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EJF
LEJF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410
  • 关注人气:1,4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行(二)新昌 小将镇茅洋村

(2015-02-14 21:57:19)
标签:

新昌县城东面

古村形成于宋

建筑多为晚清风格

藏酋猴

土坯墙

分类: 旅游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11点半,结束了沃洲湖景区的游玩,下一个目的地是浙江绍兴市新昌县小将镇茅洋村

说起茅洋村这个地名,在浙江界内同名的还有二个,一个同在绍兴市内——浙江省绍兴越城区陶堰镇茅洋村,另一个在浙江省宁波象山县茅洋乡茅洋村。

我们去的那个茅洋村,它离沃洲湖景区不远。

沃洲湖景区出来,行驶一小段路,拐弯就进入了一条盘山公路。前面在山上看到的水库闸门,就在这条路边。这蜿蜒的盘山公路像一条长龙,把我们引向了越来越高的山上,沿途经过层峦叠翠的郁郁山林,能隐约地听到湖水拍打岩石的声音,当行驶到了山的高处,俯瞰下面,哇!原来沃洲湖就在山下,那景色是十分的美、十分的壮观。这山这水像一位魔术师,它能把人带入梦的世界还像一位设计师,把一切都设计得那么又像一位画家,把美好的风景都融进这美好的画卷,我们感叹、我们赞美、我们陶醉、我们欢呼。

因为盘山公路比较狭窄,其宽度正好两辆车交汇,行驶中的车辆不能停留,很遗憾,这样就无法留下这些美景。

约12点一刻,经过三刻钟的行驶,我们看到了公路旁竖有“茅洋”两字的一块大石头,这就意味着这个村就在眼前了,很快我们来到了这片村子,一个山清水秀、让人心静气闲的山中村落。

简介

茅洋村坐落在美丽的新昌县城东面,该村由原来的茅洋、马坑等、九江潭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4百来户人家,人口1300多人,其中石、丁两姓占了绝大多数。耕地面积977亩,山林面积19100多亩。

茅洋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茅洋江穿村经过境内多山,特产茶叶、竹笋,竹木资源丰富。听说,许多影视公司还将此地作为影视拍摄基地呢。

历史

《新昌地名志》记载,茅洋村得名是因为“溪边长满茅草,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故名茅洋。” 该志援引万历《新昌县志》称,宋代已有该村。“宋至清属善政乡二十五都,宣统二年属东区沃洲镇,民国二十四年属五马乡。”从这里基本可以认定,茅洋古村形成于宋,繁盛于清,现存的建筑多为晚清风格。

    游览

1、河沟

这天,中午时分,当地的最高气温已升至30度,在太阳下行走,挺热的。我兄弟仔细,把车停在了村口的树荫下。这样,等我们回去上车时,车厢内能有一个阴凉的感觉。

下了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山环水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忽然,耳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这声音很大,我们下意识循着水声往前走去,见有一条水沟,这沟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来听当地村民说,发源于天台石梁的茅洋江由南而北穿村而过,而因为发电和取水需要,从村口开始又分出一条水流,学名叫“圳”,人称荷花塘。此塘流急水湛,是极为少见的清澈。确实,这“圳”,不是河,有点像沟渠,不宽不深,水质干净。站在“圳”边的石板上,俯下身,再蹲下来,仔细看,突然发现里面竟然有许多小鱼在游动,这鱼极细,像小银鱼那般,这鱼游得很快,灵敏度极高。怀着一种浓厚的兴趣,两位女士脱了鞋袜,双脚踩沟渠一边的水下石板上,刚一脚下去,都叫了起来,“哇,好凉快啊!”说着,还用手伸向水里,似乎想抓鱼,哈哈,这怎么可能呢,只看到,当她们的手刚要伸向那群鱼,那鱼早就钻到石缝里或泥石里,跑得无影无踪了。

