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日游(2012年)﹡中

标签:
苏州丝绸博物馆回扣蚕丝被桑蚕丝柞蚕丝 |
分类: 旅游 |
中午时分,我们在附近的一个小饭店吃了一顿饭,席间,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动员人们购买他们推销的一款保险。来的人中,中年人以上占居着很大的比例,不凡60岁以上老年人也有一些,就我们这一桌,共四对人中有二对有意向准备购买,算是不错的成果了。
吃好饭。休息了一下,我们的车又出发了。
三、丝绸博物馆。
第三站是苏州丝绸博物馆。我们只知道大巴开到了苏州城里的一条小河边上,然后拐弯进了一座大的建筑物内,所谓的“丝绸博物馆”其实叫“丝绸之路丝绸历史文化展览馆”,屋檐上还竖着另外一块牌子——“丝绸购物中心”。
我们下了车,有领队带领大家进了这个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马上向我们每人发放了一张参观券,实际上这是一张“人头券”。如果你外出旅游过,都有这种感受,当你进了一家所谓的展馆,展馆内的工作人员都会这种做。上面印有数字,它记录着你这个团队从几号开始至几号结束,如果你这个团队里有几个人购买了物品,在结束时,这个商场里马上就会统计出来,然后按“人头”给导游一个回扣。我们的领队在车上向我们声明过,“你们如果有人买了东西,告诉我一声,原本回扣给导游的钱,我是一分不要,到时上车时我会如数交给你。”今天我才知道,这个回扣还不菲呢。
博物馆的整个展厅分为:序厅、古代馆、蚕桑居、蚕乡农家和桑林草亭、中厅、近代馆(明清一条街)、现代馆(锦绣苑)等八个部分。“中国是丝绸生产的发源地。而苏州作为春秋吴国的古都,地处太湖之滨,历来为生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苏州是水乡,气候比较潮湿,蚕丝被是苏州的‘一宝’。”馆里的工作人员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讲解,期间详细介绍了蚕丝被的制作过程,养蚕、选茧、煮茧、剥茧、开棉、晒棉、拉絮、翻被、绗缝等,在我们的参观中会有些互动,体验其制作过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讲解了蚕丝被的主要特点和如何识别真假,期间当场从一条蚕丝被中的最外延抽出几根蚕丝,随后浸泡在化学药水中,让大家进行观察。人们从中学到了一些知识。
走到展厅的最后,馆里的工作人员来了一次产品的推销,“单人蚕丝被两斤原价480元,折后价390元;三斤的原价580元,折后价490元,假一罚十”。一番说教,非常有诱惑力,说得不少人似乎真有一种想买的冲动感,暗地里在商量着。
除了蚕丝被,人们要走出博物馆,还需要上二楼走过大型丝绸产品大卖场,这里各式上衣、裙装等产品款式琳琅满目,我看了一下,基本没有低于500元的,而且不打折。
我和我爱人走在这个博物馆里,还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再说我们家里不缺被子,也不需要这类被子,所以对这个蚕丝被并不感兴趣,只权当做了一会过客,看一眼、听一下,长长见识,而后早早地回到了车上。上了车后,等了一会儿,大家陆陆续续回到了车上,领队最晚一个上车,手里拿着二张百元人民币,问谁买了东西,有二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人说是她们买的,两人各买了一条蚕丝被,价值是390元,领队立刻走上前去,向她们各递上一百元。车内马上有人在悄悄的嘀咕,“回扣这么大啊?”“那东西是不是会有掺假呀?”
单人蚕丝被两斤原价480元,折价后是390元,扣除回扣一百元,是290元,不知这个货货真价实吗?不少人感到疑惑。
1、实际价差是190元,而给导游的回扣要占到这部分的一半多,导游拿到手的钱应该说是相当丰厚的。
2、从制作一条蚕丝被的时间、工艺、劳动成本来看,不会低,厂里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这就必须要降低这个原材料的成本。
3、好的蚕丝被要选用好的蚕丝,而好的蚕丝又要精选高品质的蚕茧;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蚕茧质量却是差别很大,这种质量相差很大的蚕茧制作的蚕丝价格也就相差非常大。
看来便宜里面没有好货,值得怀疑这蚕丝被里有猫腻!
倒是说准了,我回到上海后,有意无意,也挺感兴趣,马上上网进行搜索。在天涯社区有一个讯息映入了我的眼帘,楼主是“追求好生活”,发文的时间是2012年5月11日,题目是【[百姓声音]苏州丝绸博物馆的蚕丝被时(是)伪劣产品】,原文是“在苏州生活这么多年了,也已经是半个苏州人了,今天竟然看到中央12台报道了苏州丝绸博物馆的蚕丝被时(是)伪劣产品,希望大家注意了,蚕丝分为桑蚕丝和柞蚕丝,虽然都是蚕丝,但柞蚕丝的价格不及桑蚕丝的一半,服务员给大家看到的被子口的的确是桑蚕丝,而里面却是漂白和抹油的柞蚕丝和一些蚕丝的下脚料,这样的被子可能你盖一年就不想再盖了。希望大家不要上当了,还是到大商场买有品牌和品质保障的,也希望苏州政府能及时改正!”http://t.cn/zj1W5c6
我绝倒了!我庆幸我们没有买。我也希望我们的消费者,特别是旅游在外,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看准了才出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