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行 2016(十一)黄山 黎阳老街

(2017-06-24 23:04:47)
标签:

屯溪老大桥

河底溪

西镇桥

文峰桥

添尚徽品竹博馆

分类: 旅游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第四站,吃了午饭,约十二点半,我们前往黎阳老街。上了车,车仅仅转了二个弯,就到了。
——走过老大桥
黎阳老街,是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的旧时街市,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屯溪老大桥(原名镇海桥)作为他们之间的唯一通道,横跨其间。老大桥跨于横江之上,它的南端是黎阳老街,北段就是屯溪老街。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走进老街
我们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看上去,这座牌坊是新的。以前因为没有来过这儿,只能这样认为了。穿过牌坊,就见一块很大的招牌栏,上书:“第四届穿越唐宋之黎阳嬉戏节”,上面挂着许多彩色伞。从上面标示的时间看,是刚举办过,显然,它展现和重现了那些被当地民众遗忘的民俗游戏吧。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走过牌坊,便是黎阳老街了。
小溪
老街的中间有一条小溪,称为河底溪。说小溪,勉为其难,它不是那一种在山涧、林中涓涓细流的水;说小河,却也不像,中间只架着一块石板,就能轻易地走过去。刚走进老街,遇见一座算是迷你型的桥,名叫西镇桥,桥上走上二步就能跨到对岸,还是新建的,猜想中,仅仅是一种象征意义吧。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街的两边
小溪的两边,一边是现代化的建筑,其中不时夹有老墙、老门和一些老物件,倒也成为现代建筑里的一种时尚元素,成为心仪的休闲区;一边是过去的老屋,看上去,是保留下来的老建筑。据说,2010年城区改造,也就是黄山国际中心项目的建设,使得老街面目全非,大部分旧宅不复存在,只留下了少部分这些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徽派民居及民国石库门风格的老宅。
不能抹去
据说,黄山国际中心项目改变了整个黎阳老街的命运。在此项目中有一旅游子项目,叫黎阳古街,就是对黎阳的几幢古宅进行了保留,其他全部拆除。黎阳的老巷弄的名字以及原本就是遗迹的地方,恐怕将永远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无法找寻。我在叹息中,想到若能保留下来,它未尝不能成为一个单独的旅游项目呢?看来,对于遗留下来作为展览的那一小部分古宅而言,想必是幸运的。
导游这样说,历史上,黎阳县城是什么时候迁往现在的黎阳老街一带,没有文字记载,人们指望在开发黎阳时,有新的考古证据出现。但有一个事实:黎阳老街已有1800年的高龄了,它比起屯溪老街要老得多。
想当年,霸气外露的孙权设置犁阳县,便成黎阳的前身。此后,一代代的徽州人跨过老大桥,从黎阳走出大山,走向神州大地,终于营造出无徽不成镇的局面。缘于“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地理位置,让黎阳成为皖浙赣边陲商业中心和新安江的码头重镇。当年的“屯浦归帆”,便是从黎阳身边经过,然后驶向沿江的万家灯火。其实,黎阳的昌盛从唐朝绵延到宋朝,当时的盛况可谓好一幅清明上河图吧。而如今,黎阳老街留给现代人的记忆只剩下一条街了。看来,当年的黎阳老街再昌盛繁荣,终究抵当不住历史的风雨。
我走在老街上,一边唠叨着老屯溪人代代相传的“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老话,因为它从一个侧面隐隐地告诉黎阳在昱城人心中的分量;一边东张西望,心里充满了惆怅,因为所见之景象有点酸楚。
眼下,虽说一个新的仿古旅游区已经形成,几家老宅保存下来,看得出,这是当地政府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尊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黎阳老街像一条项链,历史毕竟给串联了,街面上整齐的石条下藏满了故事,我们的导游说,只要用心去寻找,还是能找到一丝点儿远古的光芒的。