2、大叔

“圳”边,有二位大嫂和一位大叔,看上去年纪约有七、八十岁了,额头上皱纹满满,都穿着土布衣服,毕竟是当地的老农,长年累月修地球,更显得苍老一些。他们正坐在竹椅子上,在大树底下乘凉聊天。这时,他们在注视着我们,可能他们在想“哪儿来的人啊?”,我们也看见了他们,忙走了过去。

“大叔,您好!你们就住在这里吧?”出于礼貌,我生怕他听不见,恭敬地低下头,贴着他的耳朵说道。

啊,你们来自哪里?”他微笑着,发出那洪钟般的声音。

“噢,我们来自上海,想来这里看看。”

“哇,来自这么远的地方。以前这山里,不常有人进来,自从公路修进了山,来的人也就多了。”原来这位大叔还十分的健谈。

“在县、乡政府的领导下,在‘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茅洋村也从自身出发,做好治水工作,保护自身的一方净土...... 现在这儿还真呈现出河水清清、鱼儿成群的美好画面,刚刚你们也看见了。村里努力打好生态牌,积极创建适合游客来游玩休闲的农家福地。”接着,大叔又说道。

3猴子

聊到后来,大叔还讲了那么一件事,我们都很感兴趣。

“由于我们这儿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不久前,我们新昌地区一下子先后有四只藏酋猴现身。这些藏酋猴,有可能是从浙南山区大老远迁徙过来,如今,在附近山林里,肯定有一群藏酋猴在此繁衍栖居。”大叔不停地说。

“听村里的干部说,藏酋猴是中国特有品种,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北达秦岭南部,南至南岭。不过,虽然浙江曾是藏酋猴的‘老家’,但历史上曾分布在丽水等浙南山区。”大叔说得眉飞色舞。

“藏酋猴价值在于观赏,是我国猴类中体形最大的,其成年体重有50斤,而一般猕猴只有15-18斤重;同时藏酋猴性子也比一般猕猴凶,喜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它们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兼食昆虫、蛙、鸟卵等动物性食物,有时到农作物区取食。”大叔说到兴奋处,还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村里干部说,要保护好这些新来的客人,来了不能去干扰它。藏酋猴这个种群在浙江逐步兴旺起来了,是件好事。”哈哈,这位大叔还真说得一套一套的。

我们都洗耳恭听,生怕听着有漏掉。

“谢谢大叔!谢谢大叔!”等大叔说完,我直竖大拇指,连声称谢。

4、

我们道别了大叔大妈,开始往村里走。

大家都被眼前的这个土的不能再土的原始村落震撼了,“莫非我们走错路了!”

我们穿梭在村庄的石板路、或格路、或殷实的泥地路上,欣赏着这一屋一墙一瓦,好像时光穿梭,我们来到了年代久远的村里,我们也变成了那个时代的人了。

有一类房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是用泥土砌成的墙,厚厚的,黄黄的颜色,显得非常特别。在我的记忆里,这与我们小时候在农村看到过的土坯墙有点相似,但土坯墙是用泥土柴草和水做成土坯搭造而成。还有一种墙,叫夯土墙,它是用一层土一层草搭架夯砸而成。看来,这三类墙体有关联,也有区别,但都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据当地人说,在苍黛如海的清末民初古建筑群里,这房子石砌的外墙是它的一个特点,棕黄圆润的石块与地面的卵石相融合,砌成后外观像海里的波浪。这墙十分光洁,几乎纤尘不染,虽年代已久,至今还保持原来的那样模样和光洁度,我们用手摸上去没有一点灰尘。由于墙壁很厚,这房子夏凉冬暖,我们走进开着门的一户人家,站了一会,确实有这样的感。可能是这类房子太土,现在真正住在里面的人家,屈指可数。虽说这类老房子已很少见或已绝迹,它不上档次,没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如今仅仅让我们作为一点感情上的怀念罢了

行走在这个原始的村里,就我们所认识的房子,除了上面说的一类,还有就是浙南地区普遍的木质结构建筑,也有后人建造的少量现代式房。

一路走来,感觉这清澈的水黄的的瓦卵石的路、无声的花树淳朴的乡民……样样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5花生

