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篇 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说陶瓷 |
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关于梅瓶的用途,大致上有三种说法:
一、储酒之器。
梅瓶从它产生时起,最初应为实用器,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它的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梅瓶作为酒具的用途,在许多梅瓶的铭文中均有所反映,如上海博物馆藏有两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一件腹部开光书写“清沽美酒”,另一件腹部书写“醉乡酒海”。
上海博物馆藏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文字开光梅瓶
http://s4/middle/7a1c04fdgb08d78e4f603&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二、祈福之器。
梅瓶多有从墓葬出土,1983年5月,温裕王墓出土一个青花梅瓶时,其瓶盖被拌有糯米浆的石灰膏严严实实地封住,打开后发现,里面竟是一瓶浓香沁脾的乳鼠药酒,酒中泡有三只未长毛的乳鼠,还有各种滋补的中药材,酒色晶莹红艳。历经400余年,这瓶酒竟然还保存得这样完好,可谓弥足珍贵。在墓穴中安放酒瓶,不外乎希望死者在冥冥之中“久久(酒)平(瓶)安”;也有人将此种现象诠释为让死者在冥界中能过上“清(青)平(瓶)长(藏)久(酒)”的太平日子,同时也隐含了“天长(藏)地久(酒)”之意,这就表明了其祈福的功用。
三、陈设之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到了清代,梅瓶则几乎完全是用于陈设了。
在我涉足瓷器收藏初始之时,那大概是在03、04年的时候,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青花梅瓶,花卉鸟纹,口部有残,下端有锔伤。
http://s4/middle/7a1c04fdg780e263c57f3&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这件永乐青花花鸟纹梅瓶,是我的一位曾有一面之交的藏友从民间寻觅而得,显然,这是他捡的漏。虽有残伤,如放在现在的市场上,也应是上千万的身价。至于他当时花了多少钱,又卖了多少钱,卖给了谁,均不得而知。
这个天球瓶也是他从民间收得的——
http://s13/middle/7a1c04fdgb08d95158aec&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http://s7/middle/7a1c04fdg780e288c7516&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http://s12/middle/7a1c04fdg780e2894167b&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面对这个天球瓶,似乎能感觉到一种凌空于天地之际的极大气势,那龙,虽不能见其全貌,却也能窥其一斑:四肢粗壮,回首曲体,凭空飞舞,凶猛可畏;足三趾,利爪肆张,充分体现了明初龙的风格。元代龙小首,细颈,有鳞,以三爪龙为主。永乐龙的形状仍袭元代风格,而宣德以后的龙嘴则上翘如诸状,须上翻,身变粗。
此件应为宣德之物。
永宣所用青花料为苏麻离青,因含铁量高,云龙纹中多见黑色斑疵,尤其是龙身因蘸料过多,几呈黑色。
明初的天球瓶存世极少,件件珍贵。这件被截去一半的难得的物件,出自江苏淮安,据说后来流到境外去了,焉知现在身落何处?
和上面这件类似的永乐青花花卉鸟纹梅瓶,大英博物馆藏
http://s9/middle/7a1c04fdgb08da11377d8&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http://s2/middle/7a1c04fdgb08da19cc041&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永乐官窑青花瓷的鸟纹十分精细,细线条实笔描绘,粗线条则勾勒渲染,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特色,而明宣德时期的青花鸟纹则画意更加生动豪放,有的采用大写意手法。
http://s1/middle/7a1c04fdgb08db49d2450&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http://s3/middle/7a1c04fdgb08db507dda2&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永乐青花花卉纹梅瓶
2011年故宫永乐宣德文物特展
http://s11/middle/7a1c04fdgb08da6c2b54a&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英国大威德基金会藏
http://s6/middle/7a1c04fdgb08da8387a85&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藏
http://s11/middle/7a1c04fdgb08daad15e3a&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
到了清代,梅瓶的形体有了较大的变异,上部变大,连口部都大了许多,整体比例显得不甚协调,已经少了永宣时的那份隽秀和清丽了。
雍正釉里红三多纹梅瓶
上海博物馆藏
http://s5/middle/7a1c04fdgb08db8ae0c64&690我喜欢的几件永乐青花(七):梅瓶" TITLE="07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