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 2016(八)景洪市 曼听公园
标签:
澜沧江周总理纪念广场御花园放生湖总佛寺 |
分类: 旅游 |
从独树成林景区出来,已是下午二点钟。
——替换导游
“我的任务完成了”。车开出去不久,一直带着我们游览的导游突然对我们说。
我一头雾水,这不,他是我们的地接导游,是全程陪我们游玩的导游!
“我是云南的导游,我只能带你们游玩到这里,下面的行程有这儿当地的导游来完成。”
我的感觉,最艰巨的任务是要我们购物,现在购物任务完成了,他的任务也告结束了。后来,这位导游说的话是真还是假,原意是,下面行程的领地,外人不得进入。对此,我们是外人,不得而知。
很惋惜,这么好的一位导游就将离我们而去,车上,大家纷纷与他道别。毕竟他带着我们足足游玩有三天了,他的为人不错,他的谈吐不俗,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而不像曝光中的那些素质差的云南导游。他一再说,他与我们的合作很开心很愉快,今后如果你有事来云南,可以找他,与他电话联系,他会尽力而为。确实,旅游中,难得会碰到像这样的一位好导游!
依依惜别中,车来到了一个停车场。车停之时,他拿起拉杆箱准备要下车,我们车上的人都与他招手告别。
不一会儿,接他班的一位导游来了,是女同志,是当地的傣族人,约三十五、六岁,中等个子,略胖,穿着时髦,普通话讲得并不标准。车行驶中,她给我们作了一番自我介绍。
——公园简介
曼听公园,处于澜沧江与流沙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位于西双版纳州州府所在地景洪市曼听路35号,公园距市中心仅2公里,占地2.4万平方米。
曼听公园,有保存完好的500多株古铁刀木林及植被,园内有山丘和河道,又有民族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观,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傣族习惯把她叫做“春欢”,意为“灵魂之园”,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在傣族历史上曾为封建领主召片领和土司们游玩赏花之处。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
公园内,集中体现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题特色,形成了公园、佛寺和村寨三位一体的游览看点;公园内,设有民族文化广场、藤本植物区、御兰园、放生湖、佛教文化区、植树纪念区等六个景区;公园内,修建了圣洁的曼习龙笋塔、西双版纳瓦八洁总佛寺和精美的景真八角亭模拟造型以及四角亭、六角亭和傣族萨拉亭等建筑。

(图片来自网络 诚谢原作者)
——走进公园
进入曼听公园的入口,共有两个。一个位于公园北端的主入口,旁边有个佛牙寺,门口有售票处,入口处的门楼相当于中式古建筑中的五门六柱式,从规格上讲,都是皇室建筑的特有形式;另一个位于公园的南端,从总佛寺寺门进入,经贝叶棕区的小门,再经白塔抵达放生湖的南岸。


首先来到了周总理纪念广场。平台上有六个白色的立柱,上面有金色的泼水节浮雕,正中是周恩来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的全身铜像。这是为了纪念总理于1961年参加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而立。铜像左边是泰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株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树。

踏入公园之时,你便会油然产生回归大自然之感,深切感受天然与人工巧妙的结合,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园林景观
我们走在园中,我注意到,有很多别具特色的热带花卉和植物,它们在道路边,在建筑旁,在放生湖畔,彼此相映成景,给来此游玩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由此,让人们不必爬山涉水,就可以集中观赏到那些姿色诱人的花卉和植物。它们有的以宽大遮荫的树冠被重用,有的因奇特形状的叶子受到关注,有的则以艳丽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其中,有高大的凤凰木,它那羽毛般的叶片撑起了一把巨伞;有神奇的雨树,在下雨前会将叶片合拢;有备受尊宠的高杆蒲葵,它的叶片就是书写傣族贝叶经的材料;有与傣家生活关系密切的芭蕉,粉色的花蕾犹如含苞待放的荷花;有娇艳的亮叶朱蕉,其叶片的姿色相比花朵毫不逊色;有浑身长刺的大叶虎刺梅,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一枝独秀的瓷玫瑰,即便被蚂蚁啃食了花瓣,其魅力犹存;还有被细心呵护的兰花和石斛,在兰园中争奇斗艳……
这边,粉叶金花、软质黄婵、美人蕉、紫蝉花、垂花悬铃花、蓝花草、炮仗竹在万绿丛中引人注目。
那边,变叶木、花叶芋也不甘示弱。头顶上,槟榔、露兜树把大叶子排列成花瓣状。
中间,则有鱼尾葵、海芋、旅人蕉展开的“大扇子”,还有龙血树和苏铁在一旁卖弄着身姿。
地面上,观赏凤梨、花叶芋,把叶片染成了彩色。
湖边,狼尾草扬着紫色的穗子对着影子自恋……
由各种植物营造出来的美景,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难怪千年前的王妃会把魂儿丢在了御花园里。
——景观建筑
公园的中间地带是放生湖,一条路沿着湖边走。我们走在绿树成荫下,所能看到不仅有漂亮的园林景观,还有光彩夺目的景观建筑。相比市街两侧,这里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色彩更艳丽,结构和装饰也更加复杂,令游人感受到西双版纳皇家园林的气势,有点略似于东南亚风格的金碧辉煌。
在西双版纳,你可以从建筑群中轻松地找到佛寺。不仅因为那形状独特的屋顶,还因其特有的红黄相间的色彩。在这里红、黄、白色似乎是代表尊贵和神圣的颜色,它们被应用在与佛教相关的建筑、雕塑和装饰中。显然,作为勐泐最高统治者的召片领(傣王),也有使用这几种颜色和建筑风格的特权,并充分体现在他的服饰和王室建筑上,其中包括曼听御花园。
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敎。几乎每个寨子都有佛寺、佛亭、佛塔,同时,有专属佛敎的贝棕树、菩提树、大青树。在众多的佛亭中,八角亭最为经典、最具代表性地展示了傣族精湛的建筑艺朮,十分精美,亭顶层层收拢,错落有致,可谓是集大成的建筑精品!旁边的菩提树郁郁葱葱,固守在亭侧。除八角亭外,还有六角亭、四角亭、傣式拉亭等都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感。这些亭子不仅提供给游人歇息,也给园中增色不少,也是园中不可或缺的景覌,令游人耳目一新。

















