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3)
(2025-02-17 15:04:09)我一天天在长大,小黑狗也在长大。奶奶不管走到那我就跟到那,我不管走到哪,小黑狗也跟到哪。我甚至穿着奶奶的拖鞋戴上她戴的老花镜跟小黑狗在门前打谷场上捉迷藏。打谷场是光光的黄土面场,光如一面镜,但照不了人。我把老花镜镜架推上耳朵,眼镜松松垮垮不太愿意挂在我的小耳朵上,但还是耷拉着挂住了。我突然看到小黑猫的尾巴就像奶奶手里拿着的铁扫帚子,它自动地左右晃动,每晃一下,地面裂开一圻,像撕开的大馍馍。我抬起脚,我看到地面上半尺长的裂缝和土坡,头一下子有些发晕,有点想扶住什么。我想捉住扫地的猫,我想拿稳那左右扫动公铁扫帚,可是,当我一步跨出的时候,我觉得打谷场抖了抖,颤动了下并向下退了一步。我一脚踩空站立不住,身体像铁扫帚一样左右摇摆。我伸手摘下老花镜,地面突然一下跳到我脚下,平平整整如一碗水。那猫就在我的脚边,舔着卷过来尾巴上的毛。似乎猫一动也没动过,似乎猫并没有拿着扫帚打扫过打谷场。奶奶从厢房的廊道里透过破了一块玻璃的窗户突然对我说:小孩不能戴老花镜。小心妖魔鬼怪缠上身。但凡是个小孩,不管多调皮,当大人拿鬼怪来吓人时,一定是立竿见影的。我一听见鬼怪,就自然地想到奶奶说的四处乱跑乱窜的鬼火,三四米高的一黑一白的无常大爹,吊颈鬼,水鬼……一寸远有一个鬼,奶奶常说。
有一天中午,我头昏脑涨不舒服,感觉天气闷热,口干舌燥,不愿动了。总觉得不想动。奶奶说你怎么了,往常想个猴子上蹦下跳的,今天怎么我蔫巴巴的了。奶奶伸着手在我头上只一摸,便说,坏了,脑袋瓜烫得像太阳下的石头。奶奶就开始皱眉头,自言自语,上午到过村下头后头坟山,没去其它地方,肯定是哪个先人跟你说话了。我问奶奶,哪个先人跟我说话了?奶奶说肯定是因为我孙子长得好,先人跟你开了一个玩笑。奶奶说她会“叫吓”,等下就会知道是哪个先人跟我说话的。我觉得不可思异,奶奶还会与死去的人说话。奶奶带我到阴暗的厨房里,最里边一口大水缸,盖上了几块大木板,奶奶揭开了一块大木板,我跑过去一看,满满的一缸清水面上,一个像我头像的孩子一晃一晃的。没有什么先人。奶奶让我站一边开始她的表演:她左手拿一只竹筷子,右手拿一只白晃晃的铝制水瓢。她先用水瓢在水缸中不断轻轻晃动,水不断翻滚,奶奶一边不断地自言自语,声音轻小絮絮叨叨好像怕惹了准生了气似的。我孙儿今天经过下山,不知冲撞冒犯了哪个爹,哪个奶,您大人不记小人过,让俺孙子好起来,马上动跑能跳能吃能喝。奶奶一边念叨着,一边不断舀动着水。反复几遍念叨后,奶奶停止舀水,放下水瓢。她把竹筷子在水缸里来回摇摆了几次,拿出筷子,嘴里又可始念叨,我孙儿是不是惊到了曾家奶奶,吴家奶奶,曾祖父……每叫一个名字就把筷子往木板上竖,竖不起来的,把筷子在水缸里再晃摆几下拿出,再叫换个先人名字,如筷子竖不起来,再换一个人。我站在旁边看奶奶这么神经兮兮,一声不敢坑,我觉得那根筷子能竖起来,用奶奶的话来说叫太阳从西边出来,我都不信。我想凑近水缸看看是哪位先人恶作剧,长什么恐怖样,但总被奶奶一把揪到边上去了。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当奶奶叫到一个先人的名讳时,突然那根筷子就像一根小竹笋稳稳地扎在水缸板上了,就像长在上面一样。