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浮现(2)

(2021-05-29 08:36:08)
标签:

往事

情感

散杂文

借而未还的两本书

 

人的一生难免会做错一些事,也会犯点错误。当然做人的底线是要坚守的,绝不能有违大法刑法,丧尽天良,成为渣人。但终究是凡人,有时也会“违法乱纪”,比如《卫生法》、《文字法》、《交通法规》、《反食品浪费法》、《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执行中总有些随意性,以致犯规。往事回首,自查下来还真不少。

  在我上初中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语文课本中就有《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被喻之为老三篇的毛泽东著作,通过老师讲解,渐渐地知道了一些马恩列斯的著作,当时教室面对学生的大墙上(黑板上方),都悬挂着马恩列斯毛的彩色画像。从毛选中接触到马列著作更多了,萌发了想看看原著的想法,事实上当时对马列主义思想的认识可以说是懵然无知的。

  19659月升入高中,开始了对马列著作的肤浅性学习,经常到校图书室去借阅一些。19665月份,又向图书室借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和《马恩列斯“政治经济学文选”(下)》两本书,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进而大串联,接着又“复课闹革命”……,一切乱了套,而学校图书室自19666月关闭后,直到196812月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也没有开放。于是那两本厚厚的书就一直没有归还学校,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没有做到“借东西要还”,而陪伴我去了广阔的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了。

  说真心话,当时看马列的书,决对不是我的政治觉悟高,主要是对历史和文学的偏好,感到许多外国历史(主要英德法)应该掌握一些,而进入高中后又开始学习《世界简史》,同时毛选中涉及到很多马列的原著,于是便产生了“看看吧”想法。

  事实上由于当时中译局的专家们,不仅外文好,而且中文功底深厚,译著流畅甘美,使人大长知识,不得不叫人喜欢。

  比如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中有二篇恩格斯的名著:《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后译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拜读后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有了清晰的轮廓,大体上知道了社会主义是从何而来,又将发展到哪里,才算科学。也知道了对此作出贡献的“三位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在“一八八四年第一版序言”中开宗明义写道:以下各章(案:共九章)在某种程度上是为执行遗言而作。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准备联系于他在某种程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人对历史作唯物主义研究所得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研究所得的结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结果的全部意义。恩格斯又说: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品、衣服、住所以及为此所必需的种种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类蕃衍。

这样的著作,对一个爱好历史、想知道人是怎么进化的?家庭是如何产生的?国家究竟是什么?等等不太明白的青年学生来说,读起来很有味儿,可以说如饥似渴也。著作从“史前文化阶段”(一章)到“家庭”(二章),经过虽然没有汉民族的六个氏族和国家的阐述,再到“野蛮和文明”(九章),大大地丰富了知识贫乏的头脑。

  《马恩列斯“政治经济学文选”(下)》中,有列宁的《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节选)、《国家和革命》中“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等关于国家建立后如何开展经济建设的论著。

常常在下雨不出田的时候,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在农闲的夜晚,月光透过脏兮兮的玻璃窗,或坐在旧木橙上、或斜躺在破床上,翻阅这些书,感到蛮惬意的。既初识了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半解了十月革命的情况和苏维埃政权初期的艰苦奋斗……,又领略了伟大导师们的文章深邃、浩气,写作精彩、特色,知识渊博、洞达……;从而也受到了真理的感染、思想的熏陶

因乱而借了未还,因读而翻阅汲取,自那以后,便慢慢地养成“淘书”,也养成了自学,这些经历,为最后自学考试打下了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歌体诗(21)
后一篇:歌体诗(2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