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肯帮我将我的书翻译成中文吗?

标签:
找翻译文化 |
分类: 中英翻译 |
读者们给我一再递纸条,问什么时候可以读到我的中文图书。现在我仍然在寻找合格、合意的翻译帮我把书翻译成中文。
也许人们会问:“你为什么不第一开始就用中文写故事?玩儿什么洋啊?”
我不是玩儿洋。写故事的人都知道,当一个故事酝酿成熟的时候,或者当一个灵感“袭击”的时候,思路就像开闸的洪水,要一泻千里,不得有碍。我的英文思路和英文打字的进度是一样的,不存在打字跟不上思路时的“卡壳儿”。而我拙笨的中文打字跟不上思路的速度,因而,一直是我用中文写作的障碍。
也许人们会问:“你自己也懂中文,为什么不自己翻译?”
原因有三:
1.听说过“医不治己”么?通过别人的视觉可以看到自己会忽视的不足,我不想错过来自第二个脑袋的智慧。
2. 如果译者认真的话,翻译是个辛苦活,因为它受着前一种语言的限制,但是又要达到“信、达、雅”,就好像是被绑了手脚耍杂技。所以翻译没有写作好玩儿。我贪玩儿,更喜欢做好玩儿的事。
3. 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经过反复阅读、一再修改、百般挑剔才出版的。哪怕是已经用放大镜看上九十九遍,我还能在第一百遍的“挑剔”中找出“可以更好些”的地方。有时一个标点符号的不恰当也会令我遗憾不已。因此,凡是我那“生米煮成熟饭”了的书,我尽量不回头再看,更不用说去翻译了。
如果有人肯为我翻译的话,我会非常感激。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您的翻译能令我满意的话,您的翻译功夫可以称得上是“炉火纯青”,您绝对可以从此以“曾经为王若文翻译过作品”而自诩。
不过,咱把丑话说在前头:没有几个人愿意和我共事,包括我最要好的朋友。用我的地产经纪人的话说:“尽管我智商很高,这几个月来我没死也脱了层皮。但是,不得不承认,跟你共事,学东西。”(如果像他所说的,也算值回了“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