奶奶脸上顿时光采照人,大大地吁了口长气说,就是你那个多舌多事的曾家奶奶跟你说了话。我睁大两眼看看那根纹丝不动的筷子,再看看奶奶,我觉得奶奶没上几天学,可是她懂的东西可真多,能和死去的人说话,奶奶就是神仙下凡。我抓起那筷子在水缸里摇晃几下,然后双手抓住筷子往盖板上放,希望它能竖起来,可每次手一松筷子就倒了。奶奶在旁边笑着说,你是竖不起来筷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只要脑袋不舒服,我就学奶奶揭开水缸一块盖极,一手拿一只筷,一手拿着铝制瓢,把瓢伸进缸中使劲摇摆晃动,水四处流动,沿着缸沿乱窜。我学着嘀咕着对着黑暗闪光的缸中水说着张大爷胡大娘是你让我脑袋痛的吗?可是流动着的水面,没有看到先人的脸面,我用筷子在缸中乱戳一气,拿出,双手捏住轻轻放在水缸板上,可是,只要松手筷子立即倒下,没有丝毫停留。我想从凌乱的打着旋窝的水流里,看到一个个久经风霜的,或黧黑的,或像古树的皱褶的脸皮上的微笑或是紧皱着眉头的各种各样的脸面。可是除了水流淙淙就像四月的小河溪流,除了一圈圈波纹,我什么都没有看到。我更加坚信了奶奶就是来到人间的七仙女,或者是八仙女,心中更加地崇拜奶奶了。
这年七月农忙季节,村下头光梅伯伯家买来了我们村第一台电视机。每到晚上,不等天黑
他们家门前就人满为患。太阳还老高,开始是一些像我一样的没劳动力的小小孩,在门前逛荡过去又逛荡过来,还不时地朝他们家大门里睽探。可是,光梅伯伯的大儿子还在田间割谷插秧,一时半会也回不来。再后来,来了一些比我们大些的小孩。他们因为小,又不服从父母安排,又对电视极感兴趣,他们就当了逃兵回来了。这些小孩,不乏脸上身上都沾满了泥巴,有的泥巴己干枯,这些人和我们一样都赤着脚,没一个穿凉鞋的。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吵闹声也越来越高。奈何太阳它就是不愿落下山,一片片知鸟的鸣叫让人更加烦燥。天空瓦蓝瓦蓝的,几片白云纹丝不动地纹映在天上一样一动不动。总之,一个热字了得。我们大多数都只穿个短裤,有的,浑身上下没半根纱,就连五六岁的小孩也有光屁股的,大家见惯不怪,并没有潮弄异样的表示。光梅伯伯家大门敞开,但没人在家。有大点的孩子开始拿土块向高高的几棵枣树上扔去。枣子还青,但也可以吃了。我们不时地朝落下的枣子扑过去,根本上顾不上头上会落下的土块。当光梅伯伯的儿子手里拿着草帽突然走到门前的打谷场边时,我们一下子就围了过去,眼巴巴地注视着他,眼神充满了期待,都仿佛在说,快开电视机,电视开始了。光梅伯伯的儿子瘦高瘦高,他也许比我们更期待着电视剧。有大些的孩子帮他一起抬着一张小方桌,搬出电视机,捧出一块充电池,这个季节随时会停电。光梅伯伯的儿子,从厢房窗户拉出一块插板,接上电视机电源线,抽出两根电视机天线,一边拧动电视频道一边摆弄着天线,一直到屏幕清晰。
我奶奶跟村里的好多大人也都来看电视。但,一般都来得晚些,太阳早就下山,满天的星星一眨一眨的,有月亮的夜晚,就像白天一样地明亮。
