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的祝福

标签:
儿童童年教育亲子自由发展 |
分类: 育儿杂谈 |
周一的晚上,我又被多伦多的中文电台请去做访谈嘉宾。这次谈的内容是儿童教育。
主持人晓露回忆了自己不很愉快的童年,也谈到了在父母的鞭策下不断进取,从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是她并不幸福。晓露说:“和你的一生相比,我不认为自己拥有你的幸福和自信。我很羡慕你的那种从里到外光芒四射的,富有感染力的强大。”
晓露的不自信和不幸福大概是和她自小受到太多的“鞭策”有关。于是,我们谈到了中西育儿理念的不同,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和父母对孩子的过分“鞭策”与“塑造”,令我担忧。
今天是儿童节,我翻出来了一张三岁时的旧照片,和大家分享我儿时的回忆和家父与众不同的育儿理念。
瞧小文这副样子,在“发坏”呢。注意到小文的“齐眉穗儿”了没有? 像不像是狗啃?这是小文自己动手剪的,把妈妈气了个半死。
(后来我把剪头发的情节写到《小文——“你还说我漂亮吗?”》的故事里了。当时,我拿着剪刀,蹬上了小椅子,够到了写字台上的小圆镜子,对着镜子“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我的本意是想把个“齐眉穗儿”剪齐的,但是手里的剪刀“不听话”怎么也剪不齐。后来妈妈见到,倒吸了一口冷气:三岁的孩子做事是不会预见后果的!还好,幸亏剪刀没有戳到眼睛。当时,没有我不敢做的事,现在也还恶习没改。)
照片的故事:爸爸在一家文化公司工作,一天,他从公司借回来一台照相机。在那个年代,人们除了结婚、孩子满月等大事外,平时难得照一回像。如果有了照相的机会,便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摆好姿势和表情,格外的郑重其事。
那天,爸爸在院子里架起了三脚架,妈妈在屋外摆好了椅子,下面就要把我这个主角打扮一番。平时我就怕梳头洗脸,因为通头发的时候,坐在板凳上,被妈妈的两腿夹在中间,一“锁”就锁住老半天(小孩儿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因此,通常我一连几天都不让妈妈梳头、洗脸,邻居们叫我小疯子。刚好,那天我的生母来看我,妈妈让她抓我去梳头。
我的生母比妈妈健壮,挟起连踢带打的我(差点踢倒了爸爸架好的三脚架),把我带到了屋里,牢牢地夹在了她的两腿之间。妈妈满心欢喜地端来了洗脸水。生母一不留神,我挣脱了,跳上了门槛、把着门框做鬼脸儿。
“卡嚓!”爸爸按下了快门,迅速抓住了这一刻。
妈妈责怪爸爸浪费了胶卷,很是心疼“照废了”一张像片。而爸爸却端详着这张照片,欣赏着自己女儿调皮的样子:“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尽管在我们以后多年的颠簸流离中丢失了很多的东西,这张照片一直被爸爸珍藏着。
每当外人和爸爸谈到他对女儿过度放纵,把孩子宠坏了的时候,我听到爸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树大自直,任其自由发展。”
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我正如爸爸常说的“树大自直”。还好,我还没长歪,可话又说回来了,我知道,即使我“长歪了”,爸爸也会“歪着头”照样地欣赏我。爸爸永远让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我是独一无二的。
这张照片见证了爸爸的一个与众不同的育儿理念,我希望在此和父母们分享,祝天下的儿童都有一个幸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