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行(七)东阳 横店 清明上河图景区(下)

标签:
最早的古运河楚汉相争东京码头怪兽游龙戏凤 |
分类: 旅游 |

汴河演变
走上虹桥,我们要关注一下桥下的汴河,这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古运河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360年魏惠王为开拓疆域,发展生产,在靠近黄河的中原地区(即今天的开封荥阳一带)开挖了一条鸿沟,引入河水,这便是后来汴河的雏形。
(本图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进入隋朝,隋炀帝杨广为下江南扬州赏琼花,下令百万民工开挖运河,大兴治河工程疏通拓展了上起洛阳,经贯淮河,通达到长江,全长1300里的“通济渠”,它正好穿开封城而过。
到了唐朝,这条开封城附近的运河,叫汴河。
到了北宋,汴河成了南北方物资运输的要道,用当时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汴河之于京师,乃是建国之本”。
由此,可以说汴河给七朝古都开封带来了繁荣。繁荣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在古代受车的载重量与速度之限,水路交通成了当时的经济大动脉,有说是“要想活,先靠河”。
古代的城市大都临河而筑,并在城市河畔形成集市贸易,这称之为“上河”。当时安居小康的汴京人以“上河”为时尚,就像我们现在“赶集”一样。而商贸交易使汴河两岸人喧马嘶。特别是清明节,人们把这一天看作是一年之际劳作的开始,为求开个好利市,商家会让利,十里八村男女老少相拥而至,从而形成一派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景象的真实写照。
如果说汴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那再看虹桥就更像连接两岸的天使,有了它才能“天堑”变通途,有了它才能两岸一步而跨,否则,就形成了“一宅分两院,一村成两段,一乡破两半,一城劈两片”的格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面能喊话,拉手难上难”。
东京码头




我的那位眼睛一亮,说是要以身后的水、桥和船为背景,坐在码头边拍一张照片。当她一坐定,我就来了个抓拍。她看了,觉得不满意,说是戴着的帽子,因为光线的关系,把眼睛和脸都给遮住了,她要求重拍。没办法,女士喜欢美。不由分说,重来就重来吧。等她摆好了pose,我再一次拍了后给她看,她表示了满意。
历史传说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这儿码头是沿着被人们称之为东京“生命之河”的汴河而建,显示的是一片舟船云集、水运繁忙的景象。我注意到,图中在“东京码头”上应该有两头怪兽:马的头,牛的身,象的腿,还长有一双鸟的翅膀,其日夜守护在这里,保障着码头的安全。