奶奶们辈份高,主人家端出一排排长凳靠背椅子在打谷场上。而奶奶一般坐在电视机前的一把靠背椅上,旁边两侧都是辈分高年纪大的人。我一般也蹭在奶奶的身边。记得奶奶第一次看电视时惊得目瞪口呆,当时正放《霍元甲》,奶奶见电视里一些人跑来跑去说,这些小矮人真有趣,他们是怎样钻到盒子里去的?奶奶执意站起来,她围着放电视的小桌子转了一圈。眼睛前前后后地打量着那台十四寸的莺歌牌黑白电视机,嘴里不停念叨着,奇怪,这小人在里面,怎样跑不出来,关在里面不闷死?光梅伯伯也说不出所以然,他的见识不比奶奶多多少。回到坐位上,奶奶像几岁的小孩,被电视深深地吸引。那些时日,村里议论最多的自然安是光梅伯伯家的电视。他家瘦长的独生儿子搬着电视机往门外走的动作帅极了,就像国家首老对围观的群众微笑挥手,而群众则报以响亮的鼓掌声和口号整齐的呐喊声。他的儿子叫平安。瘦长的儿子平安住打谷场上搬电视机时,估计就是充满了自豪感。雪花点的电视,摆弄两根天线后,清晰的电视画面出现,人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住十四寸的电视屏幕。那些没身分没地位的娃娃小孩们四处乱钻大人的大腿,不时伸出脖子踮着脚为看着屏幕不让人遮挡。还有半大的孩子爬上打谷场边的苦楝树,枣树丫。总之平安家门前那开阔平整的打谷场就是大人们晚上放松休息聊天的公共场所,是几岁小孩玩闹的天堂,也是那些上了学的大孩子的圣地。
后来,我家也有了电视机,我也学着平安,站在椅子上摆弄天线,一直让图像清晰为止,仿佛调出清晰的画面有很大的成就感,就像村里第一位手扶拖拉机手,在日暮时分,满天红光之下,加大着油门,手扶拖拉机冒着青烟,一路蜿蜒像狮子老虎,在村里上窜下跳。那个手扶拖拉机手也一脸的自豪感,他在飞驰的手扶拖拉机上,似乎在向人们宣告,我是一个手扶拖拉机手,我最自豪。这个机手越是进村庄开得越快,鸡飞狗跳,一大群光屁股不光屁股的小孩子在后面追成一条长龙。有大小孩奔跑着趴上了拖拉机挂斗上,屁股向上撅起,手扶跳起,他的屁股也向上跳起,但不管怎样,他的双手牢牢地抓住铁斗后板上。后面没追上的继续追。一时尘土飞扬,好不热闹。
可是,好景不长,我们这些毛野孩子要搬块小板凳到老林场的看林老屋里上学了。这个时候我六岁,在那里上学的都是附近几村的人很多,大概五到六岁都有。听说在那里上完一年课再去小学那上学。可是,很多小朋友都没认熟,这个临时幼儿园学校就解散了。大家又各回各家了,我还是跟在奶奶屁股后,东家长,李家短,跟屁虫一条。挨到了九月份,终于去了小学上幼儿园。这个幼儿园人更是多得不得了,原本是个大磨房,后面有拉磨的一根大方木横在那,正好,这根横木是我们几个人的课桌,至于坐的,是各人从自家带来的,凳子,椅子,奇形怪状,高矮不一,真是琳瑯满目呀。最简单的一种是三块板钉起来的凳子,我每天带去带回的就是这一种,轻便好带。我们一百号多人在磨坊里大声重复地读词语唱歌。教室内声音振荡,热闹非凡。我每天趴在那拉磨横杆上,对于数字,加减法,一窍不通,反正别人喊,我也跟着乱喊,我最享受教室内吵吵嚷嚷,一片喧哗,我就是喜欢振耳欲聋的唱歌,读词语,在一片嗡嗡声中,我可以乱喊乱叫,管它等于八还是七,我有时在喧哗中乱喊自己编的儿歌:一只大黑狗,出门往外走,撞上货郎担,背上挨一脚。有时学猫叫,有时学狗叫。有时想北崽家菜园里的黄瓜半拃长了,差不多可以吃了。或者刘家湾山里面有棵乌饭树结了一树小果,大概三四周就熟了之类。总之,在巨大的一百多人声嘶力竭的吼叫声中,我就是用尽力骂老师娘,也没人能够听得见分得清,更别谈灵魂出窍,异想天开,白日做梦之类了,这些都家常便饭。
