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2020-03-15 15:05:14)
标签:

小亚细亚半岛

安纳托利亚高原

赫梯时代

高加索山脉

亚述帝国

分类: 旅游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11月8日,行程的第8天。
早晨,我们起得很早。由于路程远,7时,从卡帕多奇亚下榻的酒店出发,经过一路的颠簸,4个多小时后,进入了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安卡拉
安卡拉(Ankara),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省省会,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贸易的中心,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
安卡拉,在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前,不过是一个小城,而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高楼林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另有公路、铁路、航空连接国内外。该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素有“土耳其的心脏”之称。
安卡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人们可以将城市的历史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安卡拉市区名胜古迹很多,比如:罗马时期的朱里安柱和奥古斯都庙;拜占庭时期的城堡和墓地;塞尔柱时期的阿拉丁清真寺;奥斯曼时期的穆罕默德帕夏市场和默罕麦德市场等。
安卡拉,其市区分新旧两部分,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以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古城堡为中心;新城区环绕在老城区东、南、西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区最为整齐,这里均是欧式建筑,大国民议会和政府主要部门都集中在该区,再往南是使馆区和总统府所在地——羌卡亚。
——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大巴,进入安卡拉的老城区后,沿着弯弯绕绕的不宽的街巷行驶。我们所要去的是位于老城区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安纳托利亚
安纳托利亚,又称安纳托利亚半岛,一般指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Asia Minor Peninsula),亚洲西部的半岛,位于土耳其境内,陆地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西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东接亚美尼亚高原。主要由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组成。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文内8张图片 来自于网络 诚谢原作者)
公元前1200年,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在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发生,之后强大的波斯大流士大帝、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古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先后统治这块神奇的土地。
历经无数帝国的打造、历经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剧烈撞击。客观上讲,凡是交通要道、特别是战略枢纽,必是兵家必争之处;凡是重要政治势力的结合部,必是战争的多发处。而这两个条件小亚细亚半岛都具备,所以难免战火的反复洗礼。
土耳其,在自然地理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附近海域历来是联系三大洲的纽带,也就成为了三大洲之间的交通枢纽。
在东面:是蕴育伊斯兰文化的沃土,是穆斯林力量最为集中之地。
在南面:耶路撒冷及附近地区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在西面:历史上希腊曾有过极其光辉的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一直十分兴盛,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土耳其,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处,也必然是东西方文化的冲撞点。在小亚细亚半岛上主要的居民是土耳其人,东面养育了波斯人,南面是阿拉伯人,西面居住着拉丁人,北面生活着斯拉夫人。
博物馆馆址
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Museumof Anatolian Civilizations),又称赫梯文明博物馆(The Hittite Civilization Museum),座落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
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位于安卡拉市阿特帕杂利(Atpazari)区的安卡拉城堡附近,分布于两座奥斯曼式建筑中。其中一座建筑为穆哈默德•帕夏集市,另一座建筑为库尔欣卢旅店。
穆哈默德•帕夏集市,建于1464-1471年间,即奥斯曼帝国的杰出皇帝法提苏丹穆哈默德(Mehmet)征服伊斯坦布尔期间,由当时的首相穆哈默德•帕夏主持修建。此建筑上没有任何铭文。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纯正马海毛(Angora)服饰的销售市场。整个建筑采用了古典式设计。10个穹顶覆盖着整个长方形的建筑区域,共102个店铺相对分列两侧。
库尔欣卢旅店,据史料和档案记载,是作为穆哈默德•帕夏在伊斯坦布尔的乌斯库达(Uskudar)的慈善基金会办公楼而修建的。建筑上也没有任何铭文。在1964年对其修缮时发现了拉博二世时期的钱币。这表明该旅店在15世纪即已存在。此建筑具有典型的奥斯曼时代特征。一个两层建筑环绕着一个庭院和院中的一个拱门。一楼有28个房间,二楼有30个房间,房间里都设有火炉。一层房间的西南方向坐落着一个“L”型的谷仓。旅店有11个面北店铺,9个面东店铺,庭院内还有4个相向而立的店铺。
