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行 2016(十七)莫斯科 再见了

标签:
波克罗夫斯基大教堂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大学阿尔巴特街紫金 |
分类: 旅游 |







——乘公交车



约四点半,我们的大巴车由主干道小转弯至一条小路时,内侧一边,一辆小车欲从内侧超大巴车,突然间,小车在大巴车的尾部右侧稍稍碰擦了一下,伤痕不明显,看起来,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俄罗斯人挺认真的,一定要等待交警来处理。还好,导游说这儿离我们要入住的酒店不远,车站又在附近。于是,安排我们乘坐公交车。这条线路的公交车,上车不管远近,一律50卢布,相当于当时人民币5元。车上有司机,无人售票。跨上车,一转弯,就有一个闸门,类似于我们上海轨交进站。钱给了司机,他给了一张类似磁介质的车票,然后,放在闸门上方的一个盒子前,照一下,立刻闸门打开,让你进入。仅四站路,很快就到了。就莫斯科的公交车,咱算体验了一下。





——俄式建筑
这次,回到莫斯科,又回到了我们第一次入住的阿尔法酒店,熟悉的酒店大楼又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酒店左前方不远,就是波克罗夫斯基大教堂,周围有许多商场和饭店,我们的晚餐就在这里面的一家中餐馆吃。





“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与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好像有点相似”,我喃喃自语。
“相似吗?应该说,两者宗教建筑的穹顶相似,但细看,还是有点区别的。形式上,俄罗斯的穹顶是战盔式的,穹顶最大圈的尺寸大于底座,像战士的头盔一样,表达沙皇俄国的威武,是原来沙俄骑兵的毡帽子样式演变而来,一般使用在东正教教堂建筑上;伊斯兰的穹顶是天穹式的,圆形的天穹笼罩着大地,表示天空之下,它是古代阿拉伯建筑逐渐演变发展过来的,一般是清真寺、宫殿、陵殿、城堡类建筑使用。俄罗斯其他建筑很少用天穹式的顶,多用尖顶、多坡屋顶,属于巴洛克风格。”站在我边上的一位团友这样细细道来。
“有道理”,我对他微微一笑。
“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如外国建筑史中古希腊、古罗马有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等代表性建筑风格;中古时代有哥特建筑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后期有运用矫揉奇异手法的巴洛克和纤巧烦琐的洛可可等建筑风格。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其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砖墙木梁架结构,飞檐、斗拱、藻井和雕梁画栋等形成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他滔滔不绝。
看来,他是搞建筑设计的,所以知道的那么多。我是似懂非懂,看看眼前的建筑也区分不出所以然。
——感受连连
很快,我们走进了这个中餐馆。
第二天,9月26日,是行程的第八天。
——走进地铁
这最后一天的安排,听导游说,整个白天,走三个地方。
上午八点半,我们来到了一处地铁站,参观有地下宫殿之称的莫斯科地铁,这地铁站名叫“游击队站”,距离我们酒店很近。地铁票价为50卢布,车票实行一票制,不像我们上海地铁实行的是计程制。
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于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其大部分的线路都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下。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如今,莫斯科地铁布局与地面的布局一致,呈辐射及环行线路。
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外,还有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据说,来莫斯科旅游的人,地铁是必看的一处景点。我们的导游让我们乘一站路,游击队站上车,发电厂站下车,然后,乘相反方向的地铁返回到游击队站。说是参观和体验一下。
偏偏我们团中有两位老人,七十岁多,下了车,没有紧跟着我们大队人马,随着人流准备出站了。导游得知后,立刻向着出口处飞奔过去,两位老人还好没有走出去,被追了回来。这样前后延误了一些时间,原本地铁游览时间预定仅二十分钟的。