这大半年并没学到什么学问,包括数数,写一二三之类的。数学老师是我们村的复员军人,他复天穿着一套蓝色的的确良衣,很干净,上衣扣到顶,很有气势。但我不怕他,因为他是我们村,我甚至知道他的小名叫路子。这天,路子上课,照例长长的不黑不白星五花斑驳黑板上从左向右出了五道加法题。然后,路子老师说会的举手。磨坊里顿时活跃起来,齐刷刷的举起一片小手,有的举起双手,有的站起来把手举得更高。原本做算术题这事一提我脑袋都痛,可是,这一教室的人似乎都高高地举起了手,不少人还拼命地喊“我””我”。所以我一时脑袋一热,心想,反正一百多人,轮也轮不到我,所以我偷偷摸摸地举起了左手,举得低低地,正好在前面的女生的头下面一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天灾人祸。这个路子偏偏从讲台上跑下来,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冲到我这一排过道上。一时,我想放下手,又不好放下手,正犹豫着,就听这路子老师喊我的名字,他让我第一个上讲台做最左侧第一题。当时,心里好乱,只好硬着头皮上讲台。我对放学路上哪座树林有野板栗,哪个水塘边可捉鱼,林场西瓜地哪边好爬过去偷瓜,林场梨子什么时候可以吃,这些知识如数家珍。但是,数数,加减法,从来没闲工夫学过。奶奶说学前班就是玩的。等到其他四个后上的同学做完下去时,我还在讲台上扭扭捏捏,不知所措。路子老师说,你不会?我说,不会。路子老师说,你不会你举什么手?我说,我看他们都举起了手我才举起手的。路子老师只好让我下去,其他的同学又大喊大叫,争着要做我的那一题。解脱,反正我去我的推磨杆上趴着。
到一年级时,语文和数学老师超级好,从不体罚人。可是有一天,高我们一年级的秋海说,你们不要高兴太早,等你们到二年级时就有你们哭爹喊娘的了。他说那个女的数学老师拿着断腿的桌脚,一只手抓住你伸开的手掌,叭叭就是几板子,眼泪就如黄豆扑嗖嗖往下掉。那个男老师用弓起的第二个指节敲你脑壳,痛得你喊爹叫娘。这男女双煞老师的传言大概还不只这么多,但在我记忆中也没什么,打板子是有的,敲脑壳是有的,揪肚皮也是有的。不过有时受惩罚不觉得更多的痛,只知道更多的笑。比如那揪你肚皮的男老师,他第二天早上来得很早,坐在讲台上,做错作业的一摞本子就在他面前讲桌上。他喊上一个名字就上来一个,一直叫完最后一个学生。然后再翻开最面子上的那个本子,指出学生的错误地方,然后面带微笑地让第一个男同学站过来,然后他的一只手就伸到学生的腰上挠痒痒,凡被挠的哪有不笑的,只要一笑,这男老师马上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学生腰侧上的一层皮,使劲捏着一捻,只见刚笑得死去活来的同学,突然脸色大变,痛得一蹦一跳起来。就这样反复几次,让我们又好笑,又难受。看你还小不小心?还不小心?再捏一次肚皮。所以最开心的是坐在下面的看客,甚至比看平光家电视时还要开心百倍。不知谁在下面给这个男老师起了个绰号:笑面虎。有一次,周老五作业做错了被他故技重演了一遍。周老五课后气呼呼地说,笑面虎个屁,不过是只猫而己,病虎都算不上。我们掀开他的衣服,他的腰侧被拧的血红的印记犹历历在目。我们点火浇油的地说,这病猫可不比老虎省力呀!
