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游

(2022-06-13 09:53:48)

以前到过很多也碰到过一些人和事,在这些人和事中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导游。

导游这种职业对于我们喜欢四处游逛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必要且必须的,免得四处乱跑吃住游玩束手缚脚,非常不便。

原本导游这个职业也很让人尊重和喜欢的。但是很多好的东西一放到经济至上的时代就要发生质变,以至于过去觉得好的东西突然在经济时代铜臭的熏陶里变得让人咬牙切齿般地让人厌恶和痛恨。

导游原本可以让你的旅行省事省心省力,旅途顺心愉快。可是我们总会在电视上新闻媒体上看到一些对导游十分不利的新闻,无非就是推销,购物,拿回扣等等。

我记得有一个上海的导游无疑是导游中的极品,让人历经数年不忘。

那是个晴好的七月早上,我们一行几人在一座大厦边等上海到周庄一日游的专车。那时网约车还刚起步,从上海到周庄的网约车又贵还约不上,只有报个一日游的旅行团了,便宜,不用操心吃喝玩,想起来确实好。

六点半之前等旅行社的专车,车按时准点到了,车上已有近二十名老年游客,一个精瘦干练的三十多岁的男导游请我们入座后,汽车启动,导游脸面很黑,有些疲惫但不乏工作的热忱。导游打开麦克风向大家问好,面无表情,没有情绪的任何表示,好像就是每天面对游客的开场白。然后拿出导游证件向我们一挥,并说他是正正当当合法的有证导游,请大家务必相信他,这一天他会让大家少走弯路,避免上当,玩好吃好,一定会让大家在这一天里相当满意他的服务。

然后导游开始了演讲,首先告诉大家一天的行程及时间规划,我们第一站要到一个丝绸厂参观,时间一两小时不等,导游说这个丝绸厂是非常大的一个厂非常有名气,所有产品都有编号,全部是真品不会有假货。然后,导游说,这人在世上相逢在一起,这就是缘,五湖四海全国哪么多人,今天为什么就我们这二十几人坐在一起?这就是缘分,就像兄弟,父母,不是一般人能走到一起的,想想全国近十四亿人,为什么就我们二十几人碰到一起!

导游一大篇缘伤,感恩呀说完,那里的几位白发苍苍的老爹爹老奶奶还不忘给导游鼓掌。

导游接着介绍他的家庭,他说他是外地人,打工来的上海,换过几个工作因收入不行都作罢了,只是后来干了导游这一行才有所好转,收入好多了,娶了老婆,生了个儿子,生活美满。这个导游说到这些语气似乎有些自信且自傲,他对车上所有人说,他相信车上的人可能都没他的工资高,他的儿子的课外补习,家庭开销,房屋还货,每个月不少于二,三万,否则就无法在上海立足。导游非常肯定从农村走进上海这个大都市之后自己之所有努力,任何成功都是努力的付出的结果。导游说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五点半到公司,晚上九点半十点到家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所有这些肺腑之言让人敬佩不已,甚至对这个努力的年轻人有了些许的好感。导游说,他当导游从不来阴的,从不蒙人,坑人,他有什么事要大家帮忙会和大家说清。他说他的基本工资都很低,全靠游客到各店消费他拿些提成人头费等,如果没有这些收入,他的生活费都挣不到还谈什么房贷,如果大家支持他的工作,他在后来我们的一日游中就会起作很重要的作用,不会让我们上别人当,一定把我们一天的游览安排好,让大家都开开心心。

导游说,下面马上就要到丝绸厂了。导游举起了他的三角小旗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对大家一定要买些东西回去当作纪念,因为这个厂的丝绸绝对是最好的蚕丝制作的,价格又公道,你们在外地是无论如何买不到这样经济实惠品质好的产品的。导游说我们二十几人一定要购买超过二万五千的商品才能离开这个厂,否则可能在这厂等三五个小时我想反正我对这丝绸不感兴趣,随你说怎样好。

厂子很大,树木葱郁,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应该是个好天气,好日子,应该有个好心情。

我们在厂门外下车,马上围上来厂里安排好的几个接待员,她们把我们接进一间大会厅,有专门的讲解员给我们介绍这个厂,这个厂的丝绸,以及如何鉴别真假丝绸,其间还进行互动,一些老年游客非常投入,问这问那,倒是我这几个人,心不在焉,无所事事。