——莫斯科大学外景
出了地铁,导游带我们前往莫斯科大学外景参观,实际上就游览一下大学门前的开放式花园。
据说,莫斯科大学校园内,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我们,作为旅游者是不能进去的。
莫斯科大学,位于莫斯科河南岸,建于1755年1月12日,是俄罗斯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也是现在世界上公认的名校之一。
在这所俄国最早和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里,其科学教育上独特的学派早已名满世界,来自这所学府的教授及毕业生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科学家。文化名人屠格涅夫、别林斯基等人均毕业于莫斯科大学。
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许多优秀的学子都被送到这里留学,因此,莫斯科大学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许多中国游客在莫斯科游览时,想去看一眼的一处景点。
莫斯科大学的建筑,被称为“莫斯科七姐妹”建筑之一,因其典型的斯大林风格建筑而闻名于世,顶端是五角星徽标。建筑的表面画有钟、气压表、温度计等巨大图案,饰有雕塑和镰刀斧头的图案。
莫斯科大学的主楼,位于麻雀山(原名列宁山)。当时它也是欧洲最高的建筑,其中心塔高240米,共36层,周围有四个翼。据说其建筑内的整个走廊总长33千米,包含5000多间房间。其顶部的红星包含一间小屋和一个展望台,重12吨。
莫斯科大学的建筑前,有著名俄罗斯学者的塑像。而这些雕像其中就包括莫大的创始人罗蒙诺索夫,伫立于主楼正前方与图书馆相呼应的位置。
莫斯科大学的正门前是草坪广场,周边是一片森林,我们就在那儿走走,再又在草坪前的观景台上观赏山下景色。这天天气格外的好,站在观景台上,能俯瞰莫斯科河与莫斯科市区的美丽景色,还有中央体育场、中国大使馆……








——去购物点
不久,前往一个金银首饰店。
紫金,国内又称玫瑰金。紫金,与铂金、黄金并称为世界上第三大金。俄罗斯是其主要产地,其余还分布在土耳其等国,但俄罗斯的紫金在世界上最为著名,尤其是俄罗斯地大物博,紫金矿藏非常丰富。因产地不同,成色也有所不同。因紫金工艺精湛,即使同一个牌子的紫金首饰,因其工艺的不同,成色和亮度上也会有所差别。但紫金首饰的亮度、光泽度和坚硬耐磨度,都优于其它两款金首饰。即使带了很多年,也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光泽度和亮度。纯正的紫金首饰为标号585,相当于我们所说的24K,其余还有375,相当于我们的18K。在金质饰品中,紫金是最具欧洲风格的一种。紫金与黄金及铂金不同的是,含金量为百分之五十八点五,硬度高,色泽光亮。其中成品,如戒指、耳环、手链等在欧洲上等社会的社交活动中都是尊贵、财富及高品位的象征。且随着佩带时间长会越来越亮,不需要去专业的金店进行清洗。
据说,最吸引女士眼球的则是俄罗斯的紫金首饰,而在我们国内靠近俄罗斯的黑龙江绥芬河一带佩戴紫金首饰的女士非常多,有说是佩戴紫金甚至比铂金更时尚,当然,价格比较适中是另一方面的原因。我的那位也赶时髦买了一根,以满足爱美之心吧。




——阿尔巴特街
接着,我们前往阿尔巴特街。
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起源十五世纪,紧邻莫斯科河,是莫斯科市现存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虽狭小短促,长约仅1公里,十来米宽,俄罗斯风情却非常浓厚,俄罗斯人称之为“莫斯科的精灵”。在这方砖铺成的街道上,既能看到最传统、最古朴的东西,也能看到最现代、最时尚的玩艺儿。街道两侧,那些古色古香的老店,卖传统工艺的特色店铺,像古董一样陈列着,杂然相间的却是非常时尚的咖啡店、服装店,及精致的礼品店。
对于初到俄罗斯的游客来讲,莫斯科的阿尔巴特街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就像我们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西单”、“王府井”。
在阿尔巴特街53号,是普希金的故居。普希金1799年出生于此,度过了去皇村中学读书前的12个春秋。当结束了在南方的流放后,再次回到这里。并在1831年,与“俄国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冈察洛娃结婚后,居住在这里。这是诗人短暂一生中最灿烂美好的时光,也是诗人苦难生涯中惟一的幸福之所。
街上还有许多为行人画肖像的铺子。这几乎是阿尔巴特街一道不灭的风景,从托尔斯泰时代,到雷巴科夫时代,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据说,这里云集着许多才华横溢却鲜为人知的画家,但无法和列宾、列维坦相提并论。然而,也有一些画家名气不小,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才把作品拿来出售,若碰巧买到这样的画,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再见了莫斯科




莫斯科,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城市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八百多年间,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的中心城市,与国家一起经历了她的一场场兴衰荣辱,是古都注定就会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一面。再见了莫斯科!再见了俄罗斯!
——结算如下
旅社报名:中信旅游。
旅费报价:9820。
自费项目:克林姆林宫350、叶卡捷琳娜宫600、夏宫450。
小费预交:560。
其中换卢布:505。Wi-Fi租借8天 :120。
二人合计:24185。(人民币)
后一篇:云南游 2016(一)前往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