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2021-01-17 22:45:22)
标签:

九龙鼎丽景门站

洛阳神州牡丹园

山门

毗卢殿

齐云塔

分类: 旅游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团队会合
8时,回到了宾馆,马上把客房给退了。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上午,我们乘坐公交车,将前往神州牡丹园与我们的上海旅行团队会合。
他们乘坐软卧普客列车,前一晚,从上海出发,第二天上午,在郑州下车,然后,乘坐大巴车来到洛阳神州牡丹园。我接到导游的电话,说是9时30分与我们会合。
我们走出宾馆,穿过马路,向着九龙鼎丽景门公交站点走去。到了站点,我发现,这是一个较大的公交车站,有多条公交线路停靠在那儿,等候车的人相当多。就我们来说,我们乘坐的是56路、58路公交车。56路公交线路,从洛阳火车站发车;58路公交车,从关林庙发车。两条线路都途径九龙鼎丽景门站,然后,开往洛阳神州牡丹园,行驶都在40分钟左右。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还好,这两条公交线路的车都很多。我招呼我们的人可不要乘错车,否则,时间来不及的。不多一会儿,先后来了3辆车,我们都没有挤上。又不多一会儿,又先后来了两辆车,其中2人上了第4辆车,余下6人上了第5辆车。
车在行驶途中,我又接到导游打来的电话,说是他们的车晚点到,估计10时会合。这样,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延长了半个小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我们乘坐的公交车提前到达了神州牡丹园。下车后,我们在那儿等候上海旅游团队的到来。约有半个小时,大巴车来了。
神州牡丹园的马路对面,就是千年古刹白马寺。我们与旅行团的大队人马会合后,已近中午。我们随导游穿过马路,去白马寺附近的一家饭馆吃午饭。团餐,12人一桌,菜肴算可以。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白马寺
11时30分,在饭店里,吃好午饭后,导游说,“有时间呢,我们先去白马寺游玩”。白马寺,在我们的行程中是没有的。门票50元,这要大家需要支付的。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白马寺,被称之为“中国第一古刹”。位于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白马寺,建立以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该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下来的。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特别是大雄宝殿的佛像,是洛阳现存最好的塑像。
白马寺,1990年之前,主要建筑有寺院的山门、殿阁、齐云塔院。1990年后,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钟鼓楼、泰式佛殿、卧玉佛殿和齐云塔院内的客堂、禅房等。目前占地约3.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内有4张图片 来自于网络 诚谢原作者)
白马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走进寺院
我们随导游走出饭店,来到了白马寺。售票处门前,人挺多的。
买好门票,过了牌楼,走进检票口,见到的就是一个大广场,向正前方望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寺院正门,即山门。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山门
并排着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盘门。其为牌坊式拱券三门洞,中门洞高3.08米,宽2.35米,深3.60米,两侧门洞较小。正面镶嵌“白马寺”匾,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愿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这个山门,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曾重建。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山门外
据说,在三国魏时,洛阳白马寺前有大石榴,品种优异,枝繁叶茂,果实最大的重达七斤。每至秋熟时节,皇上亲去采摘,也作为对宫人的赏赐。宫人得到后,视为奇味,转而分享给亲戚,亲戚得到后也舍不得马上就吃,往往传看数家。故当时京师有句顺口溜:“白马甜榴,一石直牛。”现在,我们可看不到了。
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石马1.8米,长2.2米,大小和真马相当,头戴辔络,身置鞍鞯,性情温顺,雕工精细,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实为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1935年德浩法师住持白马寺,将石马迁置于山门前。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山门内
据介绍,洛阳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曾多次重修,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无几,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经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主要建筑,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在两旁的偏殿上,即东西厢房,互相对称。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龛,龛顶和四周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贴金雕龙。龛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他笑口常开,赤脚趺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是佛门的守护神。弥勒佛像之后是韦驮天将,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大雄殿:始建于唐宋,元代重建,明代改建,为高台悬山式建筑。殿前有一月台,是白马寺内最大的殿宇。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十八罗汉分列两旁,栩栩如生,这是寺内造像艺术最为精湛,装饰最为富丽的一层大殿。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毗卢殿:原是汉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毗卢殿就在清凉台上,一组庭院式建筑。两位高僧一直在清凉台修行直到去世,在白马寺山门内东西两侧分别有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墓,以示纪念。其内的断文碑,刻有白马寺的历史,是寺内重要古迹,所传唐经幢(读床)、元碑刻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寺内原来还出土了玉石雕刻的弥勒佛像,已被盗往美国。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就整个建筑来说,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游览线路
白马寺,游玩路线大致推荐: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殿——齐云塔。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白塔寺的主建筑物,都位于一条中轴线上,游客可以由山门进入,依次经四重殿,最后到毗卢殿 。由毗卢殿出门,出门之后可沿途路径一些新建的展馆,虽然不属于白马寺主建筑群,可也具有很高的艺术及文化水准。 
齐云塔,位于白马寺东南约200多米,不在寺院内。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据白马寺现存碑刻和某些佛籍记载,东汉永平己巳年(公元69年),汉明帝敕建佛塔,“芨若岳峙,号曰齐云”。今存之砖塔,实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
齐云塔,初建为木塔,后毁于雷火。现存之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所重修,故又称“金方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艺术及文化价值极高。
齐云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第一层塔檐之下饰砌以仿木构式斗拱,顶覆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略作抛物线形,玲珑挺拔,古雅秀丽。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
齐云塔,另有一奇,当你站在齐云塔南面,大约二十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处发出“哇哇”的叫声,和青蛙的叫声十分相似。这也是齐云塔独特造型所致,一种声学的物理现象,因塔面上凸凹不平,故使回声不齐所致。
河南之行(四)洛阳*白马寺*与团队汇合
12时15分,我们结束了白马寺的游玩。

****************************************************************************************************
——后记
现已退休了,趁着走得动,多出去走走看看,不留遗憾,不枉此生;写游记的目的,就是哪一天走不动了,看看也开心,并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