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华行(七)东阳 横店 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2016-08-14 16:56:07)
标签:

画家张择端

北宋都城汴梁

河南开封

虹桥

汴河

分类: 旅游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下午,还有景点要游玩。为抓紧时间,我们就在横店镇上找了一家饭店吃了午饭。
过了12点半,我们前往清明上河图景区。车行了仅一会儿时间,就到了。车停在景区的马路对面,我下了车,一眼望过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城门楼,很壮观,上有 “清明上河图”五个大字。
景区概述
清明上河图景区,它位于横店影视城南面,是参照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相对开封市进行考察,对宋代建筑和绘画资料进行了全面研究后,取其神韵,结合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民俗民风及宋时古建特色,并结合影视拍摄需要,耗巨资,于1998年12月建成的。
清明上河图景区,占地面积600余亩,建有房屋120多幢,桥梁6座,码头3个,船只2艘,牌坊14座。景区分为外城、里城和宫城,城中有“汴河”蜿蜒,形成了城外有城,河内有河的独特格局。共有九个景区,各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成一个整体,气势恢宏、风光旖旎,各景区的重要景点,风格独特,细细品味,妙趣横生。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影视基地
清明上河图景区,它生动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城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给人以一种穿越时空、走近历史的悠远感觉。但它出于宋代而不拘泥于宋代,可满足汉代后、民国以前为历史背景的影视拍摄。在这个景区内,已拍摄完成了《飞天舞》、《小李飞刀》、《杨门女将》、《绝代双娇》、《薛丁山》、《唐宫燕》、《少年黄飞鸿》、《太平公主秘史》、《雅典娜女神》、《精武英雄》、《新版还珠格格》、《大话西游之除魔传奇》、《宫》、《步步惊心》、《宫2》、《轩辕剑之天之痕》、《白发魔女传》、《古剑奇谭》、《花千骨》等二百余部影视大片。
可以这样说,这一景区和横店别的景区一样,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于一体。据介绍,游玩时,你不仅能感受宋代繁华的京都与市井,也能在街头巷陌寻得不少古装剧中似曾相识的场景,如果运气好,还会偶遇正在拍戏的剧组。
重要地位
话说《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该幅图,无论是状物还是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准确、惟妙惟肖的境界。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清明上河图》,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因为它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画面呈现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来欣赏。
第一部分是一幅郊外春景图。
从画面看,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数间农舍掩映其中;农田初绿,阡陌纵横,赶集的人们和驮运贷物的骡马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在汴河码头停泊着数条大船,其中有一条装满了粮食,一些人正在忙着搬运。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第二部分是一幅虹桥争渡图。
以虹桥为主背景,屋宇错落,古柳参差,临河的茶肆之中,摆着桌凳。河中船只往来不断。一座精致的拱桥,宛若飞虹,沟通两岸。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艘木船正要穿过拱桥,桅杆已经放倒,船工握篙盘索。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看。从人们张嘴挥臂的动作中,似乎听到了船工们吆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第三部分是一幅市井民俗图。
高大的上善门把内城和外城区分开来,城内酒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贷物五光十色、种类繁多,市招高挂,买卖兴隆。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马的,乘轿的,购物的,叫卖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真可谓“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色。是大宋市井生活、民俗风情的集中反映。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整体展现
《清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帖地置于5米多长的画卷上。
图中有士农工商各式人物810余人,栩栩如生的各类动物不计其数,民居、茅屋、店铺、殿堂、城楼200余间,车、轿、马、骡、船数以百计,该图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时的北宋京都东京城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所以这幅图便成了千年古都汴京城的缩影。
可以欣喜地告诉你,我们在景区内看到的这幅图是放大的,所以,能更清晰的看到画中的一事一物。(点击一下,可看数字高清动态《清明上河图全图》)
行走路线
游览清明上河图景区,可以以这幅图为参考,确立行走路线图。我们的游览路线基本就是这样行走的。
进去后,按逆时针方向行走,大致的走向是:景区入口——高府、陈府——虹桥——大宋坊——上善门——孙羊正店——水上戏台——开封府——汴粱一梦——樊楼——小御街——童府、蔡府——金祥亭——水门——水泊梁山——游龙戏凤——烟柳渚——范丹庙——点将台——景区出口。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清明上河图,是以虹桥为中心,沿汴河展开描绘的精彩画面。我们先走上图中重彩浓描的那座飞虹彩桥。
虹桥,顾名思义,是指它非常像雨后薄雾中娇艳的彩虹。在北宋,它是汴河上最雄伟的一座桥,是我国桥梁史中的十大古桥之一。它跨度40米,连同引桥共68米,宽11.5米、高5.8米,结构采用叠梁木拱无柱式样。此桥是在北宋宋真宗祥符二年(公元1017年),由殿丞司徒魏化基设计监造。由于它中间没有桥墩,非常便于船只过往,堪称是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非凡设计。那时这种式样的桥,汴河上共有三座,遗憾的是时隔近千年三座桥都没能给我们留下它们的身影。但值得欣慰的是,这儿清明上河图景区满足了我们现代人的怀古之情。
走过桥,经高府、陈府,想拍一张虹桥与水中倒影的片片,叹息角度不理想,没有成功。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当我们走过一个府邸门前,正好撞着剧组在拍戏。几个穿长袍马褂、留着长辫子的中年男子从府里走出来,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我们刚要走过去,突然,有人劝我们“别走过去,在拍戏呢。”我们只能止步。稍稍一会儿,这些人聚在了一边,有一个似乎是导演的人与他们在说戏。我的那位,趁着他们不注意,马上走到马车的边上,她正要靠近马,我毫不含糊,立刻启动相机,留下了一张精彩的瞬间。看着这张照片,我说,“你这副模样好像是一个马车夫、正牵着马走啊……”,我笑了,她也笑了。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金华行(七)东阳 <wbr>横店 <wbr>清明上河图景区(上)
接下去,我们顺着中轴线穿过上善门进入里城到达孙羊正店,再往前不远便是《汴梁一梦》和《聊斋惊梦》的演出场地,沿着步道逆时针绕湖一周,便可通过水门回到外城,继续逆时针前行,依次是《游龙戏凤》和《笑破天门阵》(室外)演出地,此时离景区大门不远了。

文内有7张照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