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来适应我,而不是我去将就这个世界”

标签:
名牌看得起欣赏杂谈 |
分类: 生活杂谈 |
我陪朋友去购物,朋友指着一款女手袋说:“若文,你得有一个。”我问她:“你见过我这辈子拿手袋吗?”朋友说:“从来没有。但是你如果今年回国,你得提着这么一个。”我又问:“我为什么要突然间提个手袋呢?”朋友肯定地说:“因为这是名牌手袋,是你的身份象征。在中国出去见人,靠的就是这个,你得懂得包装自己。”我不禁一笑:“我就那么绝望啊?都到了需要用名牌来装饰自己的地步了?”(我连她说的那手袋的名字也没记住,真够乡巴佬儿的。)
不过,这令我想起前年回国和同学的一次聚会。老同学注意到了我手上的金表,说:“这块金Gucci在国内要卖几万元人民币。你们国外卖多少钱?”我回答:“这是老公在旧货店买的,六加元。”同学笑了:“这话你不能告诉人呀!”一会儿,她又指出我的眼镜说:“这牌子叫‘宝格丽’,也是名牌。这种款在国内要值一万五左右。”我摘下来眼镜,第一次注意了一下镜腿上的英文“Bvlgari”,我望望老公,以求证,老公认同地点点头。我很佩服老同学的“精通”,但还是禁不住问了一声:“你怎么不学好呢?”她笑着反问:“你学好还戴这些名牌?”嘿,怎么赖上我了?是卖眼镜的人说这种深玫红色的镜框我戴着好看的。
今天下午,一位国内来的生意人还告诉我说:“现在国内都是先敬衣服,后敬人,你也得入乡随俗。”我说:“如果我偏不‘入乡随俗’呢?”他说:“那你就惨了。了解你的人还可以,不了解你的人,从外表上看不到你的气派,根本不跟你浪费时间。”
怪不得在北京加拿大使馆做外交官的宋大哥那么紧张我的外形了:那年我去大使馆开会,随便提了个旧白塑料袋子,宋大哥一见就说:“哎呀,你怎么像个街上拾荒婆就来了,你以为你还是在多伦多啊?要注意形象,连这点事儿都要我操心。”他立刻从办公桌里拿出一个包来给我换上。
我很能理解,也很感激朋友们对我的呵护。但是,我还是喜欢让外面的世界来适应我,而不是我将就外面的世界。欣赏我的人不会注意我的外表,这样的人也同样得到我的欣赏;而只看我的外表的人,也没能力对我有深度的鉴赏。如果不能赢得这一类人,对我又有什么损失呢?
(保持本真和欣赏自我,是我的《Froggy》的故事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