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文言文语---为什么我选择骑行作为锻炼孩子的方式?

(2022-03-21 04:52:37)
标签:

转载

陪伴孩子成长,无论生活,学习,运动,都是载体。有人在知识领域助孩子升大堂,有人在运动道路上让孩子走出奇迹。
但选择自行车助力儿童成长,作生活陪伴,为其成长引路的,您是第一人。
为什么我选择骑行作为锻炼孩子的方式?
起因是我在陪同孩子骑行中科大和青海湖之后,我当时总结了骑行的很多好处,比如孩子都喜欢骑行这种运动方式。能锻炼身体,又能看世界。是陪伴更是认知孩子的机会等。这些是当初我对骑行最直观的认知。这大概是对骑行认知的第一层。
后来组织团队骑行,尤其是在组织多了之后,我对骑行的理解也逐步深刻:骑行就是把抽象的一段人生具象化。看得见,摸得着,且具可操作性。骑行的过程就好比赶考之路。比如我们把高中三年高考具象为骑行某一个目的地。到达目的地之后你会发现,一个团队中,年龄大的小的,男的女的,高的矮的,体力好的差的,最后都到达了目的地。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轻松点,有的孩子吃力点。这需要孩子们的努力,更需要组织者的智慧和付出。那反过来再说高中三年,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做好组织引领工作,如果我们的目标也像骑行这样具象,如果天分差的孩子再多一点努力,我们不同样可以考取心仪的大学吗?!
而且在骑行的过程中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最后能坚持到底的不一定是年龄大的体力好的,往往是年龄小的,甚至是体力差的。因为他们心无旁骛,因为他们一直在努力。如果把这种状态,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孩子的成绩还有什么问题吗?
当初我带孩子骑行中科大少年班,是第一次尝试远距离骑行。目的很简单就是和孩子边走边玩,去看看中科大少年班啥样,那些孩子们过的咋样。
当我带孩子骑行青海湖时,就是精心策划的了。2018年暑假,当时刚开始着手申请米国高中,我对他说,我知道申请美国高中很难,我帮不上你忙。第一我不懂英语。第二不了解美国高中的招生流程。但我可以设计一个比米国高中申请强度更大的活动,如果你能完成,我相信申请米国高中也不是问题,这才有了我们骑行26天,行程2600多公里的青海湖之行。
看似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一件事,其实内在联系还是非常紧密的。目标性强,过程对身体的锻炼和意志力的提升,对吃苦的认知和践行等。这是我对骑行认知的第二层。
这些年组织团队骑行,很多孩子因为远距离骑行更加爱喜欢上了这些运动,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团队精神的好机会。骑行路上真真切切发生的一些事情,困难、挫折、快乐等,都会深刻留在孩子记忆力。比如,饿了找不到饭吃,累的倒头就睡,路遇的美丽风景,团队的欢声笑语等。所以很多参加过远距离骑行的孩子,在回来后的很长时间里,骑行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都成了他们作文的素材。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骑行之后,我对骑行的理解是:骑行是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这是我对骑行认知的第三层。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