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朋友冬季锻炼 注意事项

标签:
心脑血管病晨练暮练预防掉以轻心 |
分类: 健康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吃的方面,今非昔别,只要有钱,根本不愁吃;不愁吃得好,只愁吃得更好。在运动方面,却少之又少,家用电器的现代化,家务事也少了许多;有时想吃什么、想买什么,一个电话,就可送上门;而当出门在外,地铁、公交车四通八达,代替了步行;再加上私家车的购入,使人更加少于运动。这一切,人是舒适了,但肯定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
人的突然晕倒或猝死,心脑血管病是罪魁祸首,我们时常能从新闻媒体的报到中略知一二,老年人有,中年人有,现在甚至年轻人或正在读书的学生竟然也有这种现象。
有一则报道,虽说是老人早锻炼发生了意外,这折射出一些道道来。
月前的一天,事情发生在清晨5时许,上海杨浦区中原路、市光路附近,除了一些早锻炼的市民,马路上少有行人,一位出门上班的庄先生说,早上走到那里,看到这个路口的人行道上躺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120急救人员正对其紧急施救,但情况很不乐观,据老人的家属透露,老人平时也时有锻炼,而这天早晨是4点多出门的,结果发生了意外,尽管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实施了抢救,但仍未能挽回老人的生命。经警方证实,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
显然,我们中老年朋友在冬季的锻炼中要特别的注意啊。
一、不利因素。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这里要提醒人们,气温降低是主要原因。
1、人的基础代谢会导致减慢。
2、呼吸、心跳、血流速度会放慢。
3、负责指挥人体活动的神经支配功能会出现变化。
4、人的各种防御反射会减弱。
一旦再受疲劳、受凉、兴奋等因素影响,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哮喘、缺血性中风等慢性病人极易发病或造成猝死。
二、预防意识。
1、如果注重平时的保健和早期干预,可减少危急事件的发生。例如患有慢性疾病者定时服药,一旦出现心慌、胸闷、胸痛或晕厥症状应及时就诊。
这里建议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定期做心电图等检查。
2、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增加水分摄入,帮助体内环境保持平衡。早晨出门最好要喝些水,吃一些点心。
3、对于有锻炼习惯的人群,尤其冬季晨练要忌急、忌早、忌寒、忌空腹;对跑步等激烈运动要持审慎态度。
三、锻炼时间。
1、早上的空气并不是很好,植物在夜间无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会释放不少的二氧化碳,早上的太阳升起后一小时以上才会大量释放氧气。
2、太阳出来后或到10点左右,如果非要上午锻炼的话,这时候算是一个不错的时间段。
3、下午的下班前的空气其实是不错的,只不过因为温度的升高,感觉没那么清爽。
4、晚上的温度较低,气温下降后高空的污染物会下沉,而傍晚时分的空气不是最差的时候,适宜一定的活动和锻炼。
四、晨练弊端。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早晨锻炼,实际上这里存在着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一些问题。
1、早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机能运转较迟,对外界的反应敏感性也差,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者,在晨练时容易发生意外。
2、早晨近地面逆温层的空气污染物尚未扩散,气温较低,易患伤风感冒,引发旧疾。
3、早晨在春秋季节多雾天气较多,空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健康不利。
五、暮练好处。
在时间安排上,有晨练和暮练。科学研究证实,还是暮练比较科学。
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
1、黄昏时的心跳、血压最平衡,最适应运动时心跳、血压的改变。
2、黄昏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
3、黄昏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
五、锻炼事项。
1、在锻炼的时候,精神要放松,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情,意念放松,先做好伸展运动。自上而下,从头部,经颈部、两肩、两胯、两腿到两足一一放松。然后活动四肢,伸伸腰腿,使肌肉和韧带都逐渐放松。在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运动时间由短到长。
2、在锻炼的时候,感觉身体不适要立即停止。锻炼是应该持之以恒,但前提是身体状况要好,如果带病坚持锻炼反而适得其反。有的人在锻炼时若感到不舒服,如头晕、心慌、憋气、胸闷、腹痛等,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锻炼,如果休息后还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千万别硬撑着。
3、运动快要结束了,要做好整理运动,不要骤然停止。如闭目静默、调整呼吸,以及做一些轻微的、小运动量的动作,甩手摆腿,身体前屈后仰,轻轻转腰等。这样可以使因运动而淤积于下肢血管中的血液回流至心脏,防止发生意外。
由此可见,我们中老年朋友的健身运动,尤其是冬季锻炼,对自己的身体,不可掉以轻心,要适时、适当、适量,在舒心中得到体能上的改善和增进。
预祝中老年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