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
(2012-02-25 17:06:14)
标签:
交通运输上海三座大山出租车收入 |
分类: 随笔 |
出租车驾驶员每月收入4、5千元。“这个不错了,要比一般人好。”那么,你只说对了一半,加时、加班是常事,他们的劳动成本是很高的。
这里有二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一位男司机,今年四十六岁,黧黑壮实的脸,魁伟的身材。原是一个军人,在部队里还是一个上尉,连级干部。在部队里结的婚,后来复员回老家浙江嘉兴,他考虑到其爱人是上海一个中学的语文教师,分居两地会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他拿了一笔数目较大的转业安置费,去年8月来到上海做一个出租车驾驶员。这个司机非常吃苦耐劳,上班早晨6点钟出车,一直要干到第二天凌晨6点钟,约24个小时,虽然,照他的说法,有时候做到下半夜,一旦人感觉困了,会在车上打个盹,然而,一个月做下来,还是不能与他爱人工作8小时的薪资相比。他常常调侃道,“我只能在家里多干点活了”。
另一位也是男司机,今年三十五岁,清秀俊逸的面孔,高挑的身材,人很帅。原在江苏南京一家较知名的企业里开小车,据他讲,他与他爱人是在网上结识的,经常玩游戏后,从相知到相恋再到结婚。两人都是独身子女,结婚后他爱人不愿意去南京,去年11月他不得不来到了上海,爱人家房子小,他们又不得不在外租借房子。他爱人是一所小学的英语老师。这个司机上班早晨7点钟出车,干到凌晨2点左右下班,约19个小时。年纪轻,精力充沛,但还是感到比原单位开车累了些。据他说,他的一个月收入还远不及他爱人每天工作8小时的收入。他说,“无奈的我只有对老婆好点了”。
综上所述两位出租车驾驶员的事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出租车行业确实有不令人满意的一面。
1、工作时间。
如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一周二休8小时制、或做一休一12小时制)干活,扣除每月上交“租金”和别的各项费用支出,收入微薄、生意清谈时还白做一天。
2、收入之低。
最终到手的纯收入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折射出这个行业人员工作和收入的不匹配,你只有加时、加班拼命干,才能有个较为满意的收入。
3、劳动强度高。
工作12小时以后的收入归自己,少做少收,多做多收。可以肯定,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时间在出租车行业只是一个摆设,无实际意义。
4、压力之大。
业内有一种说法,驾驶员身上背着“三座大山”,
(1)、指标。
工作12小时内完成指标,不能有任何事情(包括头疼脑热),不能有任何差错(包括事故投诉)。往往是先为企业打工,后是自己赚钱,
(2)、安全。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你不碰人家,人家会碰你。小碰小擦、或事故补偿十有八九是不足的。不足部分只能自己掏腰包。
(3)、服务。
企业要求职工规范用语、规范行为,对任何乘客不能有任何的言语不逊、更不容许有肢体摩擦,但乘客中的素质有高低之分,有些啼笑皆非、无理取闹的投诉,少说也影响驾驶员的情绪和正常营业,从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由此可见,出租车驾驶员这一工作并不好做。不知道有关方面了解这些情况吗?年年说要有新的实质性的举措出台,“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很多出租车驾驶员不同程度都感到渺茫和失望。看一看,上海年轻人(包括崇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对这一行感到没有信心,而不愿意干这一行也就在情理之中。眼下,不得已的上海出租车行业,正在从外地引进年轻人来开出租车,也就不足为奇、不足挂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