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体诗(21)

(2021-05-25 09:52:34)
标签:

情感

诗歌

历史

名堡

瓦窑堡

 

一个美丽的神话至今传颂动心

纯真的爱情化为望着瑶池的大山

一位安民的州官使之百废俱兴

离任时,夹道欢送修祠正谊书院

一次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会议

延续了遵义之光照亮征途的灿烂

一条抗日民族统一路线的形成

这是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的宣言

一座龙腾虎跃威武不屈的山骨

古老的城堡崇雄如屏在黄土高原

 

注:1、瓦窑堡:原名望瑶堡。相传很早以前城西的中原山里住着一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他家贫如洗,靠打柴卖草为生。西天瑶池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爱他勤劳善良,私自下凡和他结为夫妻,恩爱异常。成亲不到百天,王母娘娘派天兵将小女带回天庭,活活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小伙子眼望瑶池,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他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慢慢就变成一个大土山。于是,人们把小伙子叫大山,这里叫做望瑶堡。2、安民的州官:指时任延安府绥德知州的龙锡庆18351896)。同治十年(1871)4月,龙锡庆率各军分扎在瓦窑堡等处,奉旨安民。由于战乱,安定县已是“鸡犬不留”,全县第一次赈灾时,仅仅召集来40人。为此,他先后六次迁民,发放赈粮,鼓励垦植,并按照新垦地发给籽种和农具。同时,为了便于驻防,保境安民,筑新城建城门,门额镌刻“望瑶堡”三字。龙大人不仅注重军务,安抚人民,而且还十分重视教育。他在龙虎山修建了“正谊书院”,并不惜耗费巨资在杨家园则和张家沟两处购买几百垧川地,作为“学田”。离任之日,瓦窑堡民众纷纷走出郊外,夹道欢送。为了纪念他,在“正谊书院”修建“龙公祠”,勒石以志。3、龙腾虎跃:元初的瓦窑堡,南北长而东西窄,横卧龙虎山东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歌体诗(2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