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旅程 (八)韩岭村(上)

(2013-06-15 22:11:01)
标签:

商人

宁波人

河埠头

广济亭

沙耆

分类: 旅游

到了老家乡下,我非常想去宁波的东钱湖,早就听说那儿的风景很美。

晚上,我和我弟弟住在一家宾馆里,我的表哥来看我们。他人高马大的,皮肤黝黑,声音洪亮,性格直爽。

“明天我带你们去。”谈起这件事,他自告奋勇地对我们说,

“您上班吗?”我问。

“没关系,请个假。”他肯定地说。

“我还带你们看看我的老家。”实际上就是我外婆生他父亲的地方,也就是我的大舅舅出生地。据说那儿是个古村落,景色很美。对于我们来说,是从来没有去过。

“我去过很多次了,那儿有很多人都认识,很可惜,这个村庄有许多房子将要拆掉,政府要对其村庄进行改造开发,其村庄将是东钱湖边上的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表哥这样介绍道。

“那原始的东西最好看,也最有价值,我们一定要去看一看。”我附和着并坚定地说。

第二天同去的还有我的表弟(即我小舅舅的儿子)和他正在读大学休假在家的儿子。因为想要看的东西有很多,我们早早就出发了。

车子开了约有一小时多,八点过后抵达了目的地,车停在了村庄的一条沟壑和一堆废墟边上。我们都下了车,跟着表哥,漫步走进村庄。

一、简介

这个村庄就叫韩岭村。我外婆的老家。

韩岭村——一个古村落,不但是东钱湖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宁波的一张文化名片。感到失望的是,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做好这一项旅游和文化的开发和推广,所以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知道的人很少,包括我们,虽说是宁波人,这次才从表哥那里知道其韩岭村的存在。

韩岭村宁波市区约20公里,在东钱湖南岸,坐落于福泉山与金峨山两条余脉所形成的峡谷喇叭口中,三面环山,北面临湖,属东钱湖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属于宁波市首批十大古村之一。

二、历史

韩岭历史悠久,唐天宝三年(公元744)东钱湖疏竣时这里已有居民,因早年有韩姓居民居住而得名。历史上曾是宁波城区连接象山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韩岭还曾被称为“”,即韩岭市”,因其得名有千载。公元1048年王安石治鄞时重建湖界时,韩岭已形成了定期的、有一定规模的集市,可见“韩岭市”在当时已颇有名气。公元1140年,祖籍东钱湖的南宋丞相史浩路过此地赋诗一首,名叫《东湖游山》:“四明山水天下异,东湖景物尤佳致……中有村墟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 足见韩岭集市在宋朝年间的盛况,其热闹之景可见一斑。

到了上世纪30年代,这里大小商店百余家。每逢农历初五、初十凌晨,有数百条船停靠在开阔的河埠头(即,河边能使人站立或做事的地方,江南水乡人的称呼,北方人称水码头),挑着满担鱼货的渔民、抬着满车竹、木、炭的山民,相互之间进行现货交易,满心期待的商人挤满河埠头,一直延续到下午3,热闹的集市才逐渐散去。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附近集镇道路的修通,韩岭水运中转站的作用逐渐消失,此地归于寂寞。如今站在废弃的航船埠头旧址,眺望创办于1921年的韩岭烟草厂的旧迹,仍可以想象当年的繁华之景。

有关专家曾经这样认为,韩岭区别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最大的特点,是商品经济发展衍生而成的完整的传统商铺手工作坊,形成富有特色的浙东商业社会体系

三、景色

这里的山村景色特别优美,有一份资料这样介绍韩岭村:“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典型的浙东水乡古村清澈如带的小溪环绕全村,秀丽如画的青山映衬左右。烟渡浩渺的南湖风光、古朴沧桑的百年老街,九曲如练韩岭村的街巷里弄,绿意盎然的农家田头,众多传统民居的椽、廊、曲、枋、天井、石板小路、古桥、古井无不映刻着岁月的风雨侵蚀和历史留下的踪迹,呈现出古朴苍老的凝重,令人感到时光于此倒流,陶醉于水乡古村的旖旎风光。”

位于韩岭村的南面,有一条狭长的山间小道,这曾是宁绍平原和鄞县城厢通往象山、奉化、北仑、舟山等地的主要通道之一,千百年来走的人很多,而建在山脚下有一座亭子(宁波人将亭子也称为凉亭,其盖在路旁或乡间的小路旁、入内可供人遮阳避雨、歇足休息的建筑物,面积有大有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有的是靠北面建有一堵墙。我至今印象深刻,小时候出外行走,走上一段路总有一座凉亭,在我的家乡这种凉亭有许多,听老人讲,通常是一些有钱人家为了积德而做善事建造的。)经这座亭子就能进入韩岭村了,这一座亭子就叫广济亭,也叫岭南亭,据说以前里面有石长凳,更久远的年代,还供有菩萨。这座重建于清末的亭子,曾有二幅非常有意思的对联,其中一幅是“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再走”,浅显通俗而有韵味。另一幅是“两头是路坐片刻无分尔我四大皆空吃一盏各自东西”,有了更深一层的禅意。由此可见,韩岭村在当年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多么的重要,这是历史的见证。中国有一位传奇式的画家中国现代油画史上的一颗灿烂的彗星沙耆就曾于1995年画过这座亭子,名叫《山坡下的凉亭》(即倒数第3张,另外倒数第12张也是沙耆的画)。

画坛巨匠沙耆,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过着穷愁潦倒生活的沙耆,被人接到了东钱湖畔的韩岭村。他的饮食起居被精心照料,受创漂泊的心也渐渐平静,有了创作的激情。古村韩岭有着浓郁的文化意韵,油画大师沙耆则用了十年时间去感知它的美,表现它的美。一幅《韩岭的山坡》,用水泻泉涌般的笔触,描绘了如茵的草地和蔚蓝的天空,梯形的稳定图式顶端是一片生机昂然的树林。

可想而知,韩岭的山村景色是美的。

 

16张照片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宁波旅程 <wbr>(八)韩岭村(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