然后参观厂家的产品,可以看中直接买下,那些话多的老年人身边围满了工作人员,她们不停地宣讲各种产品的材质,品质如何,价值如何。

过了约莫半小时,导游从结账处就满面笑容地跑过来了。他说,不错半小时四万五千的销量,咱们超额完成任务,立即开拔出发,下一站工艺品首饰店

导游怕引起大家不满,忙说,大家不要抵触吗,这个店不要求大家购买多少东西,只需大家都进店签个到,至于你买不买东西随你意,我可以拿个人头费就完事,谢谢大家支持。

 

我们各领一张卡进了工艺品店,导游在店里穿游,游客自由参观。店促销员比游客还多,见了游客都一下打了鸡血样来了精神,一时很大的店里都是促销员叽叽喳喳讲解产品劝导游客买些纪念品回去的声音。闹腾了有半个多小时,导游又笑嘻嘻地举着旗子从收银台那边快步向出口这边走过来,手上还拿着收银台的小账单。导游说,不错大家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原本这个店只签个人头费赚个二三百块,没想到我们的老年团友们非常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们非常慷慨,舍得花钱,舍得去享受,这人呀,一辈子图啥,啥都图不了,对自己好点就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该开心就要开心,守着钱财又有啥用。导游的眼睛看向那些拿满购物的老年人时,就如同看着他的老父亲,笑嘻嘻的,但当导游的眼光刚刚滑过我们几个没有购物的年轻人身上时,导游满脸的笑容突然就像冻住了,那笑突然就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声响,甚至消融了。我们几个想,多亏了这个团老年人偏多,老年人一听别人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就要买。据说一个老头在礼品店花了三万五买了个钻石项链,说拿回去送给老伴,他同行的两位亲人拦都拦不住,那老头认定了那项链非买不可。当我们都上车出发不到一分钟时,礼品店给那老头回了个电话,大意是说那项链三万五千,还可以折扣退他五百元,只要他返回去我退他五百。全车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因为是按了免提的。车上骚动起来,都认为不该再返回,有的是怕耽误时间,因为早过了十二点肚子都饿了;有的是怕老人回去受人忽悠,说不定退了五百又花了个二三万买个啥那样就不好了,这个老爹本来又固执地想回去的,一看大家都反对,连导游都说算了,只好作罢。

到周庄那个湖上大桥边下了车,导游说大桥不让大巴通行。我们都怀疑,因为其他的大巴来去畅通无阻。但导游说你们想想你们到周庄来干啥,难道就只为坐坐车,到处走走?到周庄不坐船,不在江上湖上坐坐船能叫到过周庄?周庄可是水上古镇,水上离不船,花个五十就可以在白蚬江上欣赏下江上周庄,直接到周庄古镇,到古镇就直接去江边酒店吃饭。

可怜一车人饿得肚子咕呱叫还非常坐上蓬船在江上晃悠了半小时,不但没看到什么旖旎风光,更体会不了船体的咿呀作响的浪漫,只是在这船上的摇晃里肚子更饿了。

导游把我们领到他说的此地风景最好,食材最好,最经济的餐厅。这个餐厅楼台亭阁,花草萋萋,树木间立,日光在林荫下摇曳,背面的小河,波光粼粼,有戴斗笠的船夫手摇独桨站在蓝布蓬小木船的船尾慢悠悠地摇着桨,而蓬内船上坐着的三五个游客欢声笑语在河边像花船绽开弥漫开来,不邀自来地传进每一个来此地的游客的耳里。我们伫立在二楼的窗户前,手扶木质栏杆,房檐下的红灯笼依然鲜红地垂吊着,树枝的空隙正好面对行人如织的石砖路和路下一条碧绿的小河。河边的垂柳枝条修长坠入水中,白房黑瓦绿水,环境很好,很精致,如有文人墨客在此闲聚,一瓶小酒,一曲古筝,一首古典诗的朗诵,如再焚上一样香,则此处倒是别有一种诗情画意般的韵味。

可惜,时过下午二时,肚子太饿,上菜又慢,八个菜,几大汤碗饭三五分钟就如秋风扫落叶般干干净净,不像导游吹的这家餐厅冠绝周庄,倒是导游推荐的那鲈鱼,像是他说的那般,刚从湖中网上来,新鲜,用一些葱茎姜丝大火大锅里一蒸,再撒些葱花,热的汤料汁一浇,肉质软嫩,清香,一点也不腥。