于是,我向四周瞧了一眼,其怪兽就在码头边。这是什么动物呢?据记载,这动物被称之为“马侯”。我在想,马侯的头不就是“码头”嘛!
关于码头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马侯,相传它是天上的神马,而且在马群中地位很高,是二品马侯,因触犯了天规,被玉帝怒贬人间。马侯非但无怨无悔,反倒觉得称心如意,便用了个天马行空之法来到凡尘。它真山真水看不够,人间的男欢女受更叫它心动不已,白天登山涉水,夜晚来到民宅人家,走街串巷,饱享着无拘无束的快乐,但它却忘记了自己是天生的一对火眼金睛,到了夜里烁烁发光,无论它走到哪里都会小孩哭、大人叫,引来一片恐慌,事情很快传到了玉帝耳朵里,他立即唤来了长鞭力士,遣力士速到人间处理天马夜闯民宅案,力士不敢怠慢,随即脚踏祥云降落人间,很快发现了不羁的神马。这时,马侯刚好走到水运繁华的岸口,正朝水面张望大有腾空跃水势,力士哪敢迟缓,上去一长鞭,正打在马的耳根部位,马侯从此被定了身,力士回宫复命不表。再看,马侯已脱离肉身变成了石马了。尽管如此,据说每到夜里,它两眼仍能放出夺目的光茫,不过我们常人是看不到的,但水中的精怪却被镇吓得不敢靠前,更别想上岸了。
因此,石马——马侯就成了岸上的保护神,年深日久,石马又成了岸上的标识,也就出现了后来的“码头”之称。
景区亮点
漫步于清明上河图景区,你会有“一朝步入画中,仿佛梦回千年”的感觉,也会深深地被其独特的北宋文化氛围所陶醉。令你目不暇接,啧啧称道,叹为观止。
——河
景区内的建筑分为外城和里城,城中有“汴河”蜿蜒,自东而西穿城而过,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河岸柳树成荫,微风吹拂,翩然起舞,河里鱼儿成群,历历可见。
——桥
北宋风情的桥梁亭台沿着水岸展开,有几分诗情画意,桥梁独特壮观。走上长长的虹桥,好似踩着彩虹上了天,真是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建筑
无论是开封府还是蔡童相府,一处处建筑,四角高挑,飞阁流檐,色彩浓丽,更有亭台楼阁、轩廊水榭装点其中,再现了千年前北宋东京汴河漕运的繁华景象及市井生活、民俗风情。她既是长卷的再现,也是北宋京都的缩影。
——街巷
城内店铺林立,楼宇鳞次栉比,气派的樊楼,别致的水门,精美的绣阁、府第,展示出奢华的宋代京都文化和繁华喧闹的市井文化,其中的街巷、院落等也可根据剧情需要改建成合乎年代拍摄的场景。
——尽兴游玩
这些建筑内部大多不放东西的,因此游人更多是享受漫步欣赏“汴京”街市的“穿越感”。你可以在沿街的小店买些特色小点心,边吃边逛,或者玩一把北宋飞镖之类的小游戏。想要体验更“穿越”的感觉,还可以在路边租一套北宋服装,穿着它凹造型拍照,一直逛到游程结束,彻底融入周遭的宋代环境里。
——观看表演
清明上河图的4处免费表演也是一大亮点,其中《汴梁一梦》的杂技表演最为惊艳,剧场和演出规模也最大;《游龙戏凤》也有些杂技元素,通过声光和舞蹈,展现宋徽宗与李师师缠绵的爱情和亡国之恨,也值得一观。
如果想看全这些表演场次,一定要记得上午尽早来到清明上河图景区,在检票处拿一份景区地图,依照上面最新的演出时间、地点,合理安排游览时间,到时前往观看。据介绍,《汴梁一梦》通常的演出时间为10:00、14:00,7-8月增加11:00、13:00两场(具体以景区实际通告为准)。
游览游玩
在慢慢行走中,我们来到了一处圆形建筑、也就是《游龙戏凤》演出场所前,在这一建筑对面的长廊前有一吊椅,两位女士同时发现。已是60岁的人了,还觉得好玩。两人一前一后都坐了上去,接下来,像小孩一样,来来回回摇晃……好玩、开心!我呢,为她们记录了这美妙的一刻。











玩够了,继续走吧。
我们折向另一方向,不远处看到河中间架着一座用绳索吊着的桥,还被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财运桥”。什么“财运桥”?人走过去,要留下买路钱!还亏他们想得出来。看看这桥,并不长,脚下走的路,是用长条木板铺就的路,宽度仅一只脚刚好能放下,两边用绳子串连起来,两手能抓住,算是安全护栏,让人能从河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当我们走上桥,正走到中间,不知是谁摇了一下,让那些胆小的、特别是同行的小姐,立即大叫了起来。我的那位,一点都不怕,还跟着别人也摇了几下,这下让跟着她后面的我有点不适应了,说的明白点,就是有点“吓傻傻”,我忙叫她“别这样”,奇怪不,她只回过头来给了我一个笑。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已是融入图中。走在上河图的街上,带着希冀与憧憬,也带着感慨与沧桑,姗姗而来。飞越千年,人们都匆忙在路上,情非得已,谁也不会记录下你一路的欢颜。你只是书写属于自己的过往,你只是一个匆匆而来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