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咨客莫说“烦”
——堂堂励志
婚恋情感咨询师,和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咨客打交道,有愉快,有成功,有学习,有提升,同时也会有困惑无奈烦恼和不爽。
其中有三种咨客让我曾经一度有点烦。
第一种:小算计,工于心计,俭省太过度。
有这一号,手机、电话响了两声不响了,过个两三分钟,又响两声又断了,你准备接听,刚好要拿起来就断了,如此这般三两次,没动静了,最后隔个十分八分钟终于又打过来了,没想到还真是咨客,询问婚恋情感咨询事宜,或是问是不是牵线搭桥找对象的婚介。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能来电者想着,咨询师听到电话铃响会给他回拨过去,也许这样大概就省了电话费吧。
可是遗憾和不巧的是,一般咨询师不会主动跟咨客联系,起码我是这样的。因为搞不好无端打扰多有不便,这也是职业操守道德习惯。
而有时候电话响几声不响了,也的确可能是对方找人打错了电话,贸然回电岂不是枉自多情两耽误。即便真是咨客打来的,不管是犹豫不决还是有啥想法,你给回拨过去,都有点强人所难,都有招揽催促之嫌。我觉得还是悉听尊便顺其自然愿者“上钩”为好,所以我不回拨电话,倒不是也为了省钱,为了职业操守,还有小小的个人自尊心。
第二种:小聪明,出尔反尔,讨价还价。
咨客一般都事先电话联系沟通预约过了,有的是闹离婚为了挽救婚姻,有的是为了追回已经“变心”分手,甚至是又另有“新欢”的男女朋友,都是非常紧急,事不宜迟。
我有时正在外边办事,常常急匆匆往回赶,或是在家休息做事,赶快放下手头的东西就跑过来,到咨询室门口,双方点头见面打招呼,说“请进吧”。
他说:咨询费多少钱?
我说:一个小时两百,不是跟您讲好了吗。
他说:五十行不行?八十行不行?人家有的都是公益的,都不收费。
我说:得得得!您赶紧另请高就。
您说说,急急慌慌掐着时间打着车赶过来,事前说明说好认可的也是正常的服务收费标准,关键时刻节骨眼上他跟你讨价还价漫天杀价,他聪明的连五折都不敢给你还价,生怕还多了粘住他,上当受骗。
这样的咨客多半来自城乡结合部,或摆摊做生意古怪精灵的男士,很少有女性,相对可能男性比女性更“鸡贼”吧。
第三种:咨询完了,才说忘带钱了,逼你免单。
咨询师口干舌燥,里里外外忙活了一两个两三个小时,咨客告辞要走了,他说出门着急,包里口袋里忘带钱了,或是如何如何困难,就这三五十块钱,回去还要坐车。
你说没钱有困难您不早说,您早说也不是绝对不可以通融,那样总让人好受点吧,临终末了,说没钱,总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
怎么办?只好哑巴吃黄连,也只好客客气气说“再见”。我心里却恨不得说——再也不想见到你。
上面这三种咨客,虽然为数不多,但也时不时总能碰到。开始我真有点不爽,咋是这号人呢!寻求咨询,挽救婚恋情感,三两百块钱,咋就这么抠搜呢?
时间长了,反思一下,想想也不足为怪。
第一种人,“小算计者”,多是年龄较大的中低收入者,经济条件有限,勤俭节约惯了,生活艰辛,情有可原。
第二种人,“小聪明者”,多是摸爬滚打,商海闯荡的年轻人,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真假难辨老实人吃亏,社会就是这样,正是因为见多识广吃过亏,砍价砍到骨头里,何足为怪?愿打愿挨,愿者上钩吗。
第三种人,想吃
“免费午餐者”,毕竟是极少数,而其中也的的确确还有种种原因或囊中羞涩者,至于执意存心赖账者,寥寥无几,几近于无。
总而言之,想一想,来的都是客,没有哪一个是闲着没事来逗闷子的。俗话说讨价还价是买家,平心而论钱多钱少也都是有诚意的,即便是只是打个电话问问的,也是有意识,有认识,也是有意想咨询。不论年龄大小,这些咨客都是思想观念比较超前的先行者。
社会那么多婚恋家庭问题,可是一百个恐怕也不会有三五个想到要通过找咨询师寻求帮助,寻求解决问题。目前找婚恋咨询的还远远没有去找相面算卦的多。这些但凡能来咨询的咨客,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尊敬,还不值得我们感谢感激吗?感谢他们对婚恋咨询行业的理解,感谢他们对咨询师的信任。
我们要求他们“十全十美”,可是我们自己怎样?想想我们做为一个咨询师能够尽善尽美吗?
总想着别人不厚道,是不是自己本身不够厚道?把别人想的太“鸡贼”是不是自己实实在在有点“鸡贼”呢?
赵本山讲话了,将心比心,理解万岁。
回头想想,如此“咨客”,何烦之有,只有感谢感激才对。
凡是咨客,我们都应该理解,包容,尽最大可能,从专业上帮助他们。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