吃完饭,导游给我们说了些周庄的故事,张厅沈厅,中市河,皇帝私访住沈万三家,“万三”蹄的由来。说到万三蹄导游说等下带我们去一家最正宗的店铺买真空袋封装的“万三”蹄,只有他家的“万三”蹄是正宗授权的,有专门的防伪商标。这样,这石头小街,小桥流水人家,花枝掩印绿水匆匆的小木船,这别致的景色突然也变得不重要了,一群人被导游带到一家与他家无异的小店门口,果然有防伪商标,七十一袋,不由分说大多数人都买了些。可是,当我们沿街向前闲逛时,发现每家每户都有这样包装的“万三”蹄,连防伪商标都一样,哪里都是五十一袋。所以,这都是套路呀,我们也知道会是套路,但关键是导游的胡说八道,坑蒙拐骗,还大言不惭,本导游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便就是良心二字,游客出来玩寻开心,他说他每天出来是带把刀的,游客都是肉,他不割点他活不下去他说,所以这导游还是有点良心的,因为他确实明目张胆地说过,所有人必须让他宰一刀。

导游看见我们都提着抱着袋装的“万三”蹄,他自己躲在一边自鸣得意般的满脸的坏笑,似乎是让人上当受骗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呀!

我们一行顺着中市河向前走,天气闷热起来,太阳灼人,导游在前面大步流星地开路,导游一边走一边像乌鸦般乱呱呱叫,可能导游觉得周庄不过如此罢,他说这河跳都跳得过,没啥可看的,水还混,七月下午晒大太阳的,太不值了。所以他带我们到沈厅鱼贯而入,车水马龙向前赶,一阵风般又被卷进了张厅,在里面被人流推着向前,不大会儿转了一转出了张厅。

这时己过下午三点半。导游说接下来自由活动,四时半准时上车。导游也累他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玩手机。

按时下午六点半可到上海。可是,疲惫不已的一车游客在归途中又被分别拉到另一个丝绸厂参观,没有多少人买什么物品导致导游不走,大家在店里游荡怨声载道,特别是那些年纪大的老人们有的是站立不稳要人扶了,而店里是绝没有椅子供人休息的,可见商家为了赚钱已经到了没有人性的地步。导游更累,他不但跟我们一起到处走动,还一秒不停地进行洗脑演讲,车上讲,店里讲,似乎只要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都会利用,我想他的嗓子为何那么好,大概是这十几年的锻炼的结果。这导游倒不像有些导游会含蓄隐藏些直白的语言,他直接露骨地说我就是要拿人头费,提成,回扣,而且必须弄到手不可,否则大家一起耗着。

因为是返程,没几人买东西,导游一直耗着,过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出发了。但没十分钟又把我们送进又一个玉器店。这时游客都很反感导游了,又奈何他不得,大家议论纷纷,更没人购物了。导游一看觉得没机会了,可能今天收入超往日,等了个把小时终于出发了。可是半小时左右又把我们送进一个土特产店。里面什么都有。这回倒是很多人都买了一些特产,纪念品之类,半小时之后导游又笑眯眯地一步小跑过来了,出发。

这样晚上近十点才回到上海。

这次一日游,就像二十几个人被导游关进铁笼里的动物四处巡回表演,所得收入被导游一一收入囊中。我们出来玩变成我们被导游玩。从早上六点多出发,到晚上近十点回来,说是一日游,实际上在周庄看风景时间不到一个小时。

所以,谁要到周庄,最好自己开车坐车去非常方便,周庄核心景区不大,一天足矣,没必要导游肥肉块。

一日游搞得一肚子气,好不容易有那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看风景,也因这一路受导游的恬不知耻般的强夺恶要,什么小桥流水人家都觉得大煞风景了。

这是我遇上的最无耻的导游。不过也许还不算什么,据这个导游讲,以前好多导游都是带刀上车的,你不让他赚点钱,他就拿刀要你的小命。这样看来我们那个导游我们不但不恨他,反而还要感谢他的不杀之恩,留下我们这些小命以后再导游的刀下小肉块,好让他们多赚点钱交房贷。