这两座建筑毁于1881年的大火。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就建在它们的废墟上,并于1967年正式对公众开放。
展现厚重历史
安纳托利亚(Anatolia)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史前年代开始,安纳托利亚高原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摇篮。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把6,000年人类历史划分为26个文明形态,其中巴比伦(Babylon)、古埃及(Ancient Egypt)、赫梯(Hittites)、拜占庭(Byzantine Empire)、古希腊(ancientGreek)、阿拉伯(Arab)、波斯(Persia)和奥斯曼等文明,在这片古老土地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滚滚红尘中攻伐消长的赫梯人、希腊人、弗里吉亚人(Phrygians)、吕底亚人(Lydian)、波斯人、罗马人(Roman)以及从中亚纷至沓来的突厥人(The Turks),都曾将自己的征服印记涂抹在这片土地上。
为此,在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中,收藏了从旧石器至近代各个历史时期出土的大量具有厚重历史价值的文物,其中曾经在安纳托利亚历史上扮演极重要角色的赫梯帝国文物占据了展厅中心的主要空间。
作为一座拥有独特收藏的优秀博物馆,因其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及所展示的厚重历史,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于1997年4月19日,在瑞士被评为首届“欧洲年度最佳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
11时,我们的车来到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门前的街巷。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踏进大门
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在半山腰位置,被松林覆盖,从纷扰嘈杂的街巷,走进博物馆,感觉似乎穿越了历史。这里,时间被静止,一切都显得很安静。
博物馆大门,是一扇非常朴素的、不大的大门,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国家级博物馆,且是欧洲最佳博物馆的大门!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刚进大门,正好遇见一批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从里面参观后走了出来。他们健康、活泼、可爱、有礼貌,见到我们,听说来自“China”,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用中文说“您好”,我们也向他们道一声“您好”,看上去,他们挺高兴的。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我们走到学生队伍的最后,我的那位示意两位学生来拍张合影,他们很乐意。有一位女生更显大方,彬彬有礼,在照片中面露微笑,两人像是祖孙俩一样,感情笃深。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进了铁门,只见庭院里安放着数个人类最早的崇拜雕像——母神像,还有一些残缺不全人体雕像,据说这是主要由于地震的关系从原物体上被震下或震碎的,历史曾见证了它。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赫梯时代
在博物馆内,文物展品大体是按年代进行陈列的,即: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石器铜器并用时期、青铜器时代、赫梯时代、弗里吉亚时代、乌拉尔图时代、后赫梯时代;同时还收藏有古希腊和罗马的历史文物。
这里,重点展示了赫梯文明的发祥、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过程,表现了赫梯文化吸收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文化、帕莱克(Parlec)文化,迦南文化(Canaan)以及古埃及文化影响的痕迹;这些影响体现在赫梯人的政治、经济、语言、楔形文字泥板、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石雕、浮雕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同时,赫梯人建立的法典更堪称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成就。最著名的文物是半狮半鹫兽、雷神浮雕、狮身人面像和狮子门等石雕作品。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这里先讲讲赫梯人,居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即是现在的土耳其北部。
从考古遗迹和文献知道,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由北面移居至安纳托利亚。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
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生存在北高加索大草原上的古印欧人在驯服马与发明轮子之后,开始了向南翻越高加索山脉的艰苦征程。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半岛(也称小亚细亚半岛),并在此缔造了古印欧人的最早文明--古安纳托利亚文明。公元前3000年后,这支进入小亚细亚的古印欧人被称为古赫梯人(哈梯人)。
可以这样说,赫梯人就是古印欧人,在翻越高加索山脉到达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所形成的民族。赫梯人最为著名的,就是他们精良的青铜和铁质武器,还有他们无坚不摧的战车。公元前3000年的安纳托利亚的丘陵上,拥有丰富的铜矿和锡矿资源,古赫梯人很快发明了降低铜熔点的铜锡合金冶炼术--青铜术,揭开了旧大陆的青铜时代帷幕。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青铜冶金术是赫梯人发明的,而冶金术也就是古印欧人发明的。以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人类最早的冶金技术,发现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高加索以北的黑海塔曼半岛的古印欧人遗址中。赫梯王国与巴比伦第二王朝之后的赫梯新王国,总共持续了800多年。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他们已经懂得利用细菌、病毒杀伤敌人。他们将感染了兔热病的绵羊放入敌方城市或阵营,导致敌方人员感染上这种致命疾病。也就是说,他们很早就掌握了“生物武器”。
