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活着的兴奋点在哪里?》

(2024-10-25 17:48:12)
标签:

365

表达的个人认知和感悟

历史

文化

时评

 

《人活着的兴奋点在哪里?》

作者  焦令国

媳妇上班的地方是省府所在地东部新开发的地方,叫郑东新区。二十多年前,这个地方农田、阡陌交错编制,构成典型的农家景象。过去周休还骑着自行车到那里的田野里欣赏风景,回味老家的记忆。浏览的机会多了,总感那里的景观还是乡村气息,较为荒凉。现在却成为高档区域,住宅楼成片,写字楼林立,省府机关也搬到那里。这里环境优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省会中心市区通往东区的主要干线叫“郑开大道”,是通往河南旧省城开封的一条新修公路,宽城雄伟,通车之后车辆周夜不眠,川流不息,交通作用逐渐替代了过去通往开封的旧公路。后来又修建了一些公路,但都没有“郑开大道”著名。最让它扬名远近的是每年在此举办的“郑开马拉松”赛,煞是热闹。

在郑东新区的“郑开大道”南面紧邻的“祥福街”,是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市内路,两边是住宅、写字楼和政府机构,相互比邻,热闹异常。再往南是从市内流经此地的“七里河”,两边是沿河道路,成弧形流向东方。再往南就是成片的住宅区了。媳妇的单位就位于“祥福街”和“七里河”中间地带之间,西边是“农业路”,环境十分优雅,是文化宣传机构最佳办公场所。

媳妇有个习惯,中午没有午休的惯例,总该外出走走,浏览四周风景,观摩人间百态。她的习惯路线是出了单位沿着“祥盛街”向东漫步,到“东风南路”右转,沿着“七里河”北边的路折回。有时到“东风南路后再跨过桥,从“七里河”南路西行回来。有时到“东风南路”左转,走到“郑开大道”向西这回来。这种路径她不知走过多少次,甚至路程多少步她都能说出来。

昨晚,在床上,她跟我说起了她的感想。“早上从祥盛街走到‘省@@厅’大门口时,那里的保安看到领导车时毕恭毕敬的样子,感觉当官真好!看看人家坐着车都能受到如此恭维,而那些前去办事人到大门口保安那副盛气凌人的态度,还是感觉当官好!”听到媳妇的话我不知该怎样回答,讲高调显然不合适,讲实际更会增加她的怨气,因为我不是高官,没有享真正受过,更说不上她享受了,很为难!

为此,我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不能说错话,需要深思一下。所以,没有马上回声。

媳妇没有听到我回音,就接着讲“中午我走到‘东风南路’与‘七里河’南路交叉口时,见几个穿着朴实的人在一辆破旧的看不出真正颜色的大型‘三轮车’旁,用一块木板支起来兴高采烈的打扑克。我是刚吃过饭,不知他们吃了没有?”媳妇好像给我留下接话的接口让我接,可我因为没有想好回答她刚才提问的难题,没有及时接话。

“你说,同样是人,早上坐着高级轿车受人尊敬的领导高兴无可厚非,可这些不知吃饭没有,还等着受雇的人显然非常开心,真不知他们的兴奋点在哪里?”媳妇接着讲出了这些话语。

虽然,我没有及时回答她上面的答案,但对她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早就有自己的见解。“坐在高级轿车的领导未必真快乐、一定快乐,等活的‘农民工’未必就不能快了?就跟当年周幽王跟艾子对话中的询问和回答样‘你非我,焉知我不知’‘你非我,焉知我知你不知’,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引发人生活欲望的爆炸点。人上一百各样各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寻求,不同人有不同的人生境界。有些人做了高官不干正事,偏偏喜爱贪腐,结果成天担惊受怕,哪敢真快乐,最后不但事发进去了,并且人财两空。从农村走出来的读书人最终靠自己的努力,在城市娶妻生子,建立了自己的小家,他们感到满足,虽然陷入了‘小富即安’的境界,起码他们有快乐感。还有那些从农村来没有技能的人,每天没有固定的收入保证,但一旦有人雇佣,就能靠着自己的劳动换取丰厚的回报,能为自己的儿女升学和婚姻帮上大忙,他们同样幸福快乐。还有那些普通的市民,他们没有太大欲望,没有受贿的渠道和门路,有固定的收入或者保障也会心满意足。”

媳妇听了我这些话,感觉对她的口味,翻过身面对面的跟我说“说的有点意思,接着说!”

既然打开的话题,我就接着说“自古以来,世界上存在着各种不平等,所谓的平等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根本实现不了,原因是人类思想永远不能统一,一万个零也是一个无效数字,但一个零前面加上一个壹字,这个数字就有意义了,各国纷争的根源就是没有公认的领袖来主宰他们的生活。人们没有明确的兴奋点,追求没有方向,目标模糊或者缺失所造成。”

媳妇听后说“咱们说的是人为啥享受巨大反差的待遇,却有着难以理解的快乐,你怎么提到世界动乱上去呢?”

我说“以小见大,大同小异,人世间都是如此,说也无法改变这种格局。就是因为人性的不同和差异,不想默认,又想改变,就出现了纷争和战争。我兴庆你看到现在社会上出现各种人群安于现状,说明他们有生活的乐趣,也就是幸福生活的引爆点。我们不是坐在轿车的高官,无法了解他们是否快乐,我们不是那群农民工,不知他们快乐的源泉?但他们确实快乐,也带动社会和谐安详。”

我讲完这些话语后,痛快地说声“这就是我的见解,睡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