但是也有好导游。我从长沙到张家界的导游相对来说就是一个还有良心的好导游。

这个导游如今还在我的朋友圈。据导游自己介绍他是桑植县一个偏远农村的人,世代居住在大山里,有的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他住的村庄,一辈子没到过桑植县城的大有人在。这一切都因为是山里面道路不畅,交通不便,越穷越不通达,越不通达越穷。导游说这几年修路修得好,加上一条铁路途经桑植设了个站,这样进出桑植才方便多了。他在本地上完高中成绩很好,考上了张家界市吉首大学,毕业后换了两个工作,后来考上导游证当上导游。这个导游才上岗一年,岁月的风箱还不曾在他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那张脸还很稚嫩甚至还留有学生气息。他现在与老婆一岁多的儿子在市区租的一间房子,每天早出晚归,家庭和睦非常知足,非常渴望这一两年就在市区买上一套房,从此圆一个几代人的梦想,在城里生活,享受城里人的幸福快乐。

这个导游大概因为是新手,在车上介绍张家界旅游景点,矿产资源,人文地理时像在背书,就像学生考试前突击背记知识点一样生硬粗糙。他甚至还讲了些易经,八卦,迷信,阴阳学的知识,特别是本地的矿产朱砂的作用与功效,比喻避邪,神灵保祐等。听导游说以前此地朱砂属贡品,专门供皇家使用的,比如皇帝批文用朱砂等等。我们知道这导游一定要推销朱砂产品了,但是都乐意听听他怎样忽悠。

导游说,其实每个人头顶上都有一个神灵在保祐你,帮你禳灾避凶,老古话说得好,举头三尺有神灵,古人都知道每个人的头顶上有个神灵在保祐你,而你却不知;村里的一些老人常教导我们不要去摸别人的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怕亵渎冒犯了头上的神灵。所以我们应该不但要敬畏神灵,而且还要供奉神灵,让神灵来保祐我们安康幸福。古时一些阴阳师总会用浇了朱砂水的笔画符,为什么呢,因为朱砂是太阳之物,而污浊之物妖魔鬼怪是至阴之物,至阳之物是克至阴之物的。如果在家里摆上个朱砂摆件,邪恶之物不敢入内,身上佩带朱砂制的吊佩可以增阳气避邪袪秽。不同生肖的人有不同的神灵保祐,所以你要请个神灵,一定要说清楚生辰八字,请对神灵才有效。

导游为了说明朱砂产品神奇的魔力,还举了不少例子加以印证。比如说,有一个人每天外出砍柴,天天都佩带着朱砂吊坠,可是有一天他走到一座桥上突然想起吊坠没带,他便返身回家,刚到岸上,桥从中间磞垮,下边水深河水湍急,如果人在桥上后半不堪设想。诸如此类地讲了好几个,听得人头皮都发麻。这时,居然有老年游客问哪里有卖的。导游说这朱砂产品是通神灵的,不能说买,只能说请。等下就去大型购物中心,有一个朱砂产品店,师傅会对我们进行专门的知识讲授,包括朱砂产品功能作用,还有朱砂产品的祐护知识。朱砂产品都不便宜,最小挂件六七百,大摆件上万,还是有些游客买了各类朱砂产品。但更多的游客只买了些土特产,小工艺品。导游从头到尾都乐呵呵的,并不在意他的胡说八道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必需的过程罢了,因为他举着导游旗吃着冰淇淋比哪个都自由自在,像个毛孩子,没有大刀宰人的心理准备。

不过这个导游的故事还是讲得很好的,比如说看透不说透的故事,警告大家不要乱说。一个穷人家,母亲常年病重,父亲把家里该卖的东西都卖光了,没有东西可卖了,就没钱买药治病。这一天父亲对儿子说还有一口大缸可以卖二十文钱,我俩明天把它抬到镇上卖掉吧。第二天一大早,父子俩人抬着缸去镇上,山路不好走,午后才到镇上,这时镇上的人也很少了,因为山里路远黑得早。这时终于来了一个农民问缸是卖的不是?多少钱?这个父亲说卖,二十文。农民说还行,买下了。正当农民掏钱准备付钱时,这时又走过来一人,这人随口说了句,这缸二十文不值,顶多十文。那个农民就说那就十文?那个父亲说二十文,少一文不卖。那个农民听说这缸不值二十文,也就坚持只出十文。结果那父亲非不卖。那两人离去,父子两人守着缸,太阳将要下山,镇上人影全无,父亲对儿子说走吧回家,明天再来。当父子两人抬着大缸在崎岖山路上往回走时,太阳西下,黑夜降临,因为又黑路又不好走,儿子脚下一滑,大缸重重落在地面上,砸碎了一地。父亲破口大骂,拿起抬缸的木棒朝着儿子就是一棒,正好打在儿子头上,一声闷响儿子直直倒在地上,死了。这父亲背着儿子尸首哭哭啼啼回到家。母亲见儿子死了,哭成泪人半夜吊死在房梁上。父亲看到老婆吊死,觉得这两条命都是自己害的,一时想不开,也拿根绳子吊死了。导游说这三条命是谁害的呢?肯定是那个说大缸不值二十文的人,一句话三条命,你看透了不说透,是聪明人,你看透说出来可能要背上麻烦。这个年轻的导游讲得比我好十倍,他讲的时候眉飞色舞,乐在其中,仿佛他不是导游而是一个古时的说书人,不管听客对他的故事怎样评价,反正他自己早已被自己讲的故事陶醉其中。故事讲完,行程继续,购物与否,随君意。导游还是举着旗子东看看西瞧瞧,好像他是第一次到这里来。