走着走着,有一户人家屋前晒着的花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只看地上放着一条当地竹子编织的竹席,在竹席上放着许多花生,像是刚刚从地里刨上来的新鲜的。这花生在我们上海难得见到,比我们通常见到的花生小了些,就一般小指的大小,剥开壳,里面的花生仁非常饱满。我的那位十分的羡慕,不知道主人是谁,想买它几斤带回上海。

正在我们议论着的时候,从屋子里走出来一位大嫂,年纪比我们大些,看上去,衣着比较整洁,皮肤偏黑。

“大嫂,您好!中饭吃过了?”我的那位主动迎上前去,说道。......哈,客套话。正午时分,正是吃午饭的时间呀。

“刚刚吃过噢。”她面带微笑,回答道。

我的那位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地讲给那位大嫂听。

“噢,现在的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城里去了,留下来的都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和孙辈,那些小小孩需要我们的照顾,能种上这些土产,数量也不多,一般的都留给城里的孩子,所以,也不好意思了。”大嫂慢悠悠地说

“没什么,没什么,只是问问,有嘛,最好了,对不起啊。”我的那位马上十分歉意地说道。

“如果,你们想尝尝味,可以随便吃啊。”大嫂非常热心。

“啊,这生的能吃吗?”我们疑惑。

“这个花生生的能吃啊。”大嫂很认真地说。

“我们还没听说过呢,那多谢了,我们尝一下吧。”我的那位很不好意思地说。

“尽管吃啊。”这位大嫂显得大方又客气,催着我们吃。

“哎,倒是蛮好吃的。”我的那位拿起一粒花生,剥开壳,放进嘴里,慢慢嚼了几下后,说道。

哈,她还让我尝尝,我是不敢,生的毕竟是生的,留在嘴里总不是滋味。

在离开之前,我们一再地谢谢这位大嫂。

6、中饭

村里一圈兜下来,最后又回到了村口,时间已过一点钟。我们都感觉又饥又渴,想找一家饭店,在路的一边有一家,低矮的房子,看上去就是脏兮兮的,再要找第二家都没有。突然,在不显眼的角落,有一个院子里有那么一家小吃店。我们刚一踏进这个院子,就闻道了一股香味。走进一看,原来是梅干菜大饼。哈哈,可能闻到香味更觉饿了,我们急着想吃。这店里只有一位大嫂,问了有什么好吃的,除了大饼,还有小混沌。没办法了,在这山里,有吃的总比没吃的好啊,若要出去吃,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将就着吧,我们每人来一碗小混沌,再来一个大饼,男的肚子大,吃两个。就这样,这一顿饭,算是最最节约了,一只大饼1.5元,一碗小混沌3元。嗨,在这里,想吃好的,有钱也买不到。

我们观察了一下,在这个院子里还是一个小菜场,就二个摊位,有卖海货、干货、大米之类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外面运进来的,当地村里人,可能买菜买米都会上这儿来。

 

这天来到这儿,所见所闻,对于农村特有的状况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在我们城里是根本看不到和听不到的,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收获颇。虽说午饭吃得那么简单,但心情非常愉悦。

 

最后三张照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朋友,春,已舞动着满身的新绿,携煦暖的风儿翩翩而来,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祝福我的朋友新春祥瑞,心情欣然,笑靥如花儿般明艳。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

推荐一读:

1、老人到银行取钱  可要小心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2012-09-16 16:22

2老人乘坐飞机  需注意的方面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2012-09-23 16:50

3所谓中奖  一切都是假的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2012-12-16 13:50

4爱子心切  不能冒生命危险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2013-04-06 13:06

5、晒小孩照片  不妥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2013-04-20 20:20

6、手机 丢失后怎么办 如何防范丢失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2015-01-24 12:52

7、工薪阶层如何炒股2013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2014-02-08 21:13

8、工薪阶层如何炒股2014绍兴行(二)新昌 <wbr>小将镇茅洋村2015-01-18 13: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