更深。此页虽已翻过,但若能对此案中进行总结,付这点“学费”也值得。如今,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愿景、各类企业纷纷扬帆出“海”,拿这个案例当教案也许会有一点启发。
——最后感受
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和商业中心,欧洲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遍布全城,文化气息异常浓烈。我们走过许多国家,走过许多景点,马德里给我的感觉不一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欢。喜欢它的气质,喜欢它的节奏,喜欢它不由自主散发出来的悠闲。
西班牙广场,人们来往的交通都很方便。但在西方国家,游客众多的地方,往往也是扒手最多的地方。在游玩结束后,我们团内许多人围在一起谈论这里的小偷很多,有一位男士的腰上挂着一只腰包,里面的东西塞得鼓鼓的,就在他说话时,有一个当地女偷手悄悄地走到他的身后,一只手拉开了腰包上的拉链,就在此时,还算他警惕性高,马上喝住小偷,那小偷快速地离开了广场,这才没有偷走东西。
这里,提醒游客注意,丢了钱包是小事,没了护照是大事,将会带给你出行旅游的诸多麻烦和不便。
****************************************************************************************************
——后记
现已退休了,趁着走得动,多出去走走看看,不留遗憾,不枉此生;写游记的目的,就是哪一天走不动了,看看也开心,并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