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pic.dr.wenwo.com/fimg/1162820737.jpg
冻疮是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
http://pic.dr.wenwo.com/fimg/7161520537.jpg
寒冷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潮湿和冷风的刺激可使病情加重。缺乏运动、手足多汗、鞋袜过紧及长户外工作等因素均可助长冻疮的发生。
指趾末端、足跟、手背、面颊、鼻尖、和耳廓。
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
单发或多发的局限性红斑或暗红色、紫色肿块,压之褪色,患处皮温降低,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或溃疡。有瘙痒、灼热和(或)疼痛,受热后加重。
本病诊断不难。有时候需要与多形红斑、肢端发绀症、冷球蛋白血症区别。
1)加强体育煅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争;
2)遇冷时注意防冻保暖,防止潮湿,不穿着过紧鞋袜套;
3)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烤烘干;
4)如有其他内科疾病时应积极治疗法;
5)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可在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比较轻的冻疮,去除诱因,注意保暖,多数是可以自然消退的。重的需要药物治疗。
1)口服烟酰胺、硝苯地平、丹参片、维生素E、维生素C等。
2)未破溃者可外用复方肝素钠软膏、多磺酸黏多糖(喜疗妥)、辣椒酊、维生素E霜等。
3)出现破溃者,则需外用5%硼酸软膏、夫西地酸、莫匹罗星或鱼石脂软膏预防感染。
4)紫外张、氦氖激光、音频电疗等均有一定疗效。
5)中医中药治疗,温通去寒、活血化淤。
作者:林小清
林小清,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皮肤科住院医师,擅长过敏性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荨麻疹,面部皮肤病如痤疮、化妆品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如头癣、足癣,银屑病,梅毒,尖锐湿疣,淋病等。
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