走在街上
我沿着老街上的这条小溪向西,荡漾其间,依次可见到“石家大院”、“贾家大院”,再往前走,还有一家“挂壶认亲”的老宅。古徽州人视水为财,不难想象,财源滚滚而来,这里是个招财进宝、名副其实的水街。今天,我走过这些老宅,见其大门全都关着,能问谁?答案可能是里面正在修缮。
这老街,东自西镇桥,朝西南延伸,蜿蜒向前,全长约1200米。有说是,黎阳街分上黎阳和下黎阳。实话说,我们外来人也分不清。
在来老街之前,我是带着内心的向往,想看一看老街的真实面貌。想象中黄山脚下白墙黑瓦那小桥流水边泼墨的座座深宅大院,像一张张古画遗落在时光深处无人卷走;想象中长长的石条铺满整个老街的每一条小路小巷,一直延伸到间间宅院尽头;想象中乡民们买着生活用品、农副产品,走在老街上急急地往家里赶,或碰上熟人站立稍息寒暄几句;想象中孩子们在那些古老的房屋里面嬉戏,或捉迷藏;想象中......如今已成尘土,已归尘土......
现在,我所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黎阳老街的遗址,再就是现代仿古旅游街区了,我们只能在这个很狭窄的区域内寻找一些老街的味道,拍上几张照片以留作来过这一老街的纪念。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宁静安逸
我们城里人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就想寻找一个可以慢下脚步的乡村,坐在那里静静地发呆,赋夏意秀美,体民风纯朴,感深厚文化底蕴。我在老街兜过一圈之后,有那么一点点的滋味,那就是老街人少、安静,是享受慢生活的好去处,是能找到一份宁静与悠远。
毋庸置疑,黎阳老街最大的优点就是比屯溪老街安静得多。屯溪老街是完全商业化的地方,熙熙攘攘的人流,店铺一家挤着一家,和任何一个旅游区一样,卖的东西都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有着黄山特色,而这一黎阳老街,一边是徽派老宅,一边是具有现代格调的新房,留下了那种古老和现代结合的感觉。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文峰桥
最后,我们穿过这些现代化的建筑,来到了江边,抬头远望,一座美丽的桥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这桥叫“文峰桥”。文峰桥位于新安江、横江、率水河三江交汇口的西侧,连接着北岸黎阳镇与南岸阳湖镇,于2013年8月通车。整个桥的样子看上去像一座超级大的徽派廊桥,集道、廊、亭、阁四位一体,全长249米,中间是四车道。两旁模仿廊桥的样子,是供游客在桥上行走观光的长廊,有棚,具备遮阳挡雨的功能。桥当中有一座飞檐翘角高达27米的莲花型观景台。它不仅是交通要道,还成为屯溪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参观农展
从黎阳老街出来,下午一点三刻,我们前往“添尚徽品生态农特产品展示中心”参观,里面主要展出的是竹制品,因而,有另一说法是“添尚徽品竹博馆 ”,这是这天的第五站,也是最后一站。看来,它是一个购物点!
虽然导游说,不要求强制购物消费,但是,人们懂的。在进入之前,老规矩,每人发一张入场劵。实际上游客在里面每一次每一笔购物消费,都有统计。明眼人都知道,好处费,导游少不了;若作为低价游,这个购物点,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贴补旅行社。这种情况,现在是很普遍的现象。
进去后,常规的做法,有里面的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他们的产品,并做一些介绍。完了,就像赶鸭子式地把我们赶进一间屋内,立马有讲解员为大家上课,先后为我们展示的有枕头、毛巾、衣裤、鞋子等生活用品,“贴身好感受,健康竹纤维”,讲解竹制品的耐用性和对人健康的好处。当然,现在的人也不是好随便摆弄的,听归听,买不买是我的权利。最后,我发现,在我们这个旅游团队中,购买者寥寥。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安徽行 <wbr>2016(十一)黄山 <wbr>黎阳老街

下午二点半,我们从这个馆出来,结束了一天的旅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