这个导游讲了很多湘西历史,也讲了很多大家都很关注的湘西“赶尸,湘西蛊术,本地矿产,土特产。总之历史,人文,地理甚至易经,阴阳学,八卦也跟我们讲得津津有味,书生味十足,真不辜负大学几年学的知识。这个导游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乐观,积极向上。我想他是个有良心的导游,认真,负责。就是不太像导游了,没有宰客的那种心狠的劲头,脸皮薄,心又软。我倒怀疑他能否在这个职业干长。

过了一年有余,这个导游在朋友圈卖起房来了,不知是兼职还是专职,但愿他心随所愿。或许是时间未到,一旦久经沙场,再稚嫩的士兵都会变成杀人如麻老兵。所以时间就是把杀猪刀,再年幼无知的我们,终将满头皱纹,历尽人生沧桑变得刀枪不入。

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更大的一种悲哀。

去凤凰古城的导游是个演员。当她登上我们的大巴时,形体瘦小,满面春光,向我们大笑打招呼时,两颗门牙跑将出来,顿时觉得这个导游就不好了,但愿她别笑,因为不笑时是林黛玉,倒有几分晚春时芳菲将尽时姿色,如果大笑,那将是四五月山洪泛滥摧枯拉朽般的肆虐山野后的残像。所以但愿她一路少点大笑,但她一路讲个不停,性格又开朗,倒有一丈青扈三娘般的豪爽。导游不时地让大豁牙露出来厮杀一番,就像在战场上用狼牙棒抡起来砸向一片片敌人的脑袋。

这个导游身着苗族衣服,头戴苗族吊坠银饰的帽子,手上戴着的是粗细不等的几只银镯子,脖子上挂着银项圈银项链,苗族女人一身银。导游说她是地道的苗族人,她的外婆是蛊的,她妈妈也会些,她自己从小跟妈妈一起往在外婆家,方便上学。导游说到这还不忘搞笑下,她说在座各位,你们想回去平安,身体无恙,就老实点听我讲话,否则说不定我放个蛊,让你回去浑身奇痒无比,只有我才能解的哟!这个导游说放蛊本来是苗族女人独创的,她一般把爱人作为下蛊的对象,因为爱人被下了蛊后只有下蛊的女人才会解,这样这男人只好就范,乖乖地只爱她一人了。一个年轻的男游客挑逗地说,那你就给我下个这蛊。车里人大笑,导游更大笑起来,大豁牙似乎遮住了整张脸,导游说等晚上有空时给你下,你要是迷上我不要你老婆了可不我怪我哟!全车笑声如雷。导游说她外婆一百零三岁了,这辈子住在大山里,从来没有走出这座大山,连城镇都没去过。为什么这么长寿呢,就是长年累月生活在大山里,空气好,每天用银饰煮水喝,可以杀菌,加强人体的免疫力。当然是纯银的才行。导游说苗族人待贵客才会拿出银饰煮水给客人喝,可见这是苗族人的习惯了。导游说如今纯银的杯子可以买到,不用把戴在身上的首饰煮水了,毕竟不卫生。另外苗族人长寿的另一个原因是,长期用白水牛角梳梳头,而且梳头要讲究前后左右多少次,不能乱,一般梳子,没有白水牛牛角梳效果好。导游从一个小布袋拿出一把据说是她外婆给她的古老的白水牛梳子。然后演示苗族梳头功夫,车上的几名老年游客特别积极,尤其是来自云南的两位退休的老夫妻,那女的,居然白发苍苍,不过六十二三岁而已。这女的对白水牛牛角梳很感兴趣,那男人也很积极配合,男的有些秃头,梳子功能无法有效地发挥,不过有那女的满头白发,白水牛牛角梳也一定会大有作为。这两位云南夫妻,都不高,皮肤黝黑,大概是跟云南的天气地理位置有关吧。然后到达凤凰古城停车场,换小巴去买牛角梳和金银饰品,纯银水杯。我在商业区转了下,一群人在看打糍粑,带木杷的木桩用力击打石槽里黏乎乎的糍粑,游客都可体验,这个上去锤三下那个上去锤几下,比观看别人买几千的银饰和一千多的白牛牛角梳要好多了,至少更心调气顺甚至惬意非常。但凡有导游一定会有购物,就一定有天花乱坠的谎言和充满了套路的陷阱。我想不管谁穿上苗族的这套行头,戴上哪些白花花的银饰品,起码也有几分像苗族人了。至于放蛊的外祖母之类,那更是不需要脸皮厚都是人人可以有的,而且是一百岁以上的外祖母。曾经有个在大学城卖烧烤的人讲,为了生意好,他招了两个本地小姑娘,每天上班就让她们穿着新疆女孩子的服饰帽子,所谓的羊肉串喊“新疆羊肉串,新疆正宗羊肉串生意好的冬季一天可以卖出几千元所谓新疆羊肉串。

