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亲做寿(一)游 陈武帝故宫(上)
标签:
天居寺陈皇塔大悲殿陈姓文化陈立夫 |
分类: 旅游 |
很久以前就酝酿了,为了让母亲80大寿过的开心愉快,我们决定:陪两老住一夜高级宾馆,享受一次人生的快乐;然后,到我的家乡宁波,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来聚一聚,答谢他们的关心和厚爱。
9月2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气温适宜。7点钟,我们的车从上海出发了。
上午,我们首先陪两老游览一个景点。
前往故宫。
经过2小时半的行驶,9点半,我们的车来到了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的长兴县,来到了陈武帝故宫。
陈武帝故宫,在长兴县城东4.5公里下箬寺,原为陈霸先故居。
陈霸先,公元503年生于长兴县城东下箬里(今下箬寺乡),陈霸先出身低微,却好读兵书,同时打鱼练武,兴趣广泛。本为乡间里司(就是村官),后到南京成为管油库的小官油库吏。之后又为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传教。萧映很看重陈霸先,曾说:“此人方将远大”(未来前程远大之意)。受萧映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梁太平二年(公元557) 在建康(今南京)建都,自立为帝,国号陈,在位三年,史称陈武帝。
应该说,今人对陈霸先非常陌生,因为陈朝是南北朝最弱的一个朝代,地盘最小,而统治的年代也只有区区3年。
陈武帝,即陈霸先,我分别在《湖州行(一)吴兴
故宫历史。
据《长兴县志》载:因原故居为寺庙,香火兴旺,南朝陈光大元年(567)诏立为天居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为广惠教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立为丛林,俗称下箬寺。历史上的陈武帝故宫建于公元560年,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了。
下箬寺,原为五进大院,占地36亩,四面环水,气势雄伟。寺内正中,自山门而入,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小西天、如来观音、三尊紫佛、皆佛中之圣,佛像魁凛,气势磅礴,故历代皇帝皆称之为“帝乡佛国”,并受三代皇上的“天赐圣旨”。
下箬寺,其寺内文人墨客碑刻林立,白居易、杜牧、朱熹、苏东坡、吴承恩、归有光等皆驻足下箬寺,唐代高僧道宣也出生于下箬寺。
如今下箬寺,亦称天居寺,是陈武帝故宫景区内一座寺庙。
故宫现状。
1994年8月15日,长兴县政府批准重建下箬寺陈霸先故宫。整个宫殿,茂砖笃髻、盘龙翘角,宫顶二龙戏珠,门上龙飞凤舞,古砖铺地,富丽庄严。宫内正中立有陈霸先塑像,西侧是陈霸先一生经历壁画,塑像的背面写着“陈朝始皇陈霸先个人生平。”
所谓陈武帝故宫,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其规模扩大了。2010年长兴县政府重新规划建设后,它包括了遗址广场、天居寺、陈武帝故居。整个景区占地126亩,其用意是以陈武帝故居为中心,着力打造具有南朝建筑风格(国内比较少见)的建筑、风情特色,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南朝历史文化。
陈武帝故宫的三个部分组成:
遗址广场。
主要有陈武帝头像、圣井遗址以及部分石碑遗址,占地面积为50亩左右。
天居寺。
主要包括陈皇塔、大悲殿、金堂。陈武帝驾崩后,其夫人章要儿舍宅为寺,称为“天居寺”。有道是,天居寺与杭州的“灵隐寺”和镇江的“金山寺”被誉为“江南三大寺”。
陈武帝故居。
为回字型木结构建筑,属于典型的南朝建筑风格,主要演绎陈朝历史,展示陈姓文化,陈武帝故居是天下陈氏寻根访祖必到地和展示陈朝历史的重要窗口。当地有句民谣说的好,“天下陈氏出江州,江州先祖在长兴;长兴故居下箬寺,下箬寺里出贵人。”
我们下了车后,穿过景区正大门,直接来到售票窗口,可售票窗口关着,问了门口收门票的小姐,才知道,那售票员开小差了,她忙去把人叫来,并解释道“平常来的人实在是太少,只有到节假日,人才会多些。”
景区门票是40元,网上预订30元。我们在去的路上已经在网上预定好了。
买好门票,一回头,便会看到额上题有“天居寺”三字的寺院大门,其下方还有一块“陈武帝故宫”的匾额,这是台湾原国民党要员陈立夫手书。
走进庙门,首先,我注意到大门的右侧,在玻璃罩下放着一块石头,据称,那是当年陈霸先练功用的石头,看来,一块极为普通的石头,在今天诠释了不一般的含义。
转身,抬头看前方,一幢五层楼高塔跃入了眼帘,远远的就可看到正中横匾上写着“陈皇塔”三个字。红木高塔巍巍耸立,檐角斜飞,下挂铜铃。用大理石铺砌的石阶,一直延伸而上,将整座高塔映衬得蔚为壮观。石阶两旁树着两根塔形石柱,上雕佛像和经文。左镌“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右刻“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
这个陈皇塔,因为实在是太高,听大门口收门票的小姐说过,“一个楼层有三层楼高”,所以,老父母不愿上去,我们也就没上去。
陈皇塔之后就是大悲殿,它可以说是整片景区中最重要、设施最完善的建筑了。大殿内供奉着“千手观音”,值得一提的是,那观音为男性相貌,面容慈善肃穆、无悲无喜,双目微阖,似有怜悯之意,他手执各式法器,足踏十二瓣金莲,象征十二种无上大德,重重佛光叠于身后,气势恢弘,仪态庄严。
在陈皇塔与大悲殿之间,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水上回廊(也称水榭),呈对称。
一口圣井。
值得一提,在陈武帝故宫内,即在遗址广场上,有一口古井。据史料记载:陈霸先出生时,井泉沸腾,家人汲以浴身,后人称此井为“圣井”,又名“陈井”。圣井,系石砌井壁,深约15米,直径1.5米,水面平于地面,井水清澈,终年不竭。经过千年战乱,陈霸先故居的许多文物古迹没有幸存下来,仅存那口“圣井”。
圣井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意义深刻。明代文学家归有光任长兴县令时,曾造访陈霸先故居,写下了《圣井铭并叙》铭文,铭文文字不多,但内容弘富,立意高远。归有光以陈霸先比江左诸帝,突出他“最贤”的地位;以天象生灭比圣井不改,强调圣井是一处历史奇迹;以下箬比沛乡,感慨世态炎凉;以辱井比圣井,斥责陈后主陈叔宝的荒淫无道。陈朝历史兴于圣井,亡于辱井,文中揭示的恐怕不只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而是在启迪人们来破解这历史的兴亡规律。
该铭文后由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亲笔书写,刻石立碑。1993年,新建了圣井亭,以保护圣井。
整个天居寺,我们兜上一圈约半小时,里面能见到的人区区二、三个,实在游人少得可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