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行(六)普陀山之旅

标签:
沈家门排档慈航大酒店蜈蚣峙码头集散中心海天佛国 |
分类: 旅游 |

离开了南沙,已近6点钟。时间实在是太快了,在朱家尖,我们只是游玩了半天,景色优美的大青山、情人岛没有去,觉得有点遗憾。如果上午不到乡下老家走一次,那肯定能够如愿以偿。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也该吃晚饭了。
排档:
我们来自上海,人地生疏。表妹说,有一家饭店,老板娘与她熟悉。这样,晚餐就决定在这个饭店吃。这个饭店名叫“名源排档”,位于沈家门的东港海莲路258号(近莲花公寓),我们在一个包房内,尽情地享受这顿全是海鲜的晚餐,菜品新鲜,口味纯正,还真有点大快朵颐。
吃好了饭,表妹带着我们兜了一圈沈家门的海边码头和夜市,目光所及之处,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路边明明是一家家饭馆、饭店或酒店,而许多店的招牌上却都写着“排档”二字。也奇怪,“排档”,在这里却是另外一个慨念,就我们用餐的那家饭店也是这样。
大排档在中国大中小城市皆可见。排档,顾名思义,跟“路边摊”差不多,多半是聚成堆的小吃摊,一溜排开去。每一个摊点在最显眼的地方竖着火光熊熊的锅灶,旁边的长条桌上,调料,菜肴,一次性碗筷依次摆放,餐桌在搭起的简易塑料棚里,朝向大街,点菜、吃饭一目了然。
看来,随着人民消费力的提升,这个排档也在翻新改造,变得更美轮美奂。大排档从香港最初那份草根意识,发展到今天的小资产情怀,也见证了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变化。而沈家门的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
在沈家门,我们所兜一圈,看到有二个地方是属于露天“路边摊”的那种排档,颇有点规模。据表妹讲,这儿很多摊位,或者一些店家就是冲着你们外地人来这儿吃海鲜的,一把刀非常的快,当然,最好有当地人陪同,有些店家收敛点;或指点下,去那些便宜的地方用餐。由此可见,宰你生人没商量,就全国来说,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中国特有的国度决定的。
夜宿:
时间不早了,表妹要回家了,我们相互道别、互致珍重。
第二天,我们将前往普陀山游玩,去普陀山还要乘船过去。当晚,我们入住靠近码头的一家宾馆,名叫慈航大酒店。来舟山之前,我们在上海已经通过网上预定好了。
由于第二天恰逢五一节,估计去普陀山的人会非常的多。我们选择所住的这家酒店离码头比较近。从酒店走到朱家尖蜈蚣峙码头(也称慈航码头),也就只有十来分钟的路程。想赶早点的轮渡,争取一天内,走完普陀山的主要景点,应该说,这在时间上是非常紧张的。的确,这算是一个挑战吧。
清晨,4点半我们都起来了,洗刷完毕,快速地吃了一点自带的点心,这也是为了节省时间的考量。我们分成了两组人马,女士去排队买船票;男士退房,并把行李搬到车上。车就停放在这家酒店里,这是酒店允许的,可节省了我们停车的钱,最大的好处,还在于所带行李的安全性,这家酒店很大,有执勤的安保在看护着我们客人停在酒店里的车。
办完事情后,我们很快赶往码头,当走出酒店,远远地一座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山脚下还有一个规模浩大的停车场。依山而建的整个建筑群,酷似西藏的布达拉宫,就规模小了一点,有着“小布达拉宫”的美誉,这就是舟山朱家尖蜈蚣峙码头集散中心,是去普驼山的一个重要客运码头。这个建筑群,几乎自然融进了码头的一派山海背景之中,感觉色彩、造型不一般,看着很舒服。
当我们走进售票大厅,里面已是人山人海,约有五个售票窗口,已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进普陀山的门票是200元,仅游玩一天,也真够贵的,轮渡还要另外付费25元。我们不解,这到底是政府行为?还是地方企业行为?还是佛家设的门栏?佛门之地让铜钱沾污了,到处都在抢老百姓的钱!
我们买好了船票,排队等候进入候船室。在这个节日里,轮渡的间隔班次像是我们上海公交的班次,非常密集,这天,人实在是太多了。
6点钟开船,约15分钟就到了对岸的普陀山码头。
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部海域,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
普陀山与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最早寺庙建于858年,由日僧慧锷主持其事。现有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盘陀庵、灵石庵等寺庙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胜。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圣、神秘、神奇,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三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另外还约有三十个左右庙庵。
普陀山三宝: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
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
普陀山三洞: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
古洞潮声、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
普陀山又以山、水二美著称的名山,普陀山这座海山,充分显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连,显得更加秀丽雄伟。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
历史:
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等事迹。
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赐字、赐佛经、赐紫衣,礼遇有加。新中国历任领导人也都曾亲自莅临普陀山。五朝恩宠,千年兴革,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赫赫声名,广播远扬。
两种心情:
通常去普陀山,一方面是观光旅游,另一方面是为了朝拜礼佛。很久以前,我去过一次,那是单位组织的,我的那位没有去过;而我兄弟的那位喜欢拜菩萨,这是他们第三次去了。
问起我兄弟的那位,为何多次去普陀山?回答是,可能为了游览,可能为了信仰,也许两者都有吧。普陀山神圣的寺院、神秘的古塔、神奇的石头、葱郁的古树、迷人的沙滩、清澈的山泉,还有那悠长的梵钟,都是人们不厌其烦去普陀山的缘由。
确实,我们喜欢旅游,喜欢山水。很多名山胜地,有山而无海,有海而无这么壮观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寺庙。普陀山山海相依,海天相连,融为一景,实属罕见。还有普陀山的每一处景观,都蕴涵着古老的传说,似乎都被佛光法雨泽滋润过,有一种灵性贯通其间,让人如痴如醉,每当我们身在其中时,会切身体会到“海天佛国”和“蓬莱仙境”之境界,心神感觉特别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