——现代格调
园内的曼听御花园,年代久远,如今已经看不到任何岁月的痕迹,从园林到建筑,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游人的面前。除了风格上仍然遵循着传统,布局和功能则按照现代公园的要求建造和设立。
另外,还增设了一些休闲娱乐设施,比如商店、剧场、游船、码头、傣陶体验馆、鹦鹉和大象表演场等。
——大象表演
进入公园不久,导游提醒我们四点半将有一场大象表演。
于是,我们加快脚步,快速走向大象表演场馆。走进场馆内,一眼望去,见场地一边共有三只大象。










在穿行公园中,所见到的景色,显得都很美。园内6千平方米的黑心树林中、藤攀葛绕、奇花异木、五彩纷呈、争奇斗艳、浓荫护夏、凉爽宜人。
碧波荡洋放生湖畔,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是休闲娱乐的佳地,你可以参与热烈的龙舟比赛和充满艺术情趣的傣族民间堆沙活动;瓦叭洁和白塔、八角亭、放生湖,你还可以通过进香,拜佛栓线、放生等佛事活动和参观贝叶经领略浓郁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傣族人对佛祖十分虔诚,终生都在通过布施、“赕佛”行善为自己种福田。每到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举行佛事活:敬香、拜佛、栓线、放生、请大佛爷诵经,祈求来年吉祥幸福。
坐在放生湖畔的凉亭中,看着湖面轻烟缭绕的梦幻景色,眼前仿佛幻化出美丽善良的孔雀国公主——喃吾诺娜在金湖中沐浴玩耍,与森林中打猎、英俊勇敢的王子召树屯邂逅时,彼此-見鈡情的深情凝眸相視之情景……这就是记载于贝叶经上的傣族叙亊长诗:《喃吾诺娜与召树屯》。
这个故事流传于傣寨,吟唱于竹楼,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又经傣族“赞哈”(歌手)的世代演唱,更加深入人心。后被傣剧作家、舞蹈家、搬上舞台,成就了两代孔雀公主:第一代的傣族孔雀公主刀美兰和第二代的杨丽萍。並由她们把美丽的西双版纳和这部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佛寺
很快,我们来到了总佛寺的大门前。
始建于6世纪、在东南亚享有盛名的瓦叭洁总佛寺,金碧辉煌。泰国僧王颂绿•帕映纳山旺智曾在此种下两株贝棕树,泰国诗琳通公主、缅甸髙僧以及东南亚各国僧侣,络绎不绝前来朝拜布施,香火盛极一时。
大门一则有一摆着大鼓的平房,房内墙上绘有称为“搭萨西杂”的佛本生经图画,供有数尊佛像。其中一尊佛像,从肩背部伸出龙头状手臂七只,从后向前搂住头颅。
北边正中为佛寺的主要建筑“雄罕”——佛寺大殿。大殿占地面积为90平方米,殿基约高一米,色泽紫红,殿墙为乳白色,安有铝合金门窗。殿宇约高七米,砖木结构建筑。重檐状殿宇的宇脊为四级台阶形状,宇脊正中有三座小塔,形成殿宇的最高之点。
佛寺大殿门前是由红色木柱支撑的精巧宇厦,殿门上方悬挂着赵朴初题写的“西双版纳总佛寺”匾额。大殿高5米,殿室内铺有地板胶和地毯,上方盖有荷花图案的顶板。14根直径约40厘米的红色木柱,分立在大殿厅室两侧。殿厅南面是供奉佛像的两台基座。台基座的正中,供奉着一尊高2.5米的释迦牟尼佛金像。金像左右及前面,又供奉着十四尊高不过一米的各种佛像。基座下台,又供着大小佛像九尊。两台基座之间,摆满插有各色鲜花的花瓶。殿内有高僧为信徒诵经忏悔赐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