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改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2014-12-23 15:06:52)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育故事

新课改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和学两类活动组成的。传统的教学,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受动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同时,在评价课堂教学中,也都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在新课程改革中,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转变。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课堂教学也逐渐由注意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变到关注学生学的状况。

    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教师要关爱、理解、宽容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人格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要加以理解、宽容。同时需要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包括课内课外),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周围,努力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能亲近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教师要和学生平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合作的加强,教师如果仍是居高临下俯视看学生,没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师生之间很难形成共鸣。

    3、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人,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教师要对学生可能达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并且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舞台。

    4、转变教师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一切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有了这种意识,有了这种学生观,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自然建立起来。这确实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努力改变。

    通过教师作用的发挥,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体。

    学生参与:不仅包括学生肢体、行为、语言参与,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参与。因此,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在激活学生思维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图表面的活跃。

    看学生课堂教学中参与状况如何,有五看:

    ①看学生参与的主动性;②看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③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往情况;④看智力活动情况;⑤看学生发展情况(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