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祝福

标签:
抡q節愛心圣诞快乐!宗教信仰回报 |
分类: 生活杂谈 |
心无疆,爱无界
处于“反叛期”的儿子入读高中后,实在是让我们和学校伤透了脑筋。我也因此得以和A.Y Jackson的副校长打了多次交道。
副校长的敬业精神和对淘气儿子的关爱和耐心真是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出于无限感激,圣诞节的时候,老公让我带了点礼物去看副校长。忽然,我想起:头上扣着黑色小圆帽(kipa)的副校长是虔诚的犹太教!因为犹太的宗教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因而是不允许庆祝耶稣的生日——“圣诞节”的。但是,副校长对孩子那么呕心沥血,我们不表示一下,心里真的过意不去。当我递过礼物向他道谢的时候,副校长涨红着脸说:“这怎么敢当呢?为孩子们服务是我的本职工作呀。”我松了口气,解释说我和孩子的爸爸只是谢他心切,没有忽视犹太文化的意思。不料,副校长却给了我一个拥抱说:“圣诞快乐!”
A.Y Jackson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学校,以华人为主。但是,尽管大多数非基督教的孩子们并不清楚圣诞节的由来,学校还是和孩子们一起把圣诞气氛搞得红红火火,人们彼此互道着祝福,学校里充满了节日的温馨。今年,虽然儿子已经不在这里读书了,每逢佳节便思亲友是人之常情。放假前,我又赶到学校去看副校长。走进办公室,往副校长的屋里一探头,咦?没在。我问前台一位背向着我、头顶大红圣诞老人帽的男人:“请问副校长在吗?”“在。”那人转过身来,我一看:啊!正是副校长!
我这里想说的是:心若无疆,爱则无界。当你肯敞开心扉与天下同乐的时候,宗教信仰的迥异又有何妨呢?
(以下的报道转自2012年12月23日的多伦多星岛日报)
二十多年前的受恩,今日的回报——兩 萬 磅 火 雞 回 饋 社 會 。
愛心是一顆種子,只要堅持在人心中散播,終有開花結果,澤披八方的一日。廿多年前,身為回教徒的哈迪塔西(Alex Haditaghi)得到基督教慈善團體的幫助,度過溫飽的童年。今天是成功企業家的他,決定打破宗教藩籬,向該機構捐贈1,400隻火雞,回饋社會之餘,繼續將愛傳開去。
“終有一天,我也要成為那個人。”38歲的哈迪塔西,並無忘記年幼時接受別人食物後決心助人的承諾。祖藉伊朗年幼喪父,哈迪塔西1988年隨母以難民身分移民加國。一家人的生活艱苦,經常三餐不繼,幸而得到“史葛差會”(Scott
Mission)的幫助,方不至捱餓。他長大後發奮圖強,創辦Mortgage Brokers
(按揭经纪人),公司獲選為全國發展最迅速的按揭金融機構,是典型的加拿大移民成功故事。
生活無憂的哈迪塔西,數星期前座駕在多市中心“拋錨”,他在等待支援期間,無意中看見眼前的建築物,正是他當年曾排隊領取食物的史葛差會。霎時間,童年回憶湧上心頭。他想到,這個聖誕仍有許多像當年他們一家般、正等待救援的人,何不向史葛差會捐贈火雞,回饋有恩於他的機構,同時幫忙有需要的人?奇妙的事就在此時發生,他的車子竟可重新發動,讓他深受感動,認定這次行動十分正確。
昨日早上,哈迪塔西連同30多名朋友,包括律師、銀行家和投資者,將1,400隻共兩萬磅聖誕火雞送到史葛差會,分發給冒寒風和凍雨排起長隊、等待為聖誕節餐桌增添歡樂的人們,當中有不良於行的長者,有推嬰兒車的母親,也有各種膚色面孔的少數族裔。他看長長的人龍嘆喟:“當年家母連買食物給我們都有困難,我也曾是隊列中的一份子......雖然我們篤信回教,但也獲得火雞慶祝聖誕,使我們高興不已。”他又記得有一年輪候火雞時,看到有人驅車前來捐贈食物,令他暗下決心:“終有一天,我也要成為那個人,而我也知道,今天在排隊的孩子,將來也會重覆我今日的舉動。”他亦表示,未來也會繼續向史葛差會捐贈食物。
差
會
行
政
總
裁掉
下
感
動
之
淚
當属于回教的哈迪塔西上星期向基督教的组织“史葛差會”表示,希望捐贈火雞時,接待他的差會行政總監杜瑞薩米(Peter Duraisami)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可是,當他看見哈迪塔西的眼眶泛起淚光,感受到他的認真時,自己也忍不住掉下感動之淚:“這正是差會的宗旨。”
史葛差會是基督教非牟利慈善團體,1941年創立,總部位於多倫多市中心,服務對象不分性別、年齡、種族和宗教背景,每年為數以千計無家可歸者和有需要人士,提供生活和心理支援:包括45個宿位;免費衣服;一星期六日、每日兩餐熱食和糧油雜貨等;又經營廉價日間兒童護理中心和舉辦青少年項目等。經費主要來自個人和企業捐獻、遺產捐贈,以及投資收益。
今年聖誕節期間,史葛差會亦為多市最弱勢的社群送上溫暖,向2,300名兒童送贈免費玩具,派發逾2,600張食品購物卡,又向有需要人士發放緊急食品援助、冬衣、靴子,並向冬令營和青年活動的參加者致送聖誕禮物,發揚愛與分享的聖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