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治班锦囊之——善待小学生“告状”

标签:
宋体预防为主一味迁就正面引导心理疏导 |
分类: 教育随笔 |
我的治班锦囊之——善待小学生“告状”
http://s3/middle/7a2462c7hcad5462750c2&690
小学生爱告状,且没完没了。这是小学阶段,孩子特有的心理现象。
大人看来鸡毛蒜皮、茄子芝麻的琐事,在孩子眼里都是大事。孩子“有不平”,当然得“告状”。
对于“告状”,一味迁就,敷衍了事,不行;一棍子打死,也不行。笔者是这样做的:坚持预防为主,正面教育;合理引导,分类处理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
一、预防为主,正面教育,营造快乐和谐的班级氛围。
1.平时,通过主题班会、故事点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让、互助包容、合作分享等各种主题的教育,教会学生与别人和谐共处、共同成长。
2.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制止,并现身说法,正面引导教育。
二、合理引导,分类处理,善待学生的“告状”。
前提是,尊重学生人格,呵护学生成长。
1.鼓励学生自己养成解决纠纷、处理分歧的能力。
教育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事不要告诉老师,自己解决不了的事一定告诉老师。多对告状学生说,“你自己试着去解决!”“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千万别忘了:事后及时和学生沟通,让学生反馈处理结果,并及时鼓励、指导。
2.对那些关乎学生思想进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性问题,不回避,不迁就,坚持原则,处理及时,防微杜渐。
3.对那些急需老师抚慰和帮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伸出援手,做好心理疏导,并对当事人做好教育引导,及时帮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
4.对那些引起“公愤”的“众矢之的”,要加强沟通,格外关注,倾注爱心,促其转化。
5.对那些“反咬一口”或“恶作剧”型的告状,要做好调查,明辨是非,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
6.对那些特鸡毛蒜皮、可处理可不处理的小事,只要看着学生的眼睛,耐心听,并微笑着说声“老师知道了”就做够了,学生准会心满意足地走开——孩子们有时要的只是一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