这参加组团的旅游中少不了与导游的争斗。作为游客只想观光,作为导游只想宰客,所以游客想尽了方法破解导游的鬼招,导游也想尽了手段去忽悠游客。

这些导游中有的人尽显温柔热情和蔼的一面,关键时手起刀落也一点不含糊。记得有一年北京去旅游,一家三口的居多,在清华大学里客串导游的一个大四女生,客串起大姐姐角色,不到半小时跟团里十多个小朋友玩得像亲姐姐一般了,甚至做游戏,买小零食小朋友们吃,搞得爸爸妈妈们退到一边没事干了,队里气氛相当地好。关键时候到了,这个所谓的大四女大学生开始向小朋友们推销书籍,而且是有关上清华北大内容方面的,家长也还很支持,只是二百两本书觉得贵,但大多数都支持买了。书卖了很多,美女导游很开心又兜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字纪念章,可以别在胸部,一厘米宽,两厘米长,五十元一个,又有大部分的小孩家长购买了两校的纪念章。

当在校园里的游览结束时,小朋友们跟美女导游依依不舍,还有小朋友面对离别,滴下了几滴伤心的泪水。当大家走出校园时,有大点的小朋友在一小摊贩那里惊呼,原来布毯之上摆满了小朋友们买的那两本书和纪念章,不过两本书四十元,两个纪念章十元。

突然之间那美丽的女导游就顿时不美了。小孩子们也气呼呼的,刚才的依依不舍突然变得有些忌恨反感起来,连那滴了几滴清泪的小朋友,也突然说了句骗人精。那所谓的清华大学四年级的美女导游,也不知上演过多少次这种骗人的伎俩,我想,面对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的几千元的钱财,这个美女导游一直把取得别人的信任当作宰人的手段,一定不知上演了成百上千回,早已恶贯满盈,没有半点的羞愧了。神农架旅游时,导游把我们带到在神农祭坛边的一间小屋,说是学习怎样祭拜,全体练习后,每家人或个人被带进一间小小屋,里面坐着一个个假道土样的人,说些玲珑八方的话,比如带着小孩的,小孩一定要尊敬长辈,长辈一定要关爱晚辈,然后让你捐款。这些人不僧不尼不道不佛,纯粹是骗人的一伙强盗,而那导游便是强盗的眼线,不比强盗无耻少多少。还有天价菜单,两份菜单,园中园式的景区多次买票等等,一切坑蒙拐骗的景点迟早要把自己送上断头台,把别人当猴耍的,自然自己就是那只可怜的猴。但是,不管怎样国内的旅游环境越来越好了,虽然没有导游不瞪着血红的眼睛盯着你的钱包,但再也不会真带着杀猪刀上车了,虽然一样的洗脑不止,但学会张模作样般地配合,听些导游讲的故事,风土人情,看导游上蹿下跳般地各种套路各种表演,学下防坑人的骗术,对于生活来说多少有些益处的。我觉得在家里看十本书,不如出去走一个地方。所见所听所想不是书本所能够给的。人生的大舞台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实践的舞者,在世界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乐在其中。

对于人生,你不可能让别人都高兴,但我还不能让自己高兴?!只为自己这一生,多出门走走,看看,这一生何不壮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