自从我上了一年级了,奶奶就喜欢对我念叨了。好好学习之类的,再不就是老老实实不准欺负别人,不准打驾,不准偷抢……奶奶说上一年级了就是个真正的学生了,学生有学生的样。学知识,知书达理,
每天早上奶奶都起得很早,她把牛从牛棚牵出系在门前的栎树上。然后她开始为我弄早餐,多半是油盐饭,有时是芝麻油,有时是猪油。那猪油放在一个绿色的陶瓷钵子里,还带个盖子。我常见奶奶从绿色钵子里舀出一大匙猪油放进热锅里化开,然后倒进一碗剩米饭里面炒,炒得香味扑鼻,炒得米饭粒在锅里蹦跳,这时就放点盐放点酱油。猪油炒饭放点酱油,基本上不要菜,每次一大碗,从没有剩过饭。一般奶奶炒好了饭后才会叫我起床。三番五次地醒来又睡过去,这太阳也一定老高,等吃完饭背上小书包跑出堂屋门外。可不是,太阳用奶奶的话说都三丈高了,白花花的阳光,照得村子里亮堂党的。
一年级前一学期学习不太行,迟到逃学多。有一次数学老师硬要我们做完作业才放学。我可是不会做,咋办,太阳落山了,老师还坐在讲台上一动不动。再后来只剩十几个学生在教室了。心里想这要把我们困在教室一晚?我看到南墙窗户边有一个大洞,平时被我们拆掉了几块砖的。我心中顿时一喜,收拾书包背起,半蹲着猫腰走到窗户洞那,单手抓住裸露的大青砖,只轻轻一掰,一块砖就下来了,连掰了三块,一只脚伸出去,低头哈腰,一下整个人就出了教室,脱离苦想,重获自由。
奶奶有时也会做错事。这是因为我长大了,我上了三年级了。
有一年,村里大兴电热水壶热效应,基本上每家每户一个电烧水壶。白色的铝身,提手上是黑色的硬塑料。里面是一圈的电热管。只须插上电源,一壶水很快就烧开了。我们家也买了个,用了段时间就开始漏电。但又舍不得换,只好烧开后先断电再去碰电炊壶。有一天奶奶过来要用我家的电炊壶,我说漏电,小心电到。我帮奶奶灌好水盖好,插好插头开始烧水。奶奶轻不留声地走过去摸了下炊壶,就见奶奶“妈呀”尖叫一声,手一下弹了回去。我说,奶奶被电了吧,不能摸,一摸就电手。奶奶又靠近了水壶仔细瞧了瞧水壶,看不出是什么电她的脸的。一不注意奶奶一下把右脸朝水壶贴了过去。我想制止己来不及了。只见奶奶对着水壶破口大骂,狗日的炊壶,老娘用手摸你你电我,老娘用脸碰你一下你还电我!我哭笑不得,我说奶奶,漏电水壶你不能摸的,老师说的。我说老师说的,奶奶顿时就消气了,脸上马上有了笑容。她说,还是乖孙有学问,所以你要好好读书,不要像奶奶是个文盲。
当村子里用电正常后,不像以前经掌停电。这时各家各户的小电器就多起来了,电视,风扇,水壶,基本每家都有了。用电多了,家里电线老化严重,有时家里电线上冒火,有一回奶奶过来我家,正好看到大门内的电线结头位置冒电火花。奶奶拼命叫我拿剪刀去剪断电线。我没拿剪刀,门外拿了把锄头跑进屋,举起锄头,挂着电表箱铡刀的瓷手柄往下一拉就停电了,冒火的电线立即熄了火。奶奶见了分外高兴。我告诉奶奶用剪刀去剪电线会被电倒很危险的。奶奶像个小学生不停地点着头。
三月的时候,奶奶总会扛着一把锄头到处跑,我是跟着奶奶四处摇。奶奶在林场荒地那边用锄头使劲地挖呀挖,结果那片荒地太大了,到处是挂着白絮的茅草,风一吹,茅草像举起一片片的小白旗在欢快地舞蹈。我蹲在草地里抓蝗虫,蝗虫从这里蹦到那里,我总是慢一拍。我抬头看天,天一片蓝,像倒扣的湖,云只有几块,一动不动。黑狗己长高了许多,它早己不知钻到那片荒地里去了。我从茅草上远远地朝奶奶望去。奶奶被一片茅草的白絮衬托,她像在一片云影里像一个仙女,身着白衣白袖长长的袖带在空中上下飘动。我和奶奶刚刚在村里看过《七仙女下凡》,全黑白的,只记得仙女飘飘衣袖很长很长。而此时,我的奶奶就是一个仙女,她踩在白茅之上,她甚至在一边跳舞,一边在无声的歌唱。她没有穿长长的衣袖的衣服,但她分明在田野上在歌唱在舞蹈。头顶上的云雀在奏乐,风也不紧不慢地伴奏。我在地边土坡上看着这片荒芜的土地。听着云雀一串串动人的歌声,看着云雀好像站在半空,双翅急速振动。