赫梯王国,是小亚细亚地区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9世纪时期出现赫梯国家,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赫梯帝国。约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首都先在库萨尔,后迁至哈图沙。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遭受了神秘的“海上民族”(弗里吉亚人、腓尼基人)的侵略,其王国陷入内战。公元前12世纪瓦解,此后形成的若干个“赫梯王国”,成为亚述帝国的属国,直到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势力被亚述帝国灭亡而吞并。赫梯人创造的安纳托利亚文明,从此也被湮没。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参观展览
我们参观,是从博物馆的右边一扇门进入的,里面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布展: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1、旧石器时期(…至公元前8000年):
在安塔利亚•卡林洞穴中出土的文物揭示了这一时期的人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场景,并展出了当时人们使用过的石制、骨制工具。
2、新石器时期(前8000年-前5500年):
在此期间,人们开始制作食物,并有了固定的居所。在恰塔勒胡由克和哈西拉(Hacilar)这两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现陈列在这座博物馆,其中包括母神雕塑、印章、陶土器皿、骨制农具等。
3、铜器-石器时代(前5500年-前3000年):
此期间不仅有石器,铜器也开始成为人们的私有财产,并用于日常生活中。博物馆展出在哈西拉(Hacilar), 堪哈桑(Canhasan), 梯尔科特皮(Tilkitepe), 阿拉加霍裕克, 阿利撒(Alisar)等地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文物。
4、青铜器时代(前3000年-前1950年):
在公元前30世纪初期,人们在纯铜中加入锡而制作了青铜。他们还发明了各种金属的铸造和锻造技术。在阿拉加霍裕克的皇家坟墓及哈撒诺哥朗(Hasanoglan), 马马特拉(Mahmatler),埃斯基雅帕(Eskiyapar),霍洛兹特皮(Horoztepe),卡拉奥哥朗(Karanoglan),卡拉兹-梯尔基•特皮(Karaz-Tilki tepe)等地的遗址中发现的贵重金属和奢侈的陪葬礼品在此博物馆中展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青铜器时代的文化。
5、赫梯时代(前1750-前1200年):
公元前20世纪,安那托利亚的第一个政治联盟在沿红河盆地由赫梯人建立。首府是博呵兹卡(哈图撒斯Hattusas), 其它主要城市包括依南迪克(Inandik), 埃斯基雅帕(Eskiyapar),阿利撒(Alisar),佛赞特(Ferzant)等地。这里展出的有带有公牛浮雕图案装饰的器皿、陶制工艺品、政府档案碑和以国王名义刻的印章。
6、弗里吉亚时代(前1200年-前700年):
公元前12世纪,费利吉亚人由巴尔干半岛移民到安那托利亚并控制了这个地区,首府定为郭鲁帝奥恩。在此地发现的艺术作品和文物是费利吉亚人最好的代表,在此博物馆展出。
7、乌拉图(Urartu)时代(前1200年-前600年):
在阿尔挺特皮(Altintepe),阿迪尔赛瓦兹(Adilcevaz),卡雅利迪尔(Kayalidere),帕特诺斯(Patnos),恰乌辛(Cavusin)等主要地区,乌拉图(Urartu)时代在建筑技术和采矿业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文明。他们和费利吉亚人生活在几乎同一个时代。
8、后赫梯时代(前1200-前700年):
赫梯帝国一结束,一些赫梯部落便在安哥利亚(Angolia)的南部和东南部建立了省份。于是,后赫梯侯国时代开始。马拉迪亚-阿斯兰特皮(Malatya-Aslantepe),卡哥密斯(Kargamis),撒克卡哥祖(Sakcagozu)等,都是后赫梯时代的拓居地。
该馆,还收藏了从公元前10世纪起,古希腊、罗马和拜占庭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金、银、玻璃、大理石、青铜器、钱币等文物,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展出的还有古代的珠宝。
馆内藏品,展示着安纳托利亚这一地区、距今8000多年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在数个王朝的统治下,孕育出灿烂的安纳托利亚文明。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形式各样的公牛:有陶制的公牛形状的壶和水罐;有铁制的各类公牛形象的器具。当时,牛是重要的牲畜,犁地耕田,驮人运货,都要用到它,所以人们才如此这般喜爱。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古代赫梯帝国时期的浮雕雕刻,让我们走近曾经辉煌一时的赫梯文明。赫梯,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家胆寒,装配着铁兵器的古代赫梯军队四方威震,八方来朝。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11时,我们结束了参观。
我的感受,喜欢历史、喜欢博物馆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博物馆。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土埃之行(十八)土耳其*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史博物馆

****************************************************************************************************
——后记
现已退休了,趁着走得动,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枉此生;写游记的目的,就是哪一天走不动了,看看也开心,并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