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慢举起手中的“板子”

(2011-11-09 18:12:41)
标签:

原创

宋体

板子

消消

办法

勇于承担

石头城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请慢举起手中的“板子”

http://s10/middle/7a2462c7hb14a8b1dad59&690

“你看看,你看看,就这些内容我都讲了多少次了,”翻阅着刚批完的期中测试卷,我对着班主任徐老师“诉苦”,心里真是又急又气,“这回一定让他们瞧瞧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

徐老师笑着:“消消气,消消气。孩子吗,都这样。实在不行,那就换换办法!”

也是,孩子吗,也许换种办法更有效!

这样想着,气也就消了一大半。看来,这“板子”应该首先打在自个身上,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沉下心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是啊,当学生一时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或者犯了错误时,当我们怒气冲冲就要拿孩子是问时,我们应该首先“消消气”,再适时地多反问自己。问什么呢?笔者以为,须有三问:

一问:这是孩子的责任吗?

把孩子当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这是我们每一名教育者首先,也必须坚持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多从自身找原因,多问自己,多怪自己,少责孩子;多问问自己做得够不够,方法对不对,还有没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清事情的原因,厘清问题的责任。是教师的责任就要勇于承担,先打自己的板子;如果硬拿学生“出气”,不利于我们的教育,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意气用事,头脑也才能越来越清醒,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今后该怎么做。

二问: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责任厘清了。如果是孩子的责任,那是否就意味着可以由着性子,感情用事?就可以大张旗鼓地行使我们所谓的“生杀予夺”的大权?这就有了我们的第二问: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何种情况,批评和惩戒永远是下下策!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只要我们甘愿为孩子们、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付出一颗真心,我们就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三问:自己的耐心足够吗?

教育是需要“耐心”的事业。对学困生和性情“顽劣”的孩子,尤其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教书育人最忌急性子,躁脾气,不分青红皂白。这样只会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惧而避之,进而封闭了自己的心灵,使问题走向反面。

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和不佳表现时,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冷静,再冷静;耐心,耐心,更耐心。因为只有耐住心性,我们才能积极寻找到更有效、更适合的办法,才能对症下药。

为师者,须每日三省吾身,每事三思而后行!

为师者,请慢举起手中的“板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