突然云雀直直地俯冲向地面。天气晴好,暑气正盛,燠热难耐。我在一阵阵热浪中,似乎感受到大地在转动,天地旋转,呼气急促。似乎看到一只黑手紧紧地拤住了我的脖子,汗水涔涔,就像我掉进了一片温热的河流。在流水有力的旋涡里,我像一片树叶在水面上上下翻飞。突然我感到一阵困倦,眼皮沉重地今上。那些翻动的河流停止了流动,一阵即刻就要入睡的快感来临。暑热突然消失,黑色的一张布幕拉起,天与地,一切突然消失。不知过了多久,奶奶突然叫醒了我,我从茅草丛中坐起,白茅仍在摇曳,天空很蓝,阳光很强地照在荒地上。奶奶挖的一长片土地光溜溜地裸露着一层红色的泥土。这片泥土奶奶每年来挖,这些白茅每年招手欢迎我们。可是土地贫脊,又没肥施,全看天收。每年种下的黄豆,到了八月,还是又矮又瘦,豆荚稀少。地里一眼看到的是红土和茅草,在茅草里有稀疏的黄豆生长。每年收割这里的黄豆,奶奶都带着我。不是用草绳捆黄豆,因为黄豆藤太短,可以奶奶用罗筐来装。奶奶一垄垄地向前割黄豆,我挨着奶奶拿着镰刀也有模有样地割着黄豆。虽然这片开垦出的荒地不过地收二桌豆腐的黄豆。但我和奶奶一样看着这一担担黄豆藤非常开心。毕竟它是额外的收获,没有占用农田耕地的一粒肥料。全是大自然的馈赠。每到小年打豆腐,奶奶总会念叨,这两桌豆腐是我和孙子一手脚弄出来的,挖地,下种,除草,收割,连枷打豆……奶奶一脸的开心,奶奶开心,我也开心。奶奶往刚出缸的一碗豆腐脑里加了一勺又一勺白砂糖递给我说,快喝,孙子,明年我们多挖点地,争取过年多打一桌豆腐。
这年冬天将到的时候,没有啥事可做了,我跟奶奶去田间地头放牛。田畻上有干枯的和要干枯茅草,田里是整齐的割去了水稻的稻茬,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齐齐。天没有秋天时蓝了,太阳也没有秋天时刺眼了。田野里没有了春天时的热闹了,地面上没有一只昆虫,天空上没一只鸟,地面上更没有哪怕是一朵小小的花。天上突然飞来排成行的一群大雁。我仰头望着那一队队的大雁不断地振动翅膀,天空中突然有了点生机,大雁一边飞一边叫唤,这叫唤也让沉寂的土地仿佛也有了些生气。我问奶奶这成群的大雁是从哪来的飞到哪去。奶奶也抬头看了下雁群,说大雁是从北边飞来去南方的。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它们又从南方飞去北方了。我说那得飞多远哦。
奶奶把牛绳挽在牛角上任由牛自由自在吃草,奶奶坐在田畻上,脚放在田里,我在田间四处寻找小青蛙蚂蚱,可什么也没找到,非常泄气。奶奶说这田里的土里面有许多泥鳅和黄鳝。我说,这么干旱的土里会有泥鳅我才不信呢。奶奶说肯定会有的,有的人家的田里秋天后就犁了一遍,有的田一亩大可以犁出几斤泥鳅黄鳝,能红烧一大盘呢。我说它们都是死了的吗?奶奶说它们鲜活着呢,只不过在泥士里睡着了,等到明年春天,春雨一下,河流奔腾,这田里到处灌满了水,这时泥鳅黄鳝就钻出来。我说,现在这干巴巴的泥土里,泥鳅黄鳝怎样动得了,它们怎样呼吸呢?奶奶说,它们就像蛇在冬天一样在睡大觉,不过一直要睡几个月呢。奶奶也说不大明白,就对我说,明天带你去大咀炸米泡。这炸米泡不是想炸就炸的,在年前有炸米泡的老头拖着小板车挨村走动,生意红火得不行的,有时一村没炸完另一村的人就来催了。这生米炸成米泡,可以抓来直接吃,也可以放搪瓷缸里泡开水放点白砂糖,还可以与熬成的麦芽糖一起做成糖粿。这糖粿一到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是漫长冬季可口的零食。我说,奶奶,大咀远不?奶奶微笑着说,不远,七八里路。从此,这一天都是到大咀去的美好憧憬了,晚上躺在床上辗转着难以一下入睡,甚至做梦都梦到拉着板车的老头到村里炸米泡了,甚至听到“砰”的一声炸响,一团白色的水雾腾空而起,缭绕着老人及旁边的一切。