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 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2015-07-18 15:23:09)
标签:

圆通石

双林寺

西径古道

十八进士纪念馆

龙树亭

分类: 旅游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景区山石

西径山,山岩奇巧,神工造化,据景区方介绍,已发现有众多的象形岩石。庞然的,如佛光岩(天然卧佛)、老鹰岩(灵鹫护法)等,均为万吨巨石;精巧的,有圆通石(蟾蜍望月)、龟鳄品石(蛟龙出海)等可供玩赏。

当我们来到山的一个较高处,有一块大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这块大石的两边有路可上山,似乎要绕着走。原来这块大石名叫“圆通石”,在它的下方,景区方特意竖着一块木牌,上面有这么一段文字,“圆通石,取其圆满、通达之意。据当地老人说,如果饶(绕)着圆通石走一圈,以后的日子就会圆圆满满、通达顺利。”看着解说,我们都纷纷绕着这块大石走上一圈,然后,与这块大石来个合影,哈哈,有趣吗?

千年古刹

绕着这一块大石,拾阶而上,我们来到了它的上方,开始行走于一条较为平坦的山路。眼望四周,群山环绕,峰峦叠嶂,树木葱郁,而脚下这片山,宛若已是山顶。

再绕了一个弯,不一会,我们来到了山间中的一块所谓小盆地,眼前有一个大的水池,听导游说,沿着池边往里走上百步路,那里面有一个寺院,名叫双林寺。

据说,双林寺,始建于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初名宝林寺,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英宗皇帝诏改为双林寺。双林之名取意于佛家双林入灭之说,以纪念佛祖如来涅槃功成之事,具有神圣的佛教纪念意义。又因寺前旧有古桂二株,干霄蔽日,垂荫寺门,花开时天香飘远,更与佛意之双林相契合。它的周围有天掌、骊珠、云笔、娥眉等九峰环抱,寺院如居莲花之蕊,风水学中有九龙戏珠之美誉。明朝临安进士鲍龙写诗赞云:双林名刹隐诸峰,天目西来一派雄。寺院布局严整,气势恢弘,俨然大寺风范。然而,千余年来,历经兴废沧桑,如今,却其主殿已倾圮,但寺基、台阶、殿宇石墩、古狮、塔林等总体形制依然清晰完整,地表文物丰富,修复基础较好。就此,这个双林寺,现已作为文物保护遗址开放着。

由于寺院左右,茂林修篁,还有不少合抱粗的柳杉、银杏。清幽的环境,兴旺的佛事,使双林寺一直声名显赫,饮誉四方。

古寺虽已成遗址,但遗而不废,时至今日,仍然延续着千年的香火,依然接纳着天南地北的善男信女的祈祝,并且为虔诚的人们默祷着人生的祝福。听说,每当佛事之日,香客便纷杳而至,颇为壮观。

由于该寺院是一个遗址,又行程时间的关系,我们的导游没有安排我们进去看看,仅仅远远的望上一眼,有点感到遗憾。

我注意到,在这个池塘的旁边,有一间小的不能再小的所谓的“土地庙”,地上还留有点过蜡烛后的痕迹,说明有人常来这里敬香朝拜。

一条古道

走过这块盆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下山的路,看上去,这路并不像前面爬上山时的那么陡。这就是远近闻名、有着千年历史的“西径古道”。

这条“西径古道”,是由西径山山麓西侧入山,从山脚下一直延伸至这儿双林寺的一条通道,全长四华里,多为块石垒砌,历经千余,至今仍完好如初,古貌依旧。

因双林寺的寺名双林意谓佛祖涅槃之地,而且西径山有多处景点与佛祖涅槃的传说有关,如双林天然卧佛、老鹰岩、龙树等,所以,西径古道就被称为佛心之路,从古至今,是到双林寺礼佛敬香的朝圣必经之路。

听介绍,在这一条古道上的景点,有十八进士纪念馆、浩然亭、龙树亭、三板桥等。

十八进士

我们开始走下山,走在这古道上。突然,我发现,路旁有一块木牌指向“进士堂”。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十八进士纪念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士堂”。我们快速地走过去,想进去参观一下,可门紧闭,无法入内。

听人介绍,这儿是唐宋十八进士的故乡,据清代《临安县志》和《俞氏宗谱》记载,西径山麓之集贤村(原名棋园里),曾出百余科举士子,贤才济济,其中最著名者便是出于唐、宋间之十八进士,众谓之十八进士共一山(村)。叹为观止的是,更在于,此十八位进士同出一门,均系当地俞姓族人,真可谓一方集贤地,一门进士公

数百年间,如此众多的西径子弟由科举致仕,昭显青史,赫赫扬名,这在中国科举史上实属罕见,堪称中华科举文化成功之典范。

西径古道

我们沿着西径古道,一直往山下走,眼观四方,这古道的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其植被非常繁盛,据说,正是因为西径山处于天目山的终脉所致,使然,这儿的生态保护得十分完好。整个西径山植被覆盖率达98%,属于亚热带森林区,由此,保存了众多古树名木,如银叶柳、豹皮樟、香椿、香枫、紫楠、石楠等,其中最珍贵的属银叶柳和双林紫楠,都已是千年古木,目前这类树种只有在西径山才能找到。山林中成片的松林、杉林、竹林、阔叶林以及众多古木构成了四季飘香的植物景观。经专家测算,说是林木品类至少在500种以上,而各类花草植物如名贵的中草药杜仲、石斛、紫藤、金银花等也达800种之多。可以说,在这条古道两边都能找到其身影。

我们出于好奇心,一路上,一方面,要顾着脚下,因脚下的路不好走,生怕脚踩空;另一方面,还不忘瞧瞧沿途一些挂在树上介绍树木的铭牌。沿古道行走,见着的翠竹、草木,其上还凝着重重的浓霜,山色在青黛和萧瑟中尽显深沉,于宁静中透露着大自然的灵气。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地方,见有一个亭子,其名叫龙树亭,是供人们小憩的。

在龙树亭附近,几人合抱的槠树在寒冬中仍是绿枝繁茂,迎风摇曳,每一片叶子都满载着阳光。几株高大的枫树却是落叶已脱,一棵棵寒木宛如诸多手杖刺向冰冷的天空。遍地蕨菜类植物茎叶已呈枯黄,而地下,则孕育着新的生机。

意外扭伤

我们走在这个西径古道上,尤显不习惯。这古道上都是大小不均、有高有低的块块山石,一脚踩下去,若踩到凸出的石头上,脚底会有疼痛感,稍不留神,就有被绊倒或脚扭伤。

就是这个龙树亭,我们刚刚走过,有一位女士,因为只顾与她人说话,眼没有看脚下的路,突然,“哦呦”一声叫了出来,左脚脚踝疼痛不止,同行的人叫她脱下鞋子和袜子看看,还确实有点肿,脚挪动一下,疼的更厉害,感觉是没法正常走路了。我们中的一位女同志,同行的她们单位里的人称呼她为“医生”,可能是“厂医”(以前厂里有的),她拿出了一支药膏,为这位旅友的受伤部位敷上一层,哎,真灵!仅过了一会儿时间,她,慢慢地就能行走了,并坚持走下了山。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杭州 <wbr>临安游(四)西径山(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