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以妄断“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

(2014-10-20 06:41:58)
标签:

婚恋情感

男人因性而爱

曾子航

陆琪

堂堂婚恋

分类: 八卦婚恋

                    何以妄断“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

                                                  ——堂堂婚恋

    谈情说爱,谈婚论嫁,谈到男女之间性与爱,有一种论调,很有些市场,这就是社会上许多人特别是一些情感专家情感作家以及一些心理咨询师都在言之凿凿所说的:“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

    两性情感作家、著名情感节目嘉宾及主持人曾子航在其畅销书《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中说,“一句话:男人因性而爱,是唯性主义;女人是因爱而性,无爱则无性,是唯爱主义。”

    称之为微博最红情感指导专家,内地首席励志作家陆琪也在《爱要深,心要狠,幸福不能等》一书中说,“这就是我要说的:男女之别的第一条——男人看上你,喜欢你、对你好的最初原因,都是因为性本能,因为他对你有性欲;而女人喜欢男人,永远是因为感情,因为想到了爱情和婚姻。”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然而,所谓的“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果真如此,果真符合客观实际吗?窃以为,非也!

    首先,从大致是非对错的常识,粗略的判断来看,这种观点就很有些不妥,就很有点站不住脚。

    第一,这个结论的得出,毫无科学依据,全凭个人臆断猜想。

    到现在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从未有调查考察附有任何科学统计数字的事实样本作为依据作为支撑,尽管有许多情感专家心理专家都在说,只不过是臆断推想,人云亦云。

    第二,这一结论,千篇一律的绝对化,违反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选择性概括,极端思维观念。

    事物诚然有某种普遍性,但其中也一定有某些特殊性。硬要说每一个男人都是因性而爱,每一个女人都是因爱而性,一刀切绝对化的结论,是不客观,也是不实事求是的。世界上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千篇一律的一成不变的婚恋择偶观、绝对的千篇一律的一成不变的性爱心理反应应对过程。

    第三,这一结论,把爱和性截然分开,把爱和性孤立区别看待,采取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男人女人的性爱关系,是否认事物联系发展原理的形而上学错误观念。

    它切断了正常人爱和性之间的爱中有性,性中有爱,爱和性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客观实际。尽管具体到每个人的性与爱的程度、浓度各有高低多寡不同,但也绝不是其所谓男人“因性而爱”爱之初,全部百分之百都是因为性,就没有爱的成分或其它成分;也绝不是其所谓女人”因爱而性“爱之初,全部百分之百都是因为爱,就没有性的成分或其它成分。

    其次,从社会婚恋男女的择偶性爱实际现状来看,更是并非如此,此说可谓是罔顾事实片面极端有些荒谬。

    第一,如果说男人都是因性而爱——那么,那些第一眼未入法眼,不够“漂亮”不够心仪的女性,后来男士经过一些了解接触,又开始求爱相爱追求在一起的,他们又怎能说是“因性而爱”;即便,那些第一眼就看中令人不仅想入非非的美妹佳丽,正常人也并非都有追求示爱的欲望和冲动,正常人也都要进行种种条件筛选和权衡,这同样说明男人不仅仅是因性而爱,同时还伴有其它条件的考虑权衡和比较。

    试问:我们能说张海迪、桑兰两个人的丈夫,之所以选择对方也是因性而爱的结果吗?我们能说河南小伙子杨海斌爱上90后进入生命倒计时的患癌女孩冯莹,并和她一起走进婚姻殿堂也是因性而爱的结果吗?我们又怎能说每一对男女的爱情之所以在一起,男士们都是因为“因性而爱”,而不是或统统没有考虑品德、修养、文化、气质、才华工作、地域家庭等等其它因素呢?岂有此理!

    第二,如果说女人都是因爱而性——那么,那些不爱或不够爱,不了解或不够了解,而在一起,而婚而性的女性,又如何解释?

    请问卖淫女、性交易也是因爱而性吗?那么,一夜情、性紊乱,找“鸭子”又也是因爱而性吗?那么,那些各种出轨、打野食儿、被包养、对权贵上司关系利害人送货上门投怀送抱的女人也统统都是因爱而性吗?有点胡说八道。

    诚然,男人的的确不乏因性而爱的诸多事例,女人也的的确不乏因爱而性的事例,但并非都如此这般别无二致,并非都是“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可以说,无论男女,既有因性而爱的,也有因爱而性的,同时还有为了其它什么什么的,可谓三种状况,各不相同,或其中兼而有之,这是客观事实。

    即便是因为生理、心理、社会、民族、文化、伦理道德、男女社会地位等等的影响,男人表现出更多一些主动进攻某种因性而爱的成分,女性表现出更多一些某种因爱而性的成分,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社会文化男女性别、地位差别等原因。而有些反差和不同也只是假象、表面现象。

    我认为男女在性与爱的表现上,有不同有差异,但不是南辕北辙,截然相反,而顶多是五十步笑百步。

    针对“男人因性而爱,女人
因爱而性,”之论调,台湾女作家吴淡如说得好,她说:“在我看来,这是个很粗糙的二分法,看低了男人,也高估了女人。好像男人不懂爱是当然,而女人的性是为了爱而牺牲。把爱弄得太有目的,而性又变得太过无聊……性是生物本能的吸引,爱则是一种精神文明。”

 

 堂堂婚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婚恋情感专家

    QQ:1332706998               微信新浪微博:@堂堂婚恋

    免费匿名公开问答   及收费个案私密深度咨询:

    请发邮件或QQ及微信 邮箱:tangtanglizhi@sina.com

    约稿讲座:婚恋  情感  谈婚论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