老人解开长套布袋口,白花花冒着热气的米泡浓郁的香气直钻鼻孔。我甚至看到奶奶拿过来一葫芦飘米泡,白白净净的米泡仿佛在瓢里跳舞,甚至还挤眉弄眼,好像还对着我叫唤什么。我觉得这一粒粒白白胖胖的米泡就是一个个小精灵。每个小精灵就是一个小孩子一样可爱。我伸出一只手想去抓一把,可是那些小精录是滑溜溜的鬼精鬼精的一粒粒都从我的手掌指缝间安然逃脱,我不甘心,反复试了几次,但手中颗粒无收。我听见里暗的房子里到处都是米泡的晒笑,笑声像金属的撞击声,一声声撞在我不服气的心坎上。那些米泡在房间的空中四处飘荡,眨着小眼,忽东忽西忽上忽下。它们还扑闷着闪亮的星光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像慧星划过天空时的亮线。我甚至忘了饿,有些喜欢上了这些蹦上跳下的精灵。我甚至听见这些精灵开心爽朗的窃笑声,我自己也莫明地有些开心了。奶奶在黑暗中要把这些米泡倒入大口瓷汤碗里用开水泡,放点白砂糖,搅和均匀,然后就用那白色的大瓷勺子大口大口吃。
每年七月底的时候,农忙基本完了。总会有一天,这一天黄昏,太阳的金黄的光照耀得村子里的房屋,树木金光闪闪。我无意间从家里堂屋向外看去,西边的红日低垂天边,霞光满天,在门前的枣树下,奶奶披着一身金光,蹒跚而来。她的手上总会端着一大海碗面条,老远就能看到碗上堆满了荷包蛋和大块的腊肉块。这时我总会条件反射般想到,肯定今天是我生日。从小到大奶奶总忘不了我的生日,她总会下一大海碗丰富得很的面条。从小到大,一直到我大学二年级那个生日。大学三年级冬天奶奶突然去世。这时突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几个月总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甚至有时连续几天梦见奶奶,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她家的厨房,可是梦总有醒来时,当漫漫长夜又想起奶奶时,这时间都仿佛凝固不动,夜变得更黑更长,莫明地泪流不止,许多往事就如电影画面一样在脑中一一流逝。
多么想一直跟在奶奶的屁股后面,等着夕阳烧红了天边,拿着星光褪去,太阳升起。等着春风吹拂奶奶錅黑微笑的脸。等着布谷鸟的歌唱惊动山泉。
至今没留下奶奶一张照片,可奶奶的音容笑貌一刻不曾离开过我
奶奶
坐在门槛上
看太阳
岁月的皮肤深沉
皱褶遮隐了光明
无数的三月
布谷鸟驮着奶奶的梦想
寻找逝去的青春
谷子成熟了
谷粒千斤
压弯奶奶初四月亮
一般的脊背
太阳毒辣
一口口吃掉奶奶仓促匆匆的青春
河水依然沿着春天的脊背
一直哗啦啦东流
奶奶的身影永远低俯
矮小的奶奶
蚂蚁一样爬行的奶奶
在星光里沉睡
月亮走进奶奶的梦
奶奶变身满天的烟花
照亮黑黑的长长的
夜的庞大躯体
照亮我
黑黑闪亮的眼睛
村庄还在摸黑夜游
到处移动的树
到处飘移的土砖黑瓦房
都在夜的爱抚里
无数的不能互通的语言相拥
无数的南来的风的热情
让夏天酷热无比
无数个奶奶
骑着硕大的南瓜
穿越牛郎和织女的星河
留下满天的流星织成铁流一样的梦想
而今,这梦想偷偷进入了
我的脑海
许多农村的炊烟
让树木和花草窒息
村头的树低垂下头
如今树下再没有奶奶
只有南来北往的风
穿过树根纹路一样的年老者
手指中的风
曾经吹拂奶奶十八岁时
美貌的风
匆匆地走过村庄
村庄无比坚硬与固执
它被无数人背叛
无数的青春
无数的三月的鲜花
依次在村前村后
淡谈地离去
奶奶扛着一张比黑夜还长的锄头
她一辈子只从村头
走向村尾
很遥很远
八百岁的奶奶到死也没有
从村头走出村尾
奶奶的天是江马家
巴掌大的天
奶奶的地是江马家
巴掌大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