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陪读的日子(三)

标签:
原创和谐大清河宋体一亩三分地快乐石头城情感 |
分类: 情感驿站 |
http://s6/middle/7a2462c7ha93160f77e55&690
寄人篱下。那是要看人的眼色行事的。
和主人合住一院,赶上个不辨事理的人家,那是要拿你当贼防的。出出进进,来来往往,总是有双眼睛盯着你,生怕你这“外来户”手脚不干净拿了东西去。孩子吵了不行,回去晚了不行……有房东就连水也要算计着你用。
最怕的就是中途“赶你走”。对门邻居李大哥,和主人闹得不和,主人寻个理由:退钱走人!你说,现在租房这么紧张,半路上去哪儿找房?即使有房,像我这样的举家全迁,费用不说,只那份“拾掇”,十天半月也缓不过气来。
那就租赁主人不住的院落,自个单干!
别忙,你租得起?房租涨势那真是“噌噌地”。原来交房租,主人要你提前交一年、两年;现在一月一交,随时准备涨价。两间正房的小院,一年下来至少要八千元。你不心疼?还是乖乖地听话吧!
和别人合租一院,倒是不错的选择。同是租房人,很多事容易沟通。(不过,运气不好,搭个“不情理”的邻居也是有的。)
那年,我们三家合租一小院。东屋“菜贩子”孟哥,正房东屋“跑保险”的李嫂,都因陪读而来。
我和妻子是勤快人。每到周末就把院里院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把院子里也整齐地铺上水泥板。尤其那共用厕所,每天我都冲刷得十分洁净。孟哥总是不好意思地说,他们整天忙得找不着北,以前脏得连脚都插不进去。墙根、房前空地上,我又辟出两方小地。春天种上些豆角、丝瓜之类,常常采摘了各家分食。两家邻居也都厚厚实实,因此,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总人前人后地说我人实诚。
于是我常常说,和谐,就是懂得理解与谦让,忍耐与付出。
尽管这样,那两年我和妻子心里时常总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后来买了房,我终于明白:
家是什么?除了温馨与幸福,家是一种踏实与安全的感觉,家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是“自己说了算”的地方。
初进小城的兴奋降温以后,我遭遇了“进城”的尴尬。也许这座小城根本就不属于我的缘故,我感觉总是和她格格不入。也许是由于某种偏见吧,我始终感觉不到她的好:天空灰蒙蒙,家具一天一层土;傍晚散步不是汽车尾气,就是路边烧烤;仅有的几处广场绿地,都紧挨着公路主干道……于是,本就不爱热闹的我,除了上班,就整天蜗在家里。
心情郁闷的时候,何不出去走走?
于是,每到周末,一家三口就去小城周边爬山、采野菜野果;去城南戴村坝、大清河捞鱼摸虾……
平时,我干脆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来回近30公里。练耐力,抢速度,乐呵呵,唱诌诌。三年下来,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健康。
我明白了,快乐是需要寻找和创造的!
其实,快乐和烦恼只是一扇门的距离!努力寻找,即使再阴暗的夜空也会有点点星光闪耀;只要懂得创